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初中物理课堂结尾的方法

点赞:28025 浏览:1302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既是对本课知识点的归纳整理,也为课后或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要适当采用课堂结尾的点睛法、回应法、拓展法、牵引法、悬念法、归纳法,促进学生始终保持对物理科学的鲜活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关 键 词:初中物理;课堂结尾;方法;成才

课堂教学的结尾环节,不仅可以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反映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的教学智慧,掂量教师的教学功底,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习惯和教学效果.因此,笔者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中,就课堂教学结尾环节的设计技巧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现结合教学案例作一总结,以与同行交流共享.

一、点睛法

“画龙点睛”本是一则寓言故事,其深刻寓意可借鉴到课堂教学中来,既能作为课堂结尾的一种有效技巧,更能在课堂教学的尾声处烘托重点,化解难点,揭示关键点的一种艺术手段.在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认真研讨,对一些问题作了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于课堂结尾处,教师再稍加点化,就好像武术爱好者得到高师点拨,便能瞬息打通玄关,顿时经脉畅通,力透全身一样.

【案例】例如《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一节中,对于如何测量温度,探究了三个基本内容:①怎样判断冷和热?②怎样确定温标?③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这块内容的关键是“温度”这个概念,因而在启发引导学生认真探究上述三个问题之后,在课堂的结尾环节,应点睛到“温度”这个物理量上,以“温度”为主线,从温度的定义、符号、单位(国际单位——开氏度和常用单位——摄氏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温度的测量仪器及其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课堂小结.这样的点睛,既把看似无关的三个问题联系在了一起,又为以后学习其他新的物理量如质量、力等的结尾创设了一条清晰的思路.

【反思】在课堂教学结尾环节,根据教学内容恰当运用点睛法,不仅能点清教学主线,点活学习思路,拓展教学广度,而且能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习悟性.

二、回应法

写文章讲究起承转合,首尾呼应,以显示其结构之精妙,思维之严密.一堂好的物理课,也应该是一篇好文章,一场好演出,课的结尾和课的导入应互相回应,相得益彰.

【案例】学习《气体的压强》这节时,常用演示实验或小故事来导入课题,一般教师可先介绍《天方夜谭》中一个魔瓶的故事,然后演示魔瓶实验,使学生被这惊奇的故事和有趣的实验牢牢地吸引,紧接着以探究三个问题来驱动新课学习:①大气有压强吗?②大气压强有多大?③大气压怎么测量?在课堂结尾时,教师可以大气压为主线进行归纳小结,同时照应课题导入的魔瓶实验,让学生运用新学习的大气压的知识对魔瓶实验中的现象进行分析练习.这节课,由“魔瓶”的质疑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通过三个问题的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流势,最后再以对魔瓶的深刻理解作课堂结尾,回应了课题的引入.

【反思】在课堂结尾时适当地应用回应法,对于帮助学生养成完整而严密的思维习惯大有裨益.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从悬念的抛出到获释,学生都必须经历一个定向的、集中的、完整的思维过程,结尾与开头回应,是对这一过程的浓缩、总结和提高,使之更加显得紧凑、严密,并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拓展法

就是在学生对本堂课的新授内容已经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结尾时,再将以前曾经学过的相关知识,经过比较得到拓展的一种课堂结尾方法.

【案例】在《物质的密度》这一节课堂结尾时,为了让学生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有一深刻的认识,可以把密度的概念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概念进行比较拓展.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是不变的一个物理量,其定义公式V等于s/t,其中V的大小可以用s和t的比值来确定,但是其大小与s、t都无关,决定其大小的是物体运动的原来状态.把这个原来已被学生所接受,为学生所熟悉的内容迁移到本节新授内容中来,通过比较就能使学生在大脑中容易建立新旧知识的