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指南》,我们可做什么?

点赞:33281 浏览:1559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的话:

2012年10月,教育部正式颁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南》是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的纲领性文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位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指南》,按照《指南》的要求开展工作.为了帮助读者深入领会《指南》的精神,本刊特开辟专栏宣传《指南》,交流学习《指南》的体会.欢迎大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学习和落实《指南》的经验.文章篇幅一般在1500字之内.本期发表两位专家、学者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正式颁布了,这是继2001年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十多年后,我国幼儿教育出台的又一个重要文件.这十多年,正是我国幼儿教育经历大变化的时期.幼儿教育从大发展到大滑坡,直到2010年底国务院相关文件出台,发展才得以恢复.十多年来,过度的教育市场化导向,使《纲要(试行)》的贯彻执行受到了很大的干扰与阻碍,幼儿园教育教学所受的负面影响至今还依然存在.

一是幼儿园使用教材盛行.近些年来,打着《纲要(试行)》旗号所编写的各种教材(指幼儿用书)盛行.在许多幼儿园都可以看到幼儿人手一册书在上课,甚至有的是拿着音乐书上音乐课.英语教学在一些沿海地区已经成为所谓“高端化”和“国际化”的象征,在那里,幼儿每周或每天有英语课,甚至有半天中文、半天英语的幼儿园,而每人一本的幼儿英语用书就成了孩子们必备的课本.这些教材的背后实质上隐藏着利益的驱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已经被幼儿用书所控制.

二是幼儿园基本学习环境较差.在许多幼儿园,应有的玩具、拼图、积木、图书、画笔、画画用纸等很少,但数学练习册、描红本、写字本等却随处可见.在一些幼儿园,很少能看到幼儿的活动区域,即使有一些区域,也主要是作为幼儿下课后玩的地方,它们与日常的教学并无太大的关系.

三是集体上课多,幼儿自发学习时间严重不足.由于大量使用幼儿教材,又很少有可以操作的材料和玩具,因而幼儿的学习大多是集体教学,各种教材成为集体教学的主要用品.另外,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中,大量的活动都是由教师安排的,游戏、户外运动,甚至喝水、如厕等都成为集体性的.

以上情况是幼儿园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指南》颁布,将会大大扭转这种现象.但是由于《指南》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文件,而各地幼儿园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因此,在具体贯彻《指南》中,还需要细化措施,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贯彻《指南》,我们可做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一、全面了解幼儿各年龄段和各领域的行为发展

《指南》是按学习与发展领域,分年龄段提出具体的目标和教育建议的,这在我国幼儿教育史上是第一次.198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纲要》,是按大、中、小班提出具体的知识与要求,如小班会唱几首歌,中班会跳几个舞等.因此,《指南》提出的教育目标可以勾画出某个年龄段末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大致轮廓.

《指南》延续了《纲要》所提出的五大领域,它综合概括了幼儿发展以及幼儿园教与学的问题,而贯彻《指南》,我们需要对幼儿各年龄段发展的状况做出具体的描述,这样,幼儿园管理者、幼儿教师就能更清楚地理解各年龄段幼儿是如何发展的,各年龄段幼儿具体行为是如何表现的.

幼儿的发展一般分为身体、社会情感、语言和认知四个方面.每个年龄段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有的研究甚至列出了每半岁各方面的具体行为表现.既然《指南》已经分年龄段列出各领域的教育目标,那么幼儿园、幼儿教师对幼儿在各年龄段、各领域发展的具体行为的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这些了解,我们才能对幼儿阶段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才能认识并珍视幼儿期游戏与生活的独特价值,认识到丰富的学习环境和有序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重要意义.

比如,幼儿身体的发展,主要就是指大肌肉发展和小肌肉发展情况.只有对各年龄段大肌肉发展有比较细的了解,才能合理地设置大肌肉活动的设备设施,安排足够的大肌肉活动时间,并组织开展能够促进各年龄段幼儿大肌肉发展的活动.同样,只有对幼儿各年龄段小肌肉发展有比较细的了解,才能有目的地提供各年龄段适合的操作材料,组织各种促进他们小肌肉发展的操作活动,如美工活动,玩桌面玩具,使用小工具等.

