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点赞:13694 浏览:586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而小学阶段特别是刚入学时期,更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教师要抓住这个黄金阶段,从学生的数学课堂行为习惯和数学思维习惯入手,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 键 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思维习惯

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可见,良好的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决定人的命运.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他们拥有较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机.教师要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点,研究、探索适当的方法和措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初入学学生学习的特点

一是初入学学生对学习的认识,还是在游戏的形式下进行的,往往把学习与游戏混为一谈,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不严格,认为学好学坏无所谓,同时也缺乏保持长期有意注意的能力.

二是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习惯于直观思维.例如,在计算时,习惯于数手指,逐一计算,而不是口算或心算.

三是缺乏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等优良的学习品质.

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师要针对初入学学生现状,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积极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基.

二、数学课堂行为习惯的养成与训练

(一)善于倾听的习惯

卡耐基说:“一个善于倾听他人讲话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课堂上,学生是否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刚由幼儿学习进入小学学习,他们年龄小、好奇心强、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意注意保持的时间短,特别是遇到新鲜事物,总要看看、听听、说说、动动.因此,加强听的训练就尤为重要.训练方法如下:

1.说话要让学生听懂.无论教师讲或学生发言,都要简单易懂.

2.教学语言要有趣味性,可以结合故事、笑话不断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还可以与肢体语言相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倾听别人发言时,双目要注视对方.教师要尽量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走到讲台上,面向全班同学发言.

4.在学生回答问题前,教师要提出要求,请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自己的想法和发言的同学有什么不同,这样其他学生必然会认真听,积极思考.

(二)仔细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一种有意识、有计划、有系统、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获取信息的大门,学生观察能力越强,进入大门的信息就越多.一年级学生没有掌握观察的方法或者观察时不够仔细.所以要学好数学,必须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训练方法如下:

1.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要具体、明确.

2.训练学生采用多种感官参与观察活动.可以听、讲,还可以边观察边动手.

3.观察时要尽可能运用语言表述观察的结果.

4.提供的情境尽可能直观、生动.

三、数学思维习惯的养成与训练

一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是将来学好数学的关键.对于一年级数学教师来说,要重点培养学生以下几种数学思维习惯:

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的习惯

根据皮亚杰学生心理发展研究,认为6~7岁学生思维是由表象或形象图式转向初步的逻辑思维时期,这一阶段,仍然是以表象或图式为主.因此一年级孩子的思维优势在于具象性、直观性,这就需要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发现身边的数学,养成将生活实际与数学学习紧密结合的习惯,这样不但解决了利用数学知识怎么写作于生活的问题,还可以大大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训练方法如下:

1.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学习会感觉到轻松,对解决问题充满信心,也更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由此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2.训练学生利用实物模型、学具、图形等进行思考,将生活实际与数学问题巧妙地串联起来.

3.通过生活中的游戏、故事等激发学习兴趣,关注身边的数学.

4.训练学生把数学问题赋予它生活实际意义,把数学问题由抽象变为具体化.

积极思考的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思考是数学教学中最有价值的行为,题型模仿,类型强化,技能操练固然需要,但如果这些措施离开了数学思考,也只能是无效行为.只有勤于思考,才能深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本质的意义,学生才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训练方法如下:

1.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经常问个“为什么”.

2.设计情境,采用“头脑风暴”的方法,训练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直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要充足,训练学生充分地感悟、思考.

4.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遇到难题不轻易放弃,学生要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仔细审题和准确计算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准确计算是正确解题的保证.一年级的学生,刚刚从幼儿学习进入小学学习,幼儿的学习往往是在游戏的形式下进行的,教师对他们的学习没有严格要求,不需要准确解答.进入小学后,这种习惯严重影响到解题的正确性.解题中出现的很多错误,并不是学生不会,而是没有仔细看清题目的要求造成的.同样很多计算的错误,也是学生书写不规范、看错运算符号、抄错数字等原因造成的.为了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1.训练学生自己读题的习惯,教师不要越俎代庖.2.训练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比如,解决问题教学,要求学生不要忙着解答,要读完题目,划出条件和问题,把数量关系搞清楚再解答.做计算题时,一审数字特点;二审运算顺序,三审能否使用简便方法.

3.通过类比训练,培养学生细致审题的能力.如小明有10朵红花,另一个条件可以有以下几种变换:①小亮比小明多3朵;②小亮比小明少3朵;③小明比小亮多3朵;④小明比小亮少3朵.问题:小亮有几朵花?以此提高学生对相似条件的辨析力.

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数学课堂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四)口算或心算的习惯

据统计,计算在小学数学各年级的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均超过85%,由此可见计算的重要性.《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口算是所有计算的基础,口算的能力直接影响估算、笔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从一年级的口算抓起.训练方法有:

1.坚持课前三分钟的口算或心算的训练.

2.学生理解算理后,从笔算逐步过渡到口算、心算;口算、心算的类型要多样化,可以看口算卡片算,可以利用口算纸进行比赛,也可以在练习本上进行听算、闪算等.

(五)动手操作的习惯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思维成果的高度凝结.因此,它呈现出的往往是高度抽象的概念、规律、公式等,数学的学习最终目的是要掌握、理解、运用这些概念、规律、公式去怎么写作于生活,但这并不是数学学习的全部意义所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学习必须要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能力.所以,绝对不能以知识灌输取代学生的探索过程,教师要珍视并尽力创造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比如,教学“10的组成”时,学生要运用小棒、卡片、模型等实物进行操作,探究不同的分法,并及时记录,归纳出10的分解与组成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他们不但掌握了10的组成规律,而且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极大的训练.

(六)合作学习的习惯

巴洛赫在《合作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中指出:“在一个小组中确实有帮助,因为有些事实一个人永远也想不出来,但通过合作学习和观点的交流,就可以达到更多的理解.”一年级的小朋友就喜欢和伙伴一起学习、交流,他们特别愿意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告诉小伙伴.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享受着当小老师的乐趣.无论现代,还是未来的社会,人与人之间,在竞争的同时又要开展合作,才能获得成功.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担负着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任,我们从一年级就要培养学生养成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1.教师要选准时机,训练学生合作学习.比如,在教学的重难点处、在学生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时等

2.训练学生合理分工,综合分析不同意见,进行汇报的习惯.

3.提供数学模型,训练学生在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索中,一起探究、归纳,寻找规律.

4.训练学生采用不同的合作形式学习,可以是同桌合作,四人学习小组合作,还可以是自由组合.

(七)认真、规范完成作业,及时纠错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巩固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也是检测学生掌握学习情况的主要依据.学生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是解决学习盲区、查漏补缺的重要手段.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检查纠错情况,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强化训练.具体方法有:

1.规范作业的格式及要求,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督促学生养成先纠错再做作业的习惯.

3.完成作业后,要养成自己检查改正的习惯.

4.最后要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耍的好习惯.

(八)课堂上使用数学语言的习惯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要说首先要先思考.课堂上教师要引导、训练学生规范使用数学语言.

首先要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初学“十几减8”这一课时,计算15-8,可以这样说:“我选择破十法,10-8等于2,2+5等于7,所以15-8等于7”.


再次,在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要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比如,教师问:“我投了14个圈,套中了9个,还有几个没有套中?”有学生回答:“我一共投了14个圈,去掉套中的9个,求还剩几个圈,要用减法计算,算式是14-9.”

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以上的培养与训练方法要从一年级抓起,并渗透到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最终帮助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使他们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