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物理的衔接

点赞:7582 浏览:320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物理的学习后,不适应现象突出,普遍反映高中物理难学、难懂.高中物理教师要认真把握学生学习中衔接和过渡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方法.

【关 键 词】初中物理高中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9-0135-02

作为普及教育,初中物理知识难度的进一步降低,这加剧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很多学生一进入高中物理成绩就掉队,不少学生初中物理成绩一直在80分以上,升入高中后的物理成绩明显下降.这种现象在一部分女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这是物理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整体来说,初中物理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以物理现象为出发点,侧重从定性的角度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描述,对定量计算的要求很低.高中物理不仅要求学生能定性地描述,能运用初等数学工具进行一定的定量计算和研究,还常常需要学生能在实验或者观察的基础上,利用理论论证和数学推导而得到物理结论.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在此,我以在湖南湘阴一中高三1409班学习经历为例,略提几点建议,初中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高中物理教学的渗透.

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中物理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加强基本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物理要考察的能力主要包含: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其中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是现在学生亟须加强的,高中教材定量计算增多,数学工具的应用明显增多,不仅有代数法、算术法,而且图像法和极值法有时候也成为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在高中,如果这样的低级错误计算在学生中普遍存在,那么就暴露出学生在运算能力方面的不足.那么初中物理的教学可以在平时适当地让学生利用数学工具来解决一些物理问题,如利用三角函数来表示力臂、用图像法来处理实验数据等.另外,字母的运算以及字母代表物理量时单位的处理,在初中阶段就可以多接触、多练习.

1.解题的思维方法

整体法.整体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整个系统或整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在力学中,把几个物体视为一个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时,只分析这一整体对象之外的物体对整体的作用力(外力),不考虑整体内部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整体是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或全过程去把握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隔离法是指对物理问题中的单个物体或单个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隔离法.其优点是容易看清单个物体的受力情况或单个过程的运动情形,问题处理起来比较方便、简单,便于初学者使用.在分析系统内各物体(或一个物体的各个部分)间的相互作用时用隔离法.

控制变量法.是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的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

除此之外,还有图像法、转换法、极限法等.

2.思维能力方面

初中物理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基础上的,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高中物理教学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即逻辑思维能力.许多物理过程的变化是多因素的,需要学生抽象地检测设一些中间物理状态或抽象出物理图景,然后才能正确地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此,只习惯于形象思维的学生,一时难以做到.

由于物理教学的阶段性,学生在初中学到的不少物理知识是有局限性和不严密性的,然而这些知识有时都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如初中阶段学习压力时经常遇到的水平状态下,因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结果不少学生形成“压力一定等于重力”的思维定势,这对他们进一步学习高中物理产生不良影响.

日常生活中一些错误的感性认识往往顽固地存在于学生的头脑中,尽管他们经过了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但并没有真正排除这些错误的认识,随着时间的迁移,正确的东西遗忘了,错误的认识反而又重新凸显.如初二时已学过的牛顿第一定律,到了高一,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错误认识又会顽强地表现出来.

二狠抓主干知识

初中物理的内容是力、热、电磁、光等,高中物理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同样也是力、热、电学、光学、原子物理等,但高中物理所讲授的这些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增加,因此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对物理的建构,因而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已有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便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

初中教师也要重视和帮助学生抓住物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避免形成孤立的知识点,让学生把物理概念、规律和一些图像、情境联系起来,在高中的学习中才会更容易理解更深层次的物理规律.

三适当扩展学生的认知结构

初中学生的求知欲强,但是初中知识相对简单,内容较少,因此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时,教师适时地增加一些内容,探究问题不限于课本素材,这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使学生更好地衔接高中物理的学习.

认知结构重建.高中物理相对于初中物理而言,是具有更强包括性的上位知识,对上位知识的学习应重新组织认知结构,把原来已有的相应的下位知识,作为理解和支持新的上位知识的生长点.掌握了上位知识,下位知识不难由此记忆或导出.但原有的知识结构往往对更新认知结构产生障碍作用.经验性错误和原有知识的负反馈影响正确概念的形成.其一,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原有的一些认识,包括不少浮浅或错误的认识,影响学好新的物理知识.如许多学生由“物体不拉不推不动”的错误认识,得出物体滑上斜坡的过程中一定有拉力或推力作用;飞行中的必然还有一个向前冲力的作用等错误结论.其二,“相关知识”的影响.学生在初中学过的较简单概念、定律,掌握不好或形成“思维定势”,影响其知识的扩展和延伸.例如:把作用力、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相混淆;把放在斜面上的物体认为其重力的大小等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等.其三,“相似经验”的影响.熟悉的、简单的物理知识同新的物理知识相混淆.如:把动量P等于mv和动能Ek等于1/2mv2相混淆等.

四开展“第二渠道”教学活动

开展“第二渠道”教学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实验室专题开放、实验室自由开放、物理小论文竞赛、物理讲座和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等.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科学.在物理实验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和验证物理理论,也为学生创造物理理论打下了基础,此外,应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地处理实验数据的严谨态度.如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就有教具制作、航模、舰模、无线电小组等,这些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五结束语

要使学生初高中物理的学习更好地衔接,教师不仅要从初中的教学努力,高中物理教师也要认真把握初高一学生学习中衔接和过渡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学生也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方法.相信在这样的努力下,学生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顺利地实现初高中物理的过渡.

〔责任编辑:范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