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向鲁迅学些什么

点赞:32778 浏览:1544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响应这种呼声,在部分省市开始实施教材编写的多样化改革,打破了过去人教版语文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次教材编写改革引发了许多话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一个最有震撼力的话题就是鲁迅作品在各地实验教材中纷纷被缩减.我曾经多次参与当时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审定工作,读过一些实验教材主编的论证报告,当时觉得鉴于历史和专业的原因,中学语文教材缩减或者调整部分鲁迅的作品,这很正常.广大社会读者或者从热爱鲁迅的角度出发,或者依恋于自己过去语文学习的青春记忆,对鲁迅作品被缩减有些激烈的反应,这也很正常.后来,语文教材改革告一段落,争论的声音也渐渐平息,鲁迅的作品尽管被缩减,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单个现代作家而言,依然保持着龙头老大的位置,这在鲁迅的爱好者们看来,也算是值得欣慰的事情.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学年开学之际,在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调整了鲁迅的《风筝》,这一行为再次触痛了社会读者和文化界的敏感神经,立刻转化成一个议论纷纷的公众文化事件.

我认为,《风筝》被调整引发争论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方面的权威出版社,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作为国内语文教学中最为通行而且具有标杆意义的教材,它对鲁迅作品的调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是不是新一轮的鲁迅作品删削又要开始?因而有的人会为之兴奋,有的人则会为之担忧,这在一个阅读趣味和文学眼光都已经多样化、个性化了的公共文化领域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其次,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文化界出现了严重的贬损鲁迅的思潮,这种思潮中真正具有思想杀伤力的观点倒不是那些所谓的“悼词”或“断裂说”,而是鲁迅研究中的价值相对化倾向.国内思想文化界有一些学者利用重评20世纪文化论争的平台,或者抬高学术,贬抑启蒙,或者标举胡适,批判鲁迅;不少学者或文化人认为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在时空上是相对的,鲁迅的意义在于启蒙,在于对旧文化的批判和毁坏,这种批判和毁坏的力量在鲁迅置身于的时代里是必需的,而当下以建设为主题的时代,需要的是平和的理性精神,所以鲁迅是过时了的文化英雄,是功能退化乃至错位的文化符号.这些贬抑鲁迅的人们认为,在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的当代教育体制下,具有批判与毁坏力量的鲁迅当然不适合进入承载着育人任务的中学课堂.上一轮语文教材改革中,不少文化界人士就主张在鲁迅作品的调整中减少政论时论性的杂文,增加一些技巧性、趣味性很浓的文学类散文,尽量将鲁迅塑造成一个纯粹的文学家形象,尽量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讲解鲁迅的贡献,可以说就是对这种文化思潮的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呼应.这次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调整《风筝》一文,据说给出的理由之一是这篇课文“过于深刻”,不太适合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所谓“过于深刻”,说的不还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吗?因此,我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其实就在于它触及中学生应该向鲁迅学些什么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就是鲁迅作品是否应该编进教材,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讲解鲁迅的核心问题所在.

一般说来,鲁迅的那些经典之作在思想上几乎无不具有深刻性.这种深刻性有的是鲁迅最原初的创作构思即有的,有的是后来的研究者和读者通过自己独创性的体验与思考重新赋予作品的,这是文学阅读的规律,鲁迅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者,更难例外.那些被选入中学教材的作品当然都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大都被鲁迅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深入的阐释,有的阐释角度确实涉及人类精神的一些深层问题,未必能被在个体生命体验上还有所局限的中学生所理解.《风筝》就是这样的作品.《风筝》里面表现出的对于受害者的“健忘”的惊异,以及作者在自我忏悔时内心颇为私人性的纠结,刚刚离开儿童时代进入少年阶段的初中生确实难以领会,而且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初中生也没有必要来领会这种复杂的情感纠结.但是,《风筝》这篇散文的讲授完全可以不去涉及上述层面的意义与情绪,这篇散文最浅显、最明确的主题为游戏是儿童的天职,成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去干涉、剥夺儿童的游乐天性.这些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尽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愈演愈烈,但目前在一般家长的心中,允许小学生有比较充裕的玩乐游戏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一旦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就真正踏上了赛道,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学生自己的压力,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迫使初中生迅速完成从儿童到成年的转型,这就是鲁迅当年严厉批评过的儿童早熟现象.由此可见,过去人教版语文课本将这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一年级颇含深意,也许考虑的就是可以通过这篇作品的解读,提醒教师和学生从儿童到成年有一个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儿童天性的保持与发扬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除了带领学生领会这篇课文的文字美之外,《风筝》的讲解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就足够了.由此来看,人教版语文课本将一个本来很有意义的课程设计予以取消,而且还用“过于深刻”之类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调整《风筝》的理由,难怪社会公众不能理解了.

