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导机制

点赞:11736 浏览:47280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导机制区别于985、211等知名高校.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学生在生源特点、高校资源等方面处于劣势.分析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学生特点,建立适用于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多级考研引导机制,目的在于帮助有志读研的学生继续深造.

[关 键 词]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考研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28-02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80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此后部分高校开始少量招收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精英式的大学教育已全面向大众教育铺展开来.随着研究生的扩招,“考研热”也就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从2003年至今,全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逐年攀升,从2003年的80万人激增到2007年的128.2万人.[1]虽考研热度在2008年稍有下降,考研人数降到至120万人,但很快在随后的几年里迅速升温,2013年考研人数已增加到180万人.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的研究生录取率提高了1/3.


国内对考研的研究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考研热”的研究:学者多以宏观角度,从社会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国家的政策倾斜以及研究生的就业优势等外部因素分析“考研热”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认为大学生考研是一种理性行为,也是“就业压力”和“理性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2]2.对考研动机的研究:国内较早对大学生考研动机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是潘佳雁.他归纳出6个考研动机的基本因素,并按强度顺序排列为自我实现、求知进取、兴趣爱好、工作环境、生活方式、外界影响(亲情、爱情等),并对不同人群的考研动机进行了比较分析.[3]3.关于考研机制中对“考研热”降温及心理方面的研究也颇多,这些研究大多也是从宏观整体加以分析.而有针对性的,面向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导机制尚未见报道.

“考研”在《汉英新词新语辞典》中的解释为“takepartintheentranceexaminationorgraduatesschools”即“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本文将“考研”内涵拓展为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做的准备、考试本身以及录取和再就业四个部分.

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大多是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中,由高职高专类院校经过优质资源重组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其知名度不高.统计资料显示,随着适龄高考人口的缩减,高考录取率在逐步提高.如图1所示,以参加高考的上海生源为例,生源人数从2008年的10多万锐减到2013年的5.5万,而上海的高考本科录取率则呈现出稳中有增的态势,达到七成以上,这在整体上拉低了本科生源的质量.[4]

图12008年-2013年上海市高考生源与录取率

一、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生源的特点

在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中,以应用型理工类专业居多.伴随着高考录取率稳步增加,高考生源的质量大幅下滑.与985、211等重点本科和一类本科高校相比,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生源具有如下特点:1.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专业功底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与重点本科和一类本科高校相比,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语数外等基础课程理解和运用程度稍差,这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考研科目的复习和进度.2.更容易受到周围诸如选秀成名、一夜暴富等事件的影响.如今全国各地掀起了各式各样的选秀热浪,一夜成名的思潮不断冲击着这高校学生相对浮躁的价值观,直接威胁到他们“一站到底”的考研勇气.3.缺乏自信,自我意识强烈但责任心不强.受高考挫败的影响,二类本科高校的学生在自信心方面明显弱于名校学生,且大多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导致团队协作能力差,难以形成共赢互助的考研团队.4.缺乏主动利用电子图书资源和图书馆纸质文献的能力.有些学生宁愿花几个小时玩游戏、网聊、网购,却不愿浏览电子图书馆数据库.在逐年增长的考研大军中,搜集和整理考研资讯的能力直接影响到自我考研决策.

二、考研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许多考研族的学生自大三上学期(甚至更早)就开始进入复习迎考阶段.在国内高校中,大学三年级正是课程学习任务较重的学年,专业课程相对较多.考生为了有足够的时间投入考研复习,通常会选择逃课.即使是迫于出勤考核不得不进入课堂,也往往是“身在曹营心在汉”.[5]由于学生的精力几乎全部用于准备考研,他们忽视了专业课的学习,造成了事实上的专业短板.这样即便考研成功,因缺乏专业素养,他们研究生期间的进一步发展也会受到很大制约.更有甚者,某些高校为追求考研成功率,成立特考班.大学四年间,这些立志考研的学子苦心经营着考研这项事业,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研书”诠释得淋漓尽致.考研自然以考上为圆满,但尤忌为考而考.考研成功意味着继续走科研的道路,为科研的事业和产业化应用做贡献.试想,纯粹“考研班”里走出来的学生又岂能完成这样的使命?

面向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导机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图书馆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面向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导机制

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应当遵循自身生源的特点,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虽不能盲目效仿某些高校急功近利的“考研班”,但是为立志考研的学生提供资源和政策方面的便利,促进学生考研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无疑会提高考研成功率,实现高校与学生的双赢.

从学校层面成立总负责部门(如研究生部),设立分管校长直接领导,学生处、教务处、图书馆等职能部门相互协调,二级学院定期反馈的多级引导机制.研究生部负责统筹和发布全国各高校的考研资讯,建立考生档案,定期召集相关人员了解考研动态,向分管校长寻求政策支持.为了细化和执行总负责部门的决策,除了各职能部门的配合之外,应当充分调动各二级学院的积极性为各考生保驾护航.面向二类本科高校的多级管理机制如图2所示.其具体引导机制为:1.分管校领导、各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提高认识,认可应用型二类本科生考研是对学校长足发展的人才战略资源储备,重视学生考研,支持学生考外校、考名校.2.在考研基础和专业课程方面,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学生还有所欠缺.寻求教务处等部门的帮助,为考研建档的学生有条件地开设考研高数、外语、政治选修课程,帮生梳理基础课程知识点.对于考研专业课程,各学院教学院长邀请各教研室设立专门的答疑时段,匹配和讲解外校考研教材要求的知识点.3.所设相关职能部门在分管校领导的协调下,为学校确立的本科生考研政策提供保障、落实具体措施(如教务处合理配课、图书馆开放数据库资源、学生处提供就业资讯、后保处保驾协调等).4.本科生考研上线后的研究生复试和调剂准备.对于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生,尤其是考985、211名校的考生,如果分数不是特别突出,面试及面试前的准备非常关键.研究生部作为主要执行决策部门,需要及时联系相关高校,反馈给各考生、各学院招录院校的生源情况,决策是否建议考生提前联系调剂.各二级学院鼓励教授协助联系导师,给外方导师充分了解二类本科考生真实实力的机会,降低被淘汰的几率.5.为考研失利的学生推荐就业.一般考研分数出来都是大四第二学期初,此时相当多的学生已经找好工作,就业机会也相对少一些.各二级学院应当调动所有专业教师和辅导员联络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四、结语

考研之道在于志和智,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考研成功的道路不尽相同.从二类本科高校生源特点和实际出发,建立健全适合应用型二类本科高校的考研引导和帮扶机制,能更好地帮研的二本考生顺利读研.

[参考文献]

[1]肖占峰.大学生考研意愿调查报告[J].统计教育,2008(12).

[2]赵延东,刘永树.对“考研热”的社会学和经济学思考[J].青年研究,1996(11).

[3]潘佳雁.当代青年考研动机因素结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4).

[4]l.

[5]陶珍东,张颖,王介强.关于本科生考研问题的再思考[J].高教论坛,2010(3).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