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三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25836 浏览:11840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已日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个有道德的人.因此对幼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关 键 词】幼师“三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165-01

幼儿心理健康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内在需求,已日益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价值观,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具备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做个有道德的人.

承担培养幼儿教师任务的幼儿师范学校,应该重视对未来幼儿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教育,并培养学生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中确定了幼儿师范专业“三学六法”的专业课程结构.“三学”是指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教育学.“三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更加重要和必要,要把这三门专业学科整合起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完整体系.

一“三学”中都应该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幼儿卫生学》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当今世界人们已经比较一致地认为,应该从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多维的角度来理解健康这一概念.

随着人们对健康概念认识的日渐完善以及对健康关心程度的不断提高,心理健康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要保证人的心理健康,就要讲究心理卫生.重视和讲究幼儿的心理卫生,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措施.

2.《幼儿心理学》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心理学的教学目的在于使幼师学生掌握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基础知识,并能在日后应用于幼儿教育工作实践,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儿童,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兴趣和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智力训练、情感教育,以培养他们的耐挫能力及良好的人格,使他们获得幼儿心理卫生保健的常识和技能.

3.《幼儿教育学》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条对幼儿园的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


二“三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重复现象严重,范围没有明确界定

幼师“三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7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1.《幼儿卫生学》和《幼儿心理学》中的相关内容重复现象严重

《幼儿卫生学》和《幼儿心理学》中都有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的措施.《幼儿卫生学》中还有健康的概念、婴幼儿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但两门学科中都没有心理健康的概念.

2.《幼儿教育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没有明确界定

教材中在体育一章有两处提到心理健康:“体质即人体的质量,是人体在体格、体能、适应能力和心理因素等各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是身体发展状况的综合表现.其中,心理因素:指情绪、认识能力、意志品质、个性等.”“在幼儿体育中所提到的心理健康主要指动作发展正常、情绪积极向上,保持心情的愉快、舒畅.”

智育、德育、美育这三章中都没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一词.但其中的部分内容,如“智力发展正常、情绪反应适度、乐于与人交往,人际关系融洽、行为统一和协调、性格特征良好”等,都属于心理健康教育.

三“三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衔接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标志、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积极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以上内容可以分解到“三学”中的相关章节,综合起来又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1.《幼儿卫生学》只涉及健康(身体和心理)的概念和标准

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身体健康:健康标准——世界卫生组织身体健康十标准.

心理健康:在《幼儿卫生学》中也可以称为心理卫生.

2.《幼儿心理学》涉及心理健康的概念、标志、影响因素

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

婴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志:(1)动作发展总体符合常规;(2)语言的运用符合语境;(3)热爱游戏,善于游戏;(4)情绪明朗,善于表达情感;(5)年龄特征明显;(6)很快适应环境的变化.

影响婴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1)遗传与疾病;(2)家庭的教养方式;(3)社会文化;(4)个体因素.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解决幼儿发展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不良行为,有助于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幼儿师范学校既要满足在校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要求,又要培养他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