再比如,对三岁幼儿来说,分享与轮流都是很困难的事,如果不能很好地了解三岁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强迫性地进行分享与轮流的教育,反而会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伤害.而大部分五岁的幼儿已经能够掌握轮流与分享技能了,不仅是因为他们能够比较好地控制冲动,还由于他们对时间概念有了比较好的理解.因此,对幼儿各年龄段认知发展的了解不仅能帮助幼儿园、教师设计符合幼儿发展实际的活动,还能对他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适应群体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幼儿语言发展的了解,不仅可以使幼儿教师比较细地了解幼儿是如何与别人沟通与交流的,还可以帮助他们采取一些具体的策略,促进幼儿利用语言解决问题、认识周围环境,以及了解文字符号意义.比如五岁的幼儿,在和别人争论问题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推理,如“因为等”“所以等”等,就能比较好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再比如五岁幼儿的好奇心很重,他们也能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他们的问题也会更多.“为什么云会漂浮?”“婴儿从哪里来?”等是这个年龄问得比较多的问题.利用五岁幼儿语言发展上的这一特点,就可以更多地引导他们观察和探索周围环境,从而能帮助他们提高探索能力.

因此,全面了解幼儿各年龄段和各领域的行为发展很重要,幼教研究部门应当提供更细的有关幼儿发展的指标,并通过各种途径向幼儿园、向幼儿教师宣传;而幼儿园也要努力使教师比较细地了解幼儿各年龄、各领域的发展情况,使幼儿发展真正成为教育的出发点.

二、重视学习环境的创设,使幼儿真正能在与环境材料的互动中学习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是在与环境与材料的互动中学习的.幼儿园教室内、外的环境,以及丰富可操作的材料,是幼儿学习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幼儿的学习就无法真正发生.而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则指出,幼儿阶段是主动性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一个可以让幼儿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大量可以让幼儿主动操作的开放性材料,对于他们今后形成主动性的人格是有积极意义的.《指南》在“说明”的第四点中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创设一个具有足够的、可操作的材料的学习环境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很重要的,它充分体现了“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的理念.我们必须认真考虑如何为幼儿创设学习环境,如何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贯彻《指南》,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作深入的思考:

(一)基础性的学习环境

无论是什么样的幼儿园,也无论采取何种课程模式的幼儿园,都必须有一个基本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室是按照幼儿不同年龄特点设置的,小班、中班和大班,教室内都应当有不同的学习区域,有各种可操作的、开放的(有的地方称为低结构的)、丰富的学习材料,即使是混龄班的教室,或是全园统一安排的各种集中学习区域,也必需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不同年龄的幼儿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同样,一个幼儿园的整体户外环境也应当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幼儿进行户外运动和其它户外活动的需要.


(二)变换性的学习环境

所谓变换性的学习环境,是指学习环境要随着幼儿的年龄特点、具体学习目标和内容而变换.教室内区域的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年龄班在区域设置上是不同的,比如小班的科学区和操作区,可以是合并在一起的,但到了中班或大班,这两个区就应当考虑分开;再比如,小班的积木区可能并不需要太大,而到了中、大班,积木区就要有较大的面积,可以让幼儿大范围地搭建.同样,材料的提供也要随着幼儿的年龄、学习内容而变化,如小班的角色区,主要是以家庭生活为主的角色扮演材料,而中、大班,则可能要有更多的社会职业角色扮演道具.由于幼儿园各年龄班的学习内容是要经常变化的,那么在区域设置、材料提供方面就要有变化和调整.比如大班后期会有阅读理解及符号书写等内容,书写应当成为幼儿实际参与的、与学习相关的活动,所以大班教室中可单独设立书写区.大班的积木区里,除了各种可以搭建的积木以外,还可有更多更复杂的辅助材料,从而使积木活动能与多个领域的学习结合起来.由此看来,变换性的学习环境实际上是与各领域的学习密切相关的.

