幼儿礼仪教育,走进孩子的世界

点赞:5761 浏览:201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的反映,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是出自孩子学习生活的根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臂膀,是人类社会和谐的药剂.儿童的礼仪是在其社会往中养成的,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本学期,我们主要从幼儿园交往礼仪这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高,能促进幼儿自我意识及情绪情感的发展,也能帮助幼儿学习、把握社会道德规范和人际交往规范,发展调节自身社会行为的能力,还能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及社会化顺利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幼儿将来能成为未来世界的生力军、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打好基础,为幼儿终生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让幼儿学习交往礼仪是十分必要的,为此,我们开展一系列活动.

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随机教育

礼仪教育是长期培养的过程,教师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并随时关注幼儿,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如幼儿园礼仪.在楼道悬挂礼仪标语、张贴礼仪图片;在园内设置礼仪板报专栏,提供相关信息;在幼儿园入口处,播放有关问候的歌曲等,从而营造园内的礼仪教育氛围.幼儿园各个班级要根据礼仪课程的主题进行墙面的创设,可以将礼仪三字儿歌布置到墙面上,让孩子时时都能看到,巩固复习幼儿已学习的礼仪教育内容.也可以将幼儿、家长收集的礼仪图片,幼儿在园、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幼儿自己创作的礼仪作品布置在礼仪主题墙面上.

幼儿礼仪教育,走进孩子的世界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礼仪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走近孩子是一门艺术

怎样才能走近孩子呢?首先孩子是在活动中发展的,他的喜、怒、哀、乐、兴趣、才能都表现在各种活动中,那么我们就要在活动中了解幼儿.

艺术是人们把握现实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活动是人们以直觉的、整体的方式把握客观对象,并在此基础上以象征性符号形式创造某种艺术形象的精神性实践活动.它最终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内心世界是指孩子的思想感情,思想境界.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随着环境和生活状态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或发展着,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孩子的情感世界真实而又丰富,需要成人密切关注.反思过去,我们的教育总是关注认知因素,关注生活技能的掌握,而对他们的情感反应与体验却缺乏应有的重视.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映,洞悉孩子的内心世界.


三、班级区域环境的创设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课程的需要,在教室中创设娃娃家、茶艺区、戏剧表演区、语言区等区域,并在区域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在娃娃家,提供小沙发、适合孩子尺寸的桌椅、家具、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服装道具,娃娃等物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接待客人、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照顾孩子,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的礼仪知识.为了让家长熟悉幼儿的礼仪课程进度以及幼儿在园中的行为表现,更好地开展礼仪教育,我们可以在各个班级创设家长园地,在家长园地里开辟礼仪教育专栏,向家长提供一些礼仪教育的文章或相关信息.也可发动家长积极投稿或提供幼儿在家的信息(礼仪的图片或行为照片),吸引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家园共育.

四、善于观察、分析

观察了解孩子是教师必备的教育技能,也是教师需要履行的一项工作职责.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观察了解孩子?观察了解幼儿是指教师能通过观察,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心理需求和存在问题,并据此制定教育工作计划、确定教育措施.在日常生活、游戏、教育活动过程中,直接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观察对象.所观察到的是幼儿外显的行为表现:动作、表情、语言、行为方式等.它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了解与沟通的一种方法和途径,用来帮助教师由笼统的或一般性的行为中分辨幼儿的发展.教师要学会透过幼儿的外在表现,剖析幼儿的心理状况:发展水平、心理需要、存在的问题等.如同医生透过外在症状诊断有无疾病,生的是什么病一样,教师观察了解幼儿,其实质是对幼儿行为的性质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教师在对幼儿行为的性质做出判断时,必须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育原则来加以分析,正确理解幼儿行为的性质,如果判断错了,就会开出错误的或无效的教育处方.

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直观的,通过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幼儿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利用游戏、情景练习等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让幼儿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达到习惯养成的目标.礼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运用自如的过程,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各种实践的机会,让礼仪与幼儿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及时抓住机会,适时地启发、诱导,培养幼儿的礼仪行为.通过反复地演练,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养成好习惯的重要内容,由于孩子年龄较小,我们要用晓之以理的方式引导孩子,动之以情的情景感染法做示范.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也是多方面的,多渠道的.抓好幼儿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至关重要.

五、建立孩子个性档案

全面了解孩子.这里主要是说对孩子纵向上的全面了解,了解幼儿的德、智、体、美、知识、情感、意志、行为各方面的表现,这样,才能对幼儿有个整体性的评价,有利于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要片面地只重视某一方面,以致以偏盖全.教师确定教育措施、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应基于对幼儿的了解,也就是“理解先于教育”.理解幼儿是正确教育幼儿的前提.理解幼儿不仅仅是指教师了解幼儿的日常表现以及比较外露的情感愿望,更重要的是理解幼儿的过程,即了解幼儿发展之序、认识幼儿发展之势、掌握幼儿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改善所有幼儿的成长环境,创造适合每个幼儿发展的教育方式.教师应怀着一片童心,掌握孩子的特点,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真正了解孩子.最后,要了解孩子就要和孩子做朋友.只有和孩子平等相待,亲密和睦,孩子在你面前才有安全感,他有困难时能得到你的鼓励,帮助,而不是批评,他才乐意和你讲心里话,你才能了解他的真实动机,从而真正走近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