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模式

点赞:6229 浏览:1935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国高校大学英语课程已经开展多年的教学改革,但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培养他们在信息化、国际化社会中获得信息并处理问题的能力,我们有必要对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全面研究,从而把握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课程设置

1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基础英语为主.虽然经过近30年的努力,我国的公共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材、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不少院校只看重四级通过率,忽视甚至取消了应用阶段的教学,因而使大学生无法完成从基础学习到应用实际的转换.《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稿)(以下简称《要求》)提出英语学习4年不断线,说明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只是完成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阶段,后面还应该有应用提高阶段,方能建构系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课程体系.但由于一些原因,社会把四、六级的通过率作为衡量一个高校英语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以致各高校大部分的教学资源都运用在以提高四、六级通过率为目标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尤其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如果始终用四、六级通过率作为教学效果的检验标准,那就与我们的办学理念背道而驰,也与学生的英语基础和学生毕业后的需求是不相符的.这种状况促使我们思考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调整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

2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课程设置

目前全国各高校专业英语教学的效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解决好从大学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教学之间的过渡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过渡阶段做好衔接工作.专门用途英语(ESP)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并根据学习者特定目的和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它不同于语言教学,而是以讲授内容为主线(content-based)的教学.专门用途英语以专业交际的应用技能为教学重点,不同于以语言训练部分为教学内容的基础英语,也不同于以专业知识为教学重点的专业课双语教学.它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是从基础英语能力的培养向英语应用技能培养的过渡,因而是大学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接口.

目前,社会对复合型、实用型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使得一些高校开设ESP课程,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影响,国内的ESP教学存在着师资问题突出、教学效果不好、缺乏协调性等问题.在遵循ESP课程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要积极探索ESP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为优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大胆尝试在原来的大学英语总学时之内,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在基础阶段,按国家相关要求,开设读写课程和听说课程;在应用提高阶段,根据学生需求及其专业特点,开设“工程英语”、“商务英语”、“文秘英语”、“汽车英语”等ESP课程,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另外,在应用型教学环境下,教师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市场需求,自主增删教学内容.而且,在特定条件下,应用型高校应当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激发教师开发校本教材的.在良好的研发氛围中,英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开发出一些具有就业导向性的校本教材,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

大学基础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基础英语是ESP教学的必备条件,ESP教学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续或扩展.两者都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必不可缺且密不可分的环节,两者都怎么写作于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的主要目标.

改革现有的课程设置,在基础英语阶段后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采取专门用途英语与基础英语的互补性、多层次教学模式,以确保整个大学阶段英语学习不断线,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同时应注意进行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模块化弹性应用型课程设置改革,开设灵活多样、能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充分体现个性化的选修课,对大学英语课程标准、规格、教学层次进行教学优化调整.

二师资队伍建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用“五个因素和一个公式”来衡量外语教学质量.五个因素是:(1)国家对外语教学的政策;(2)学生的来源与素质;(3)教材的质量;(4)教学环境的条件;(5)教师的素质.五个因素中前四个是可变因素,而第五个因素即教师的素质是决定因素.一个公式指:教学质量等于[学生(1分)+教材(2分)+教法(3分)+环境(4分)]×教师素质.可见,教师素质的分值越大,则乘积越大,证明教学质量就越高.因此,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关键,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能否迅速造就一批理论基础深厚、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而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实力,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完善大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外语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同时着手培养:首先是教学能力培养,解决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问题;其次是进修,以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三是科研能力培养,解决教师自我发展的问题.目前我国各院校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基本分为3种:一是校内培训.校内培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学能力、教学理论水平、教学研究、科研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二是国内培训.国内培训的目的是培养骨干,为将来学科发展培养学科带头人.三是短期出国培训.组织部分英语教师到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的相关大学进行短期培训,让教师亲自体验英语语言和英语国家的文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学英语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要配合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改革,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点.改革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自身的知识广度、结构层次也将面临一次全面的重新整合,无论是学科知识结构还是跨学科知识结构,都需要调整、充实、再提高.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个高校政策、资金、环境等各方面的支持.三校园英语学习环境的建构

应用型本科大学生的英语素质养成教育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英语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语言学习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环境,它的运作效果优劣与教学活动成效息息相关,且直接影响语言教学活动的质量和进程.所以我们要最大限度地创造语言学习环境,实现英语教学的最优化.本文所涉及的英语学习环境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课堂英语学习环境,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与课外英语学习环境.

课堂学习环境由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效果等因素构成.学习一门语言的最终目标是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基于这一指导思想,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力求让学生在“学中用”、在“用中学”,巩固所学新知识,同时在语言的理解运用过程中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养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除了关注自己传授的知识,更应该关注学生培养目标要求的修养情况和养成程度,学生也不应该只是关注教师传授的知识,而应更关注如何把养成要求转化为自身应该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可以利用时空不限、资源共享、交互协作等优势,提供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怎么写作.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环境的便利条件,可以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增加学生英语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课堂知识,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必须注重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环境的建设,努力创造浓郁的校园英语文化气氛,定期组织英语讲座、英语电台、英语征文大赛、英语演讲比赛、英文单词大赛、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辩论赛、英语沙龙、外籍教师与学生联谊等活动,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

课堂英语学习环境、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以及课外英语学习环境三者的结合,将会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为广大学生英语学习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为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的养成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保障.

总之,应用型本科人才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体系的建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我们必须注意各种要素的协调配合,课程设置继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尽全力创造良好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通过体系的构建促进大学生英语素质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王海华,王同顺.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的接口问题[J].外语界,2003(1):49-53.

[3]杨兴林.应用型人才及其培养模式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

[4]赵丹丹.应用型本科形势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9(10).

[5]HutchinsonT,Water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