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点赞:5567 浏览:199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高校应届毕业生逐年增多、社会结构性就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要将教育、教学与大学生就业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给予学生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细化就业怎么写作工作内容,帮助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缓解压力,实现顺利就业.

【关 键 词】大学生就业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34-0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提高,2002年为15%,2005年达到了21%,2007年为22%.随着入学率的升高,每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长.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680万,2013年升至699万,预计2014年还将有所增加.据教育部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有2700万名以上的普通高校大学生需要就业.面对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一促进大学生就业,需将就业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

大学生能否顺利实现就业,受内因、外因共同影响.外因,即社会是否提供宽松的就业环境和充足的就业岗位;内因,即大学生自身是否具备实现就业的能力,尤其是就业核心竞争力.已有学者研究认为,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应包括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较强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良好的求职能力、就业资源利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需从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综合能力提升方面全方位入手.

第一,学生的能力培养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根本.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需多管齐下:抓学风,提高专业掌控力;抓科研,提高创新实践力;抓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抓实习,提高岗位胜任力.以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开展实验技能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做好学生实习分配和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实习中逐步提高岗位胜任力;同时结合诚信教育、“三观”教育、爱国爱校教育等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第二,给予学生必要、客观、理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依据学生专业学习、个人成长情况,将就业教育划分为自我认知和职业探索阶段、职业规划能力提升阶段、专业实践阶段、择业求职阶段,分阶段开展职业测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专业思想教育等活动,帮助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了解专业现状及未来发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建立创业协会、求职心理讲座、就业调研等活动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增长求职技能、加深就业现状的客观认知.坚持开展实习及用人单位走访、毕业生质量、基层就业调查等活动.利用寒暑检测,组织学生深入到不同等级的医疗单位开展基层就业、毕业生质量等活动.在充分调研、分析供需的基础上,以客观数据教育学生合理设定个人就业期望值.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就业指导怎么写作必不可少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无疑将有利于学生顺利实现就业,而更大程度地降低学生的就业压力,就业指导怎么写作必不可少.从学生需求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做学生所需,为学生就业提供怎么写作支持,将能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帮助学生减少就业过程中的困难.

第一,就业咨询.建立《毕业生接待和咨询制度》,专工作人员一年来,耐心解答学生在国外学校申请、协议签订、基层就业利弊等方面存在的疑惑.

第二,就业推荐.发挥教师和校友的人际网力量,向学生推荐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在全校规模的人才双选会的基础上,院系积极利用合作单位、友好单位、实习单位等关系,举行专场招聘或直接岗位推荐,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就业帮扶.建立就业困难学生信息库,全面掌握经济和就业困难学生的就业情况,指派专人“一对一”跟踪指导,优先推荐就业岗位,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经济上的资助.

第四,家校沟通.我们在多年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发现,有的家长存在严重的地域观念,不支持学生到家庭所在城市以外的地方就业;有的家长对学生到公司就业持反对态度,甚至出现因为家长反对而毁约的现象.适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争取到家庭方面的支持,实现顺利就业.

第五,拓展渠道.高校、院系可多应用“就业前移”的工作模式,与社会对口资源单位建立合作培养模式,在学生专业实习、自选实习过程中,直接选派到对应的用人单位,实行专业实习、录用前实习双结合,帮助学生抢占就业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