中学生应向鲁迅学些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中学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不仅《风筝》可以如此解读,其实鲁迅的很多选入教材或者没选入教材的经典作品都可以采用如此方式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可以不必过于深刻.一直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都是重点讲读课文,教师讲得十分卖力,学生也学得十分吃力.现在关于鲁迅的参考资料也很多,教师讲读时每个语句都要找出潜藏的情感心理,每个用词都要点评妙在哪里,鲁迅在字里行间用春秋笔法表达的那些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念头,都要被教师拿来揣测、分析、推理,一堂文学课就这样变成了一堂思想侦探课.确实,按照这样的教学套路,中学教材里多安排几篇鲁迅的课文与少安排几篇鲁迅的课文,恐怕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学不学鲁迅也不必有什么太大的纠结.因为在这种过度诠释中,学生得到了有关鲁迅的文化知识,分段、归纳中心思想以及揣测作者意图的能力也或许有所提高,但是鲁迅最为可贵的精神人格却被这些“知识”与“能力”遮蔽掉了.因此,如果让笔者来选择的话,与其如此深刻地去解读鲁迅,或者说鲁迅如此深刻地被解读,宁愿不那么深刻地去解读鲁迅,或者说鲁迅不被如此深刻地解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鲁迅的意义其实不在于那些深刻而犀利的思想,而在于作品中体现出的大精神与大人格.鲁迅所特有的对于国民性的批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与反思的思想,也难以得到缺乏社会人生历练的中学生的同感与共鸣.唯有精神与人格,无形却有力,能春风化雨般渗入接受者的心田,化作接受者肉身中腾涌的血液,浸润愈久,影响愈深.精神与人格,不是条分缕析能够显出的,也不是字斟句酌可以得到的,而是在语言与形象的整体氛围中显现的,因此不必那么深刻地去解析,更不必一定要讲读得那么深刻,只要引领学生尝试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领受、去感悟鲁迅的心灵颤动,在这种心灵的相遇中真正获得感动,获得自我人格力量的提升,对于中学生的鲁迅阅读,这就已经足够了.深刻与否,无论是对于鲁迅作品的选入,还是对于鲁迅作品的讲读,都无关紧要.毫无疑问,近百年的鲁迅研究已经成功地将鲁迅转化成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文化符号,每一种文化思潮,每一个社会群体,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往这个巨大的符号中填充自己的东西,那种将鲁迅塑造成一种质疑的、毁坏性的力量,从而试图抹去鲁迅精神当代意义的观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那个活生生的鲁迅当然富于质疑精神,在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文化传统的斗争中也是最具毁坏性力量的一位“精神界之战士”,这已经足以证明鲁迅的伟大了.但鲁迅的伟大绝不止于此,正如那位“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拜伦一样,鲁迅也是一位具有人间大爱的文化“战士”.或许可以说,鲁迅的质疑与毁坏,正是因为建立在这种人间大爱的精神基础上,才具有使一切魑魅魍魉无可遁形的、使一切善良向上的心灵无不震撼的力量.针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自己的多疑、猜忌、阴暗的指责,鲁迅曾经骄傲地宣称自己也是“能够爱”的,在晚年病重时刻,鲁迅也满怀温情地说过,那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自己相关.全面而不是零碎地、整体而不是肢解地来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鲜明而强烈地感受到鲁迅贯注在自我文学世界中的这种大爱的精神人格.鲁迅作品多的是对肉食者的鄙薄,对智识者的诛心之论,同样,鲁迅的作品里也多的是对下层劳动者温暖的爱;鲁迅作品充满着对强横的权势者的痛恶,对于为虎作伥者的蔑视,同样,鲁迅的作品里也充满着对弱小者真诚的同情.在我看来,对下层劳动者温暖的爱,对弱小者真诚的同情,这就是鲁迅的人间大爱,是鲁迅精神人格的核心质素,也是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动人心的永恒魅力.这种精神人格当然不是鲁迅独有,但它的呈现足以让鲁迅同时代知识分子中的那些蝇营狗苟者相形见绌.这种情感也许并不那么深刻,但它博大寥廓,而且温暖人心,是黑暗里的灯光,寒冷中的火炭,给卑微者以生活的信心,给受苦者以恢复的力量.读鲁迅,讲鲁迅,如果能读出如此精魂,讲出如此效果,其他微言大义,何须再求!


