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叙事

点赞:4228 浏览:179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的一种方法,对整个世界的教育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在国内兴起了教育叙事研究热潮,人们逐渐认识到叙事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优势.本文介绍了叙事研究的发展和内涵,阐明了叙事研究的方法,以期对教育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 键 词】教育叙事研究叙事建构叙事研究叙事报告

【中图分类号】G40-0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52-02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发展

叙事是文学的要素之一,尤其在小说创作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20世纪60年代,叙事学在西方兴起,起初仅限于文艺学领域.20世纪70年代,世界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研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虽然范式研究着眼于普遍性的意义阐释,形成教学体系式的规律,而教育叙事研究关注个体性、情境性的教育事件,但两者并非替代关系,而是互为补充,在此种背景下,叙事被逐渐运用于教学领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叙事被广泛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如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在西方教育界兴起了教师知识构成的讨论:实践知识,即经验性知识是否应该看作教师的一种知识.教育叙事研究正是把教师的个体经验转化成了知识,认为实践经验也是组成教师知识的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教育叙事研究开始传入我国,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通过对教育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发教师对教育目的、过程、方法、结果等的全面思考,进而引发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反思,提高教师的元认知水平,这样会使教师意识到很多平时意识不到的问题,使许多知识由惰性状态转化为激活状态,让埋藏在教师灵魂深处的所有才能都发挥出来.”教育叙事是从文学叙事迁移到教育研究领域来的一种方法,它是教育主体叙述教学中的真实情境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教育主体通过讲述教育故事以体验教育真谛.教育叙事对整个世界的教育领域都产生

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叙事研究的步骤

通过建构和分析叙事以探索深层含义,这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换言之,叙事研究是一个意义解读过程.下图呈现了完整叙事研究的全部要素,教育叙事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叙事建构、叙事研究、叙事报告(图表依次从左往右).

1.叙事建构

研究者首先要发现一个有意义的、值得探究的教育问题,然后选择合适的被研究者,开始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互动.当然,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可以是同一个人,也即叙事研究的第一种类型,教师对自身教学经验的研究.通常,研究者与叙事者是分开的,这就要求研究者具备观察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工作:细致入微地把握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融入他的生活圈子,建立和谐亲密的合作关系,为获取最真实的材料做好铺垫.建构叙事的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要保持和谐的关系,被研究者要认同、理解研究者的研究活动,最大限度地处于自然真实状态,形成叙事文本.叙述者要真实地敞开自我,展现个人化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不是运用套话或公共话语来叙述“标准化”的文本.叙述者只有勇敢坦然地描述自己的经历感受,才能避免自我遮蔽,洞悉内心真实的声音,把隐含的自我显现出来.

2.叙事研究

分析叙事文本的整个过程要客观、开放.教师叙事并不是对自己过去经验或事件的简单记录或复写,而是对特定事件赋予一定的意义和情感,或者对某种意义进行解释.故事在说出的时候,个人的意义和观念就已经得到了呈现与表达.2002年,TESOLQuarterly期刊上有一篇J.SBell撰写的文章,他认为叙事研究不只是讲故事,讲故事者在讲述时已经参与了叙事意义的解读,而研究者就要系统地分析故事隐含的哲理,用叙事来重塑并解读经历,包括叙述、撰写文本、分析、报告、发表成果等,这是一系列的认知活动,在理解经历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感悟与见解.然而,这种知识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叙述者讲述特殊经历时,每一次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苏格拉底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即使叙事研究报告已经形成,叙述者再次回想或思考那些故事,他们往往会有新的体会.因此,叙事意义的解读是一个流动变化的过程,并非静止不动,这是叙事研究的一大难点,即意义的不确定性.叙事意义的解读还是社会活动性质的,叙事是不同人物在特定时空环境中互动产生的话语,它的产生离不开社会环境.研究者将叙事研究的成果撰写成文字公开发表,读者或听众将对故事进行自我解读,这是一次新的社会互动.叙事就像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的一个相似度检测物,在分析叙事文本时,主要可从背景、人物、情节三个方面去考察.背景分为两个层次:所述故事的时空环境;宏观的社会环境.人物分为中心人物和其他人物,着重分析中心人物.故事情节一般分开头、中间、结尾三部分进行.叙事研究是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将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的必经之路.

3.叙事报告

将叙事研究的成果撰写成文,公开发表或与他人共享是体现研究价值的有效途径,也是叙事研究共享性原则的体现.研究的成果要善于与他人分享,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这是教学研究者的根本职责所在,也是对自身价值的实现.叙述的故事是叙述者对过去经历的再现,也可分为三个层次:(1)在材料收集阶段,叙述者本身讲述故事,这是第一层次的故事再现.(2)研究者发表或呈现研究报告.书面文字转述的故事是研究者对故事的再现.(3)接受性再现.教师或研究者在社会生活中听到或读到研究报告,这是第三层次的故事再现.在第二层次的故事再现中,国外学者Denzin和Lincoln提出了一个启发性的概念“学术殖民”,即研究者们试图用学术文章的形式再现他人的生活经历.这里存在着一种“再现危机”,故事叙述者作为作者声音的一种延伸,原始声音的权威性淹没在文本之中.研究者在书面文本呈现时,把自身的观点无形中加到故事中,研究者成为淹没我们最想倾听、学习和讲述的“真实故事”的扼杀者.此外,发表叙事研究文章时,必须注意对故事叙述者身份的保护,即文章中不能流露出叙事者的真实信息,以避免读者识别出叙述者,引起一些不必要的事端.故事的再现一般要改头换面,这体现了学科研究的道德要求.当叙事研究的成果得以发表、公之于众时,叙事就成为了一种文化产物,它怎么写作于广大的教育从事者,为他人的教学实践或教学理念提供了借鉴.

三总结

叙事是自我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教育叙事不是简单的经验总结,也不是对生活琐事的单调重复,而是要在平凡事件中挖掘深刻的教育意义,在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中发现问题.故事的叙述表现只是一个“桥梁”,教师通过这个“桥梁”把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与自己的反思相结合,旨在提升教学水平.通过讲故事展开对教育现象的思索,可了解自身哪些教育理念有待纠正,哪些教育行为有欠妥当,哪些教育方式值得推进等.在反思的基础上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反思是叙事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没有经过思考,故事只是一堆字词组成的文本.开展教育叙事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解决教育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反思.

教育叙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科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