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方法和途径

点赞:27671 浏览:1302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文章从目前幼儿教育认识上和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入手,分析了“机构教育”与“家庭教育”,旨在为幼儿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保障的教育对策.

关 键 词:幼儿教育机构教育家庭教育发展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是指学生上小学之前的非义务性教育.幼儿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它关系到儿童的终身事业与幸福,推而广之,关系到国家社会.近年来,我国的幼儿教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较好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误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一、幼儿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成人的意愿强加给他们.有些幼儿教育机构过度重视学业和各种特长的培养,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单方面的认知技能训练.

2.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缺乏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培养孩子坚强、自信、不怕困难的良好品质,以及较强的独立生存能力.

3.在智力的开发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很多人认为智力的开发就是让孩子掌握一两种的乐器、会加减法、会识字、会背几首古诗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智力开发是让孩子多参加活动,多接触自然,开阔眼界,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启发孩子独立思考.

二、幼儿教育中的“机构教育”

2001年7月2日教育部在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总则中提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可见,以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主要形式,尊重孩子的自然天性,挖掘孩子的潜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是幼儿教育的关键.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意识、情感和身体的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发展,还涉及与同伴之间的共同努力与协作.由于游戏代替了学习抽象技能的环境,更容易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到成人的社会活动,社会生活和道德面貌,领会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促进自我形象的建立.

所谓自然教育是以发展幼儿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而实施的教育.对幼儿而言,首先就是要使教育适合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幼儿的思维形式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模仿是孩子的天性.针对幼儿的这些特点,教育者更应该注意周围环境的影响作用,为孩子构建积极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为孩子更多地接触各色生活创造条件.另外,幼儿教师要“从知识的人本化和学习的人本化出发,引导每一个幼儿发展个性,舒展自我,达到人的自我实现”.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是统一的整体,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后者更为重要.就一般人来说,智力差别并不明显,人们之间成就大小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幼儿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就是说,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人的一生很重要的教育内容,乐观的态度、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们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来才会有所成就.

三、幼儿教育中的“家庭教育”

1.改变教育观念,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父母有责任让幼儿了解和学习智育之外的更多东西,使其全面、均衡地发展.同时对孩子要适度关心但不溺爱,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父母要想方设法增强幼儿的责任感,责任感既包括对自己的言行敢于承担责任,还包括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只有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才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家长还要注意增强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从小就让孩子体会生活的艰辛,并让他们适当经受一些磨炼,以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

2.营造和谐氛围,统一教养观念.幼儿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中,看到的是父母或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怀,感受到的是温暖和体谅,如此幼儿也会学着关心、体谅、尊敬和感激别人,而不是自私、刁蛮、不懂感恩.在教养观念上,要保持父辈和祖辈之间在教养方式上的一致,使幼儿不会因长辈之间观点的不一致而出现混乱和无所适从.

3.强化良好行为.当人们受到外在的表扬或奖励后,会逐渐产生一种相应的内在自我奖励倾向,表现为内在的自我满足.如果能从外在强化过渡到内在强化,良好行为就会得到更有效的巩固.

四、发展幼儿教育的内容

幼儿教育目标决定了幼儿教育内容的性质和构成---从性质上看,强调幼儿的全面发展注重使幼儿成为完整的人,成为有尊严和价值的个体,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从构成上看,幼儿教育应该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的内容,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要注重幼儿教育各领域内容的相互渗透和综合发展.日本1998年的《幼儿教育要领》将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个领域并强调这些领域的融合和渗透.我国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将幼儿教育内容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并明确指出:“各个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

尽管各国在教育内容方面存在差异,但幼儿教育内容基本上反映发展幼儿教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进而体现发展教育目标的价值观和教育目标.

发展幼儿教育应处理好教师和班集体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史莫克建议,第一、利用教师对班级的期望使学生加强对自己与班级的期望.第二、利用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第三、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接纳和爱护,促进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团结.第四、利用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效应,发展与修正学生的共同行为标准.第五、利用师生间的相互交流,增强学生间彼此沟通的能力.第六、利用师生和班级共同的奋斗目标,加强学生间相互合作、团结一致的精神.尽而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重视整合幼儿教育方法和途径.在现代,全人教育倡导各种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整合.首先全人教育哲学基础中的“联接”和“整体性”都强调整合.在幼儿教育中学会”联接”人为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依赖、相互联系;整体性是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在实际生活中教育强调“整合的教育”即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每一种方法都有独特的价值,每一种途径都有独特的作用,都是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幼儿教育应该整合各种方法和途径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