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

点赞:12590 浏览:561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教师职业道德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通过揭示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分析职业倦怠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探究如何克服职业倦怠,从而达到提高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目的.

现代教师职业道德职业倦怠教师职业是一种崇高而神圣的职业,教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教师以发展自身素质为前提,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激发学生对真和善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价值观念的多元化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导致部分教师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道德困惑和迷茫,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表现出一些道德缺失的现象.

一、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

1.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永恒内容――爱生与奉献

爱生•,奉献是师德之魂,是师德建设永恒的主题,为人师者必须具有对学生、对教育事业的一种甘愿付出的情怀.爱是在理解的尊重之上建立起来的情理相融的情感,其中包含着教师所坚持的教育原则、坚定的教育信念、追求的教育目标.教师通过辛勤劳动,把自己的知识、能力奉献给学生,用心血教育下一代,不图回报,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教师热爱学生不是溺爱,也不是迁就学生的错误,而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严爱相济;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关心每名学生,还要关心每名学生的全面成长,做到不偏爱,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现代教师的职业道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师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容――以人为本

教育是否能“为了一切人的发展和全面发展”是衡量教育是否现代化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现代化是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人的社会化发展到社会化中日益融进人潜能开发、自身发展的过程,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教育对他们进行智慧启发和心灵陶冶所带来的内心充实、和谐、光明和快乐,从而实现个体身心素质的全面的、生动的、活泼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教育现代化的真正内涵,也是当今教师职业道德所要体现的新内涵.

3.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新内容――尊严与快乐

人们传统思想中对教师这个职业神圣性的理解和对于教师期望值很高,强调教师的奉献而忽视了教师个人价值的实现.而师德建设是一种人性关怀,是要让人活得有尊严.因此,师德建设要真正获得实效,就必须适应教师的现实需要,体现人文的关怀――首要就是要唤醒教师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快乐.教育是要让人有尊严地、幸福地生活,要培养人健全的人格,一个享受不到职业尊严和快乐的教师,无法让学生获得尊严,无法激发学生生命的,无法丰富学生的心灵.因此,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回应教师的这种内心渴求.

二、教师职业倦怠对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影响

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感到厌烦、乏味,缺乏工作热情和积极的心理倾向.它不仅威胁了教师的身心健康,同时对学生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消极影响也是巨大的.职业倦怠成为破坏教师职业道德的隐患,严重地阻碍着教师自身的师德修养.

1.情绪衰竭

教师在与学生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一种情感资源被耗尽,疲惫不堪、精力丧失的体验.由于长期处于压力中,教师会经常觉得空虚、郁闷、愤怒、烦躁、失眠、紧张、疲惫不堪等症状,并且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枯燥无味,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压抑感,严重者会产生自卑、绝望心理,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2.态度冷漠

教师用消极的、冷漠的、疏远的甚至不人道的态度对待学生,甚至视学生为无生命的物体.表现为教师对待学生漠不关心,常用讽刺、挖苦、讥笑的语言对待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更有甚者用打耳光、拧耳朵或者踢等方式体罚学生,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不可磨灭的伤害.

3.个人成就感降低

教师在工作中成功感和能力感降低,在工作中体会不到成就感.由于对于教学工作的倦怠,教师对工作敷衍了事,往往会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比如搞第二职业、做生意、交朋友、玩牌等,从中获得满足感,对工作缺乏进取心,丧失职业自豪感.

三、克服职业倦怠,提高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由于各种压力,在情绪、态度和行为等方面的衰竭状态.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原因外,还有社会的、学校的、工作任务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因此,解决职业倦怠问题,要标本兼治,从而提高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1.改善外部环境

(1)获得社会支持,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

心理学研究表明,支持系统可使个体减轻压力,缓和职业倦怠的产生.获得社会支持,首要的是对教师职业形成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因为公共信任可以提升教师的职业士气、工作热情和满意度,进而降低教师职业倦怠感.同时,对教师持有合理的期望也是获得社会支持的主要方面.学校、家长、学生以及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应客观合理,以减轻教师的压力.因此,政府不仅要制定政策与法律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而且还要抓落实,使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重教师的气氛.社会在对于教师提出各种要求的同时也要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

(2)优化工作氛围,为教师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应建立公平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教育评价体系,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形式主义工作,使教师从各种检查中解脱出来,同时加强教师的培训或者让教师走出校门交流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学校要实行管理,树立为教师和教学怎么写作的意识,积极为教师创建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

2.加强心理调适

(1)积极进行体育锻炼

生理机能与人的内心情绪休戚相关.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经常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身心得到放松,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当身体强健时,身体中的各个系统组织运转顺畅,人的精神承受能力必定增强.

(2)确立合理的专业期望

教师职业具有确实有崇高而重要的社会意义,但其本身也有明显的局限性.学生身上的优缺点来自方方面面的因素,教师没有必要将学生的教育全部归为自己的责任.确立了这种合理的专业观念和专业期望,教师才不会被一时的挫折和逆境所扰,摆脱对本职工作的厌倦情绪.

(3)学会情绪疏导

人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有一定的极限,当心理压力超过这些极限时,总会出现一些精神上的困扰,而且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威胁.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打开自己的“情绪控制阀门”,进行适当的情绪宣泄.3.提高自身素养

(1)强化遵纪守法意识

马克思说:遵纪守法都是做人的起码准则.同样,遵纪守法也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要求教师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因此,教师要讲法律,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一定要合法、规范、严谨,要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做到知法、守法和不违法.

(2)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复杂的、繁重的、高智能、艺术性的劳动.教师应精通自己的学科,具有扎实而渊博的知识;既要有广博的知识,又要通晓基本的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等方面的知识,做到博学多才;具有教育科学理论修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基本知识;具备适应学科特点的教科研能力,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教师还要有敏锐的时代意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和理论素养,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3)培养创造性能力

马克思在论及职业选择时,曾写过一段令人难忘的名言:“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这样的职业,让“最优秀的人物也会怀着崇高的自豪感去从事它”.用创造的态度去对待工作的人,才能在完整意义上懂得工作的意义和享受工作的欢乐,才能使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富有内在尊严的职业,成为充满人类智慧和人性光辉的职业.因此,教师不仅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特点科学地工作,更要借助技巧,艺术地或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机智巧妙地、迂回隐蔽地实现教育的预期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