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

点赞:33899 浏览:1567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高校发展的方向.本文结合高等教学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重点论述了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即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内在素质的培养和学生外在素质的培养,最后论述了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素质教育培养的优点.

关 键 词:素质教育;专业课;内在素质;外在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9-0244-02


高等学校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和身心素质教育[1].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由教育的方针和目的决定的,要求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努力实施、付出实践.我们缺乏素质教育,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在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只抓住表明的素质教育,如身体和特长等.却忽视了关键的人格教育,如高尚道德、独立人格、竞争意识、法制观念、平等、尊严和爱心等.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近十几年来一直努力发展的方向,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但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学生素质教育的现状

1.高等教育体制的缺陷.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需要学校教师和教辅单位共同努力.目前,高校教育体制的缺陷很多.首先,学校对教师教学干预过多;比如,有的高校比较注重考试形式、内容和方式等,要求限选和必修课程必须采取闭卷考试的模式.其次,学校对学生培养干预过多.一门课程的成绩好坏和及格与否,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但是,现在有的高校除了给学生提供补考、重修的机会外,还有毕业清考,使学生存在侥幸心理,不能专心按照授课教师的要求完成学业.

2.高校教师的思维局限.教师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素质教育的成败.首先,是观念的转变.高校教师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多数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只是提出来的一种口号,并没有真正重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是授课方式.大部分高校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听众.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均与高中教学无异,所以培养的也只是学生的被动学习和记忆能力.

3.高校学生的现状分析.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的身心发展受到极大束缚.与高中教育的管制不同,高校教育是一种平等、自由和开放的教育.但是,一直深受应试教育影响的学生,面对这种“宽松的”外部环境,不知道怎么去适应高校的学习生活.首先,就是自制力的问题.高中的升学压力和家长拔苗助长式的关怀,绝大多数学生是在外界施加的压力下学习的.所以,自我控制能力欠佳;其次,就是兴趣问题.应试阶段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学生无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专业前景如何?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等问题,心中没有明确答案,因此就不会树立正确的理想;最后,就是学习能力问题.应试阶段的教育一般采用“填鸭式”教学,只培养学生被动学习和记忆的能力.因此,学生在面对一个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时,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高等教育的素质教育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高校学生的现状再一次给高等教育的管理者敲响警钟,高校素质教育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素质教育的实施

专业课的课堂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场所,也是与教师交流最多的地方.因此,专业课老师可以因地制宜,结合自己的授课专业,进行素质教育.

1.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内在素质培养.意识决定行动,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长期的应试教育,繁重的学习压力,忽视了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培养.虽然高等教育的对象绝大部分已经年满十八周岁,但是有许多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因此,高等教育对内在素质的培养是刻不容缓的.与辅导员相比,高校理科的专业课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本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对本门课程有自己深入的理解和体会.首先,专业课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前沿的科学研究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其次,专业课老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工作经历,在授课的过程中,教会学生“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引导学生在遇到挫折和重大选择的时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次,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可以给学生介绍相关的学术精英,也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搜集1~2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生平故事.然后,利用下次课的课间或当调节课堂氛围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专业课老师再进行恰当地说明和引导,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热爱生活,努力进取.

2.学生外在素质教育的培养.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培养一个内在素质健全的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外在素质.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学生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即健全的人格是适应现代社会的基础.同样,学生在具备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也必须具备处理业务的综合素质,才能在社会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就和认同.因此,在培养学生内在素质的基础上,应该加强学生外在素质的培养.首先,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专业课授课过程中,专业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给学生提供新的研究热点和思路.专业教师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把这些新的研究热点和思路具体化,以科研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呈现给老师.在学习新的研究热点和思路的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养成遇到问题主动寻找答案的习惯.其次,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专业课教师在布置学生完成新的学习任务时,将自己搜集资料、整理材料和撰写论文的心得和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时,知道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去寻找答案.最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专业课教师在完成上述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养成了主动学习和如何学习的能力.专业课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结果做成课件,在课堂上给全班同学展示出来.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胆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随机应变等能力.

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素质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专业课授课过程中素质教育培养的优点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学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对该专业的了解甚少.因此,专业兴趣的培养在高等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专业课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在授课的过程中与学生探讨专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具有浓厚的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专业素质的培养也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具备优秀的专业素质,就能很好地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通过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相信每一个认真完成训练的学生都会有巨大的收获.良好的专业素质,将是学生一生的宝贵财富,对其今后的工作和学习生活都有良好的帮助.因此,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对素质教育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本人在教授《植物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这两门专业课时,经常和学生讨论一些本专业领域较有成就的教授,这样不仅能够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也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目前的研究方向结合起来.而且,经常根据课本知识,把一些好的文献讲给学生.例如在讲授细胞膜的“脂筏模型”时,将一篇有关KCNQ通道在行驶功能时需要一些膜蛋白定位的文章推荐给学生,学生能够生动地理解脂筏模型的功能.并且要求学生课下查阅相关文献,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因此,专业课教师结合所教课程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