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预防

点赞:3873 浏览:116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这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社会根源.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需要各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手段上堵疏结合,方式上标本兼治,目标上远近兼顾.

关 键 词

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防止

幼儿教育对于人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养成非常重要,它主要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然而很多幼儿园按照小学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实施教育,幼儿教育呈现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预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前移的表现,然而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相当于拔苗助长,会让幼儿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形成不良的学习方法.另一方面是迎合家长和社会的需求,例如家长望子成龙,以为儿童智力早开发早得利.一些幼儿园为多收幼儿、多赚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不顾幼儿接受能力,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不断制造认识多少汉字、背诵多少篇唐诗宋词、记住多少英语单词、会算多少道题的教学神话,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自己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有的优质小学借助学科知识考试和智力测验的名目筛选学生,导致不少幼儿园投其所好,客观上助长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目前幼儿园教材与幼儿实际脱节比较严重,教材杂乱,标准不一,偏多偏难,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这是幼儿园小学化的社会根源.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需要各方面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综合治理,手段上堵疏结合,方式上标本兼治,目标上远近兼顾.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象

(一)分科式教学

众所周知,分科式教学出现在小学或更高一级的教育中,但有些幼儿园,也存在分科式教学.幼儿教育专家早在前些年就把幼儿教育分为五大领域: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而在我们现行的教学中呢,语言有了明确的分工:识字、拼音、语言,这是分科式教育模式,也即一种小学教育模式.

(二)活动时间的严格划分

一节课三十分钟,不论一节课在开展何种教育活动,统统在三十分钟内完成,这可能吗?绝对不可能.幼儿教育的生成性问题很多,年龄差异,能力强弱存在明显不同,要严格在三十分钟之内完成教育活动,明显有待商讨.举个例子,比如开展一节商场购物活动,课前老师将”模拟商场“布置好,上课了,老师得交待活动内容,讲清规则、开始购物、购物结束,依据这一活动流程,三十分钟很显然无法完成教育活动内容.

(三)教师的管理

当前有很多从事幼儿教育的教师并非专业的幼儿教师,他们不了解学前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因而不能对其施以正确、科学的教育.例如布置家庭作业,在一小时以上;进行多种考试竞赛;课堂以教学为主,朗朗的读书声取代了幼儿的游戏等.

(四)家长认知的盲目性

现在家长口头流行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了这种思想做基础,结合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家长更是认定了孩子到幼儿园就是要识字、学拼音、算算式等,因此对幼儿园、对老师提出了种种要求,从而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素质化进程.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和弊端

(一)“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有害

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阶段,机体和神经系统都还比较弱.幼儿如果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大脑容易疲劳,会造成神经系统的伤害,并引起心理变化,如表情呆板等.过早、过多的规范性学习还能导致幼儿近视、驼背、消瘦等身体不良症状产生.

(二)“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害

过早地对幼儿实施小学教育超越了幼儿心理发展水平.幼儿期的心理发展还不完善,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果此时强迫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学习和做许多功课,就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剥夺了幼儿的快乐.幼儿时期孩子应以玩为主,而学习的压力会使孩子少了天真、烂漫与快乐.孩子原本的认知过程被严重破坏,导致孩子的“知识消化不良”,甚至许多孩子在疲于学习中抹杀了自己的想象力,对学习产生厌倦、畏惧情绪,扼杀幼儿的学习积极性.甚至有些孩子还出现不同程度的自闭症.

(三)“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不利

在幼儿阶段所进行的小学式教育,其实进行的只是单项智育,由于这种做法只重视单项智育或某种技能的发展,忽视了全面性发展的要求.结果,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被削弱了,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要求被忽视了,导致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片面性,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

(四)“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未来学习不利

由于一些学前班使用的是小学一年级教材,其教学内容和小学一年级是重复的,这样可能扰乱了小学教学秩序.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小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让小学一年级教师难以教学.照顾基础低,学过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迁就基础高,没学过的学生又听不懂.这种情况常使小学教师无所适从.让这些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等,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这可是要影响孩子日后的发展的.我们不能把大人的喜好加在孩子身上,不能用小学生的行为模式去要求幼儿园的孩子,更不能在学前阶段就过早地让孩子生活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透支童年”是极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一种现象,对孩童的身心发展都没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