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实践项目为平台,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

点赞:32418 浏览:14648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新举措.但是,当前高职高专创新能力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在分析创新能力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创新教育的不足和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重要性,并结合笔者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工作实际,总结了创新能力提高的措施,并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的实施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关 键 词】高职高专创新能力实践创新训练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18-03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一项新举措,江苏省教育厅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五年通过立项申报经费支持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以此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社会技能、创新能力.笔者指导学生参与了2012年省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指导过程,对目前的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对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一创新能力的定义和内涵

创新能力是指能够运用知识和理论,在科学、艺术、技术和各种实践活动领域中不断提供具有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内涵包含两个方面:(1)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它是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2)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事物的高级复杂的思维,是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对立统一.创造性思维的特性主要包括:思维的求实性、思维的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跨越性和思维的综合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和关键,只有勇于实践,学会不断从实践中学习,才能实现思维的巨大飞跃.

大学生实践项目为平台,培养高职高专学生实践能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践创新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职业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应试教育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发展

多年来,中国虽然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在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僵化呆板的填鸭式课堂教育方法在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不可否认其带来的副作用也同样是巨大的.这种教育方式纯粹以升学为目标,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把学生培养成了机械的考试机器,导致的后果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实践的精神,当然就更谈不上创新能力了.这种应试教育,在学习方法上忽视了人才个体在兴趣爱好、接受方式和程度上的差异性,在培养目标上忽视了人才发展的多样性,导致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被扼杀在教条的摇篮里,使我们的高等教育失去了新鲜的活力.

2.应试教育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职业教育占据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从企业人才市场的需求看,企业不断改革减员增效势在必行,无形中减少了就业机会,而企业也因为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使其难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从求职者方面看,大学毕业生往往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多年来的传统教育使其失去了青年应具有的勇于开拓的精神,放弃了敢拼敢闯的创业机会;从经济发展的趋势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不再是依靠体制僵化的企业,而是依赖运作灵活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而这些需要的是具有勇于开拓、善于创新的人才.因此,当前我国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毕业的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足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当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方式仍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这正是我们高职高专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

三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实施的重要性

根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总体安排,江苏省教育厅于2007年正式在全省高校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目的在于通过立项申报的方式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鼓励全省的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实践研究项目,积极参与实践创新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1)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平台.从我国目前严峻的教育形式来看,要想在短期内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促进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有较大困难的.实践创新训练可谓是为大学生培养创新本领而量身的衣裳,更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2)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是架起传统教学方法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桥梁.与国外自由开放的教育方式相比,中国的传统教育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省教育厅推行的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针对性强,涉及范围广,专业上也没有限制,这样可以鼓励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申报项目,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兴趣,加强团队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挖掘自身的创新潜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3)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很好探索途径.由于立项申报的主题不限,这样学生在实践创新过程中既可以加深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培养,还可以根据需要掌握很多专业以外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能力的获得对于学生的合格培养和成功就业都是很有必要的.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重要性是由它的目标和特点决定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目标是“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核心,以兴趣为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具有如下特点:(1)注重参与实践创新研究过程;(2)注重实践创新思维锻炼;(3)注重实施的可操作性.目前报道资料表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对学生能力的影响主要有4个方面.(1)提高了学生的文献资料搜集和查阅能力;(2)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处理能力;(3)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4)提高了学生团队合作、交流和协调能力.另外,根据学校提供的企业用人单位资料表明,参与实践创新训练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能力强,社会化衔接时间短,创新能力较强,很快受到用人单位的重用和提拔.四对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思考


在本人近两年指导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现要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需要在实践中营造更好的创新思维培养的氛围,在尝试中不断去寻求最好的方法.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因材施教,针对对象合理调整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基础差、底子薄,在实施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所面临的困难相对更大.因此,高职院校除了要积极申报立项,积极争取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资金外,指导教师更要借此平台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项目实施过程的全程参与,并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不同基础、不同性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会使项目实施更加顺利,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明确主体,调整师生角色关系

创新实践训练项目要注重明确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地位,一定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而指导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引导工作,不断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热情及学习潜能,引导和启发学生依靠团队的力量完成项目研究.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要善于发现问题并和老师一起沟通交流;老师要把与学生沟通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学习.本次笔者指导的项目是牛蒡蜂蜜酸奶的开发研究,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的指导教师从资料的查阅到研究方案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思路为中心,以学生的操作为主体,老师完全是引导和启发的角色,大家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将所有的创新思路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促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了提高.

3.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学校资源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原来的基础较差,发展起步较晚,导致现有的教学资源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更合理、更充分地利用好这些资源,为大学生提供很多实践创新训练的机会,需要我们高职院校认真思考.比如我校目前有各类社团三十多个,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各类兴趣爱好,这就可以作为学生创新实践的一个平台;其次我们学校在其他方面也提供了很多实践创新的机会,比如各二级学院组织的各类专业竞赛、以学生为主体的课题项目等;最后学校的实训中心应尽可能对学生自由开放,学生可以把它当做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更可以把它看成是创新实践训练的平台来推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申报、实施过程.

五实施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建议

1.建立良好的保障体系,保证实践创新训练效果

为激发大学生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要建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评价与保障机制,如学生奖励制度,把大学生参加创新活动及其成果作为年度评优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可出台相关政策,把教师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纳入职称评定范围.教师指导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所承担的工作,学校应予以计算工作量;教师对指导学生开展创新训练活动所取得的成绩应给予表彰奖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增强实践创新训练动力

怎么写作社会是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之一,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就理所应当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申报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要从加强本地区的资源开发、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学校的专业实际,选择具有关系国计民生等实践创新性研究项目,如环境、食品、医疗、制药、计算机、新材料等专业,并尽可能的促使研究成果最终得以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样不仅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能更好地怎么写作社会,增加学校的品牌影响力.

3.明确师生角色定位,杜绝教师包办代替

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活动中必须要明确师生的角色定位,项目研究的主体是学生,而指导教师只是充当引导和启发的角色.由于高职院校实际条件的限制,高职高专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相对较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结题滞后或不结题的比率相比本科院校较高也是事实.要改变这种现状,仅靠指导教师越俎代庖,学生听令行事这种饮鸩止渴的方法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目标是相违背的.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加强引导和督促,只有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预期锻炼目标.

4.明确过程的重要性,同时兼顾结果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初衷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实施过程中就要强调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等方面的收获,明确过程是最重要的,只要参与项目的学生在过程中知识得到了巩固,技能得到了强化,思维得到了锻炼,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得到了体现就达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要加强过程的监控,比如对过程考核要有记录,要建立实验日志制度,教师的指导意见、研究体会等.结题时要注重评价项目组的研究体会,特别是参与学生的体会,从学生的体会里面可以看出态度和能力的变化.实践创新训练不刻意追求结果,但要兼顾结果,毕竟克服困难完成课题取得成果,才能使参与的学生享受到成功的乐趣,才能成为以后这些学生创新实践的长效驱动力.

总之,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需要.实践证明,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组织能力,为大学生尽早融入社会工作提供很好的平台,值得深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