学习环境的细化,需要研究部门提出比较具体的建议,而幼儿园则要根据本园的实际,明确基础性的学习环境的具体要求,同时根据各年龄班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出区域、材料上的具体变换要求.

三、细化一日生活的具体要求,保证幼儿自主与教师安排有一个基本平衡

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指南》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序的一日生活能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与秩序感,而在每天反复的各项活动中,幼儿就建立了常规,就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如何能使幼儿每天的生活既有教师安排组织下的内容,也有自主选择的内容,这是需要幼教研究部门和幼儿园认真加以考虑的.现实的情况是,一日生活中教师安排组织时间过多,而幼儿的自发自主时间太少.而大部分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安排仅仅是一个时间表,对每一段活动基本没有具体要求.而且,一些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经常会因各种活动而随意改变,幼儿也就无法建立有效的常规意识.因此,必须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根据不同年龄段教育目标,细化具体要求,确保教师组织安排活动与幼儿自发选择活动之间有一个基本的平衡.

比如,小班幼儿动作比较慢,生活环节需要较多的时间,在吃饭、喝水、如厕、起床等活动时就不能催促,要有较多的等待,这就要求在小班的一日生活安排中给幼儿留有充分的生活时间.而大班幼儿需要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安排自己的工作,因此在一日生活安排中,就应充分给予时间让他们自己订计划并执行计划.

再比如,对于小班幼儿的数学、阅读和书写,一般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并不需要特别强调.而对大班幼儿,则要有针对性的数学活动,或集体或个别;要有围绕文学作品进行的讨论和交流;有和幼儿实际生活相关的书写等.因此,对大班幼儿的一日生活各项活动的安排中,数学、阅读与书写都应有不同的要求.

目前相当多的地区、相当多的幼儿园,教师的工作时间依然是半天带班半天备课,仅有一位教师和幼儿在一起,这种情况不改变,所谓师生互动、自发学习就会落空.因此,幼儿园的整体工作安排要适应幼儿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同时对不同年龄班的各个具体活动,都要有具体的要求.只有这样,一日生活安排才能真正保证幼儿与教师在学习中都能“分享控制权”.

四、细化领域内容和建议,努力使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得到具体落实

《指南》按领域、分年龄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可以进一步细化的是:幼儿要出现哪些具体行为才能表明他们是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要实现这些具体目标,幼儿园需要选择哪些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哪些具体策略上的支持;需要有哪些师生互动策略.虽然《指南》在某一个目标下已为我们提供了总的、综合的教育建议,但我们还可以提出针对各年龄的更具体的教育建议.在目前幼儿园大量依靠教材进行教学的情况下,缺少有具体内容的建议,《指南》是难以执行的.

比如,《指南》的科学领域,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4岁~5岁的具体目标第一点: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其基本条件.依据这些,我们可以思考:哪些具体行为可以表明4岁~5岁幼儿是已经初步感知或较好地感知了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幼儿园和教师可以安排4岁~5岁幼儿认识哪些具体动植物去感知生长变化及基本条件?教师应当运用哪些策略去帮助4岁~5岁幼儿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如:总体环境安排方面,教室区域设置及材料提供方面,个别、小组或大组活动方面,是否需要通过深入探索来提高4岁~5岁幼儿这方面的能力等.)

以上谈了贯彻《指南》应当细化考虑的四个方面问题,其实不仅是贯彻《指南》要细化,幼儿教育的各项工作都应当细化,仅从价值目标的角度去考虑和强调促进幼儿发展是不够的,还要从工具层面、技术层面去考虑.《纲要(试行)》颁布十多年,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仍存在问题,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在价值观上宣传得多,在实际落实的具体方法策略研究和落实上做得少.今天《指南》的培训和宣传过程中,建议防止类似情况,多研究策略上的问题,多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相信我们会在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方面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