从目前一些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用来看,这种资源的重要性在编者方面似乎已经有所意识.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里面所选用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劳苦者的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但总体看来,这一类的作品依然选得不够分量,尤其是目前中学里对这些课文的讲解其实更加关注的是另外一些意义,作者对劳苦者与弱小者的这种情感态度在作品的讲解中不是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就是被其他主题的过度诠释所遮蔽.《社戏》中能干的农村小孩对“迅哥儿”的热情关照,《故乡》里“我”对闰土与自己之间存在的隔膜的怅惘与心痛,《孔乙己》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炎凉世态中弱小者命运的心酸与叹息,《祝福》中“我”面对一个劳苦者的生命居然带着如此卑微的愿望、如此巨大的疑问无声无息地消失于世间这一事件时的深深的哀悯与无奈,《阿长与〈山海经〉》里童年鲁迅对弱小动物的爱怜与呵护等即使如被人教版语文教材调整的《风筝》,其中那个幼小的弟弟不也是一个遭到兄长强权的弱小者吗?如此等等,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无不发自作者的内心深处,不仅真实、诚恳,而且深沉、隽永.这是一种真正把作者自我燃烧起来,融入进去的大爱,大悲悯,大痛楚.它的存在当然与阶级相关,与政治相关,但也绝不限于阶级,不限于政治,它是一种体现着人类的高贵与尊严、体现着文明的本质力量的人类基本情感.青春期的中学阶段是人的性格、修养、品行形成的最为重要的阶段,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中学生文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经典课文的学习,获取文史知识,锻炼语言能力,当然是必要的,但在经典课文的熏陶、浸润中,努力激活与提升这种人类的基本情感,无疑不仅是鲁迅作品学习,而且是整个语文教育最值得强调的应有之旨.

记得我所敬佩的一位著名当代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只有也只能有一个鲁迅,如果中国个个都是鲁迅,那就十分可怕了.这位作家的言外之意就是鲁迅以破坏与批判自居,如果中国人都成为一种破坏与批判的力量,社会就会陷入可怕境地.当时听到这样一个论断,总觉得不是滋味,心想这真是对鲁迅精神的极大误解.如果着眼于鲁迅精神人格的核心要素,人人都像鲁迅一样,具有对劳苦者的大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与悲悯,人人都抱持着这种美好的人类基本情感,那不是十分美丽的事情吗?尤其是证之今天,当社会财富膨胀,物欲横流,金钱与权势结合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不仅摧毁着人类的信仰,公平与正义,而且也在摧毁着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引以为傲的美好的基本情感时,当许许多多生活在富有当中的孩子们不再懂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当那些居住在豪宅洋房中的达官贵人们对许许多多一家三代老老少少拥挤在蜗居之中的现象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时,当许许多多奋斗成功了的所谓白领金领们对那些还在社会底层辗转流离劳作奔波的弱势群体投去鄙夷甚至讨厌的目光时,我们能不更加感觉到鲁迅精神的伟大,更加感受到鲁迅作品作为中学教材的必要吗?当然,本文的主旨并不是认为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本其他形式的接受、其他主题的解读没有意义,而是想特别强调传统的鲁迅作品讲读中一个被有意无意轻视了的主题意义,一个被遮蔽了的与当下现实紧密联系的价值向度.确实,无论是在遥远的过去,还是在有限的当下,甚至在无边的未来,任何时代里只要还有命运的捉弄,还有自然力的肆虐,还有人间的不平等,就免不了会有艰辛的劳苦者,受欺凌的弱小者,会有无力与命运抗争、辗转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社会对待他们的态度,体现着这个社会文明的高下程度,也检视着这个社会国民素质的高贵与卑劣.仅仅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作品就有了永恒的魅力,中学生在自己的文学生活中,在自己的人格成长中,多读读鲁迅的作品就有了充足的理由,中学生在语文课中最应该向鲁迅学些什么,也就有了清晰不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