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点赞:4602 浏览:106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知法懂法、奉公守法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当今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欠缺以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的问题令人堪忧.因此,把握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根据其现状和需求,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以加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已迫在眉睫.

本次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齐齐哈尔大学在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大一学生54名,大二学生63名,大三学生56名为样本,男生80人,女生93人,文科学生73人,理科学生100人.此次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高校法律基础教育现状调查问卷》进行大样本调查,同时辅以现场采访的形式.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7份,有效问卷173份.


一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调查发现,大学生法律意识已初步形成.56.1%的学生认为学好法律知识用处很大;权益受到侵害时,42.8%的学生会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当参加勤工俭学相关工作时,53.8%的学生会与雇主或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这说明大学生通过学习,对法律在维系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法律意识初步确立.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也存在很多问题:

(一)法律意识淡薄

采访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意识到法律对自身生活的用处,很多学生表示权益受到侵害会运用法律来维护,但在问卷中,28.9%的学生自认倒霉不追究,24.3%的学生选择“与对方私了”.更为严重的是,46.2%的学生在勤工俭学时不会签订合同,占被调查总人数的近一半.

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度也让人堪忧.21.4%的学生认为“法律处理纠纷效果好”;32.9%的学生认为“权大于法”,42.8%的学生选择“有时权大于法,有时法大于权”;43.9%的学生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种宣传口号,不可能实现;检察院、局等执法机关,只有13.3%的人选择“充分信任”.

综上,当今大学生的法律观出现了偏差,他们低估了法律的作用,把权力、关系、背景看得很重,甚至凌架于法律之上.

(二)法律意识存在年级、专业、性别差异性

大学生法律意识在不同群体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主要表现在:

1文科生和理科生法律意识差异较为明显

理科生和文科生法律认识有差异,理科生对社会科学知识学习比较少,所以对法律认识的掌握等方面和文科生存在一定的差异.当问及“您认为学习法律知识对自己有用吗?”75.3%的文科生认为用处很大,而44%理科生认为有用,明显低于文科学生.64.4%的文科学生选择签订合同,而46.0%的理科学生选择会.这也应引起我们的注意,理科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引起必要的重视.

2不同年级学生之间法律意识存在差异,但不明显

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法律意识可能会存在一定差异,我们在问卷调查中设置了年级一项.调查发现,在“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一项中,选择“是”的人员比例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递增趋势.但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卡方检验,不同年级学生在法律意识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差异并不明显.这一点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另外,法律意识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这与男生性格、热衷注时事政治有一定关系.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组成部分的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普及法律常识的主干课程,旨在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使其对法律有基本了解,培养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但是,法律基础课在现实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法律基础课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学生对于法律基础课兴趣偏低

对任何学习活动的创造性态度都与学习者自身兴趣密切相关.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学习具有推动作用.调查中,33.5%的学生对法律基础课感兴趣,44.5%的学生兴趣一般.另外,有46.8%的学生在法律基础课上只听不做笔记,“不太听,做别的事”的学生占到19.7%.

学生于法律基础课的受益程度偏低

法律基础课涵盖了各部门法律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好法律知识,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现实中,该课程并未真正发挥其作用.

调查中,11.6%的学生认为法律基础课对生活有实效,48.6%的学生认为“受益不大”.这些数据表明当今高校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并不乐观.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由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的受益程度低,也影响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度.

(三)教师教学水平和方式有待提高

法律教育作为一种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规范的内容和相对稳定的教育渠道,而且必须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而现实并非如此,大部分高校对该课程教师的培养远远不及其他专业教师,加之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师资严重不足,学校行政工作人员“两课”教学现象相当普遍.

从调查情况看,大多数法律基础课教师无论在教学态度还是知识储备方面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但是,27.2%的学生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基本满意”;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方面,只有23.7%的学生选择“我喜欢参与,喜欢回答老师的提问”;38.2%的学生选择“我喜欢参与,但是只喜欢跟旁边的同学交换看法”;31.2%的学生选择“我不喜欢参与,但我喜欢听老师和同学说”,后两者比例之和高达69.2%.这说明教师在授课时不重视课堂互动,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缺少互动的课堂,没有了学生的参与,课堂效率可想而知.

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

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对法律基础课的态度以及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现状令人堪忧.种种问题的出现与学生个人因素不无相关,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的问题所在,并找出提高该课程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一)明确课程目标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前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开设的初衷之一在于通过普及基本法律知识,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教育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因此,该课程不仅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法律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制观,提高法律意识.知识教育是手段,观念教育是目的,这是必须明确的.而现实中,法律基础课作为公共课,课程数量设置不仅少,而且学生上课目的仅仅是为了考试.鉴于此,要提高法制教育的效果,使法律基础课取得实效,最重要的是要端正与明确法律基础课的课程目标,使学生树立和培养法律信仰.

(二)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保障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保障.79.8%的学生认为是否喜欢法律基础课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态度”,可见教师素质的关键性.高校扩招,学生数量剧增,导致师资欠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分批培训.在引进专业人才的同时,可以在校外聘请资深法官、律师来充实师资.

教师自身也应提高素质,以身作则,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感染学生.同时积极了解立法动态,主动接受新信息来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授课时不仅要语言生动,而且还要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活跃课堂氛围.

(三)关注“特殊”群体,实现法制教育的持续化

调查中,我们发现不同群体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文科生和理科生法律意识差异较为明显,理科生低于文科生;女生法律意识低于男生.究其原因,一方面文科生学习的内容涉及法律;性别的差异决定了男生较女生多关注法律、政治.因此,我们应在进行课程设置、授课方式选择时多关注这些“特殊群体”.

高低年级的数据比较已经表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已经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高年级学生法律意识和知识掌握原本应高于低年级学生,但事实上两者差异性并不明显.因此,法制教育不能“虎头蛇尾”,只在低年级开设法律基础课,而忽视了高年级学生的后续法律教育,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而应实现持续化、常态化.

(四)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关键

在关于法律基础课教学存在问题的调查中,11.6%的学生选择“非常有效”,35.8%的学生认为“比较受益”,48.6%的学生认为“受益不大”.为了分析“学习兴趣”、“法律基础课受益程度”、“学生上课表现”三者是否存在相关性,笔者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三者存在极其显著相关.加强法律基础课针对性、实效性,基于学生需求,选择具有时代感的内容是当今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集中在他们最熟悉的就业、、知识产权、人身安全等方面的部门法律,为其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五)改革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法律科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密切结合的学科.如果教学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理论便成了空中楼阁.

调查中,在问及喜欢何种授课方式时,59.3%的学生选择“参与社区的司法实践活动”,61%的学生选择“聘请法律工作者开设法律讲座”,25.6%的学生选择“法律知识竞赛”.同时,在问及考核方式时,31.8%的学生选择“开卷考试”,36.4%的学生选择“提交论文”,而只有9.8%的学生选择“闭卷考试”.因此,我们可以把课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案例教学、讨论时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一部分为实践教育,实践课可以灵活多样,如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法律讲座、社会调查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除此以外,还应当改进考试方法,实行闭卷与开卷、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考试办法,注意考察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本研究凸显了当今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以及当前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但是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加强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是一项综合的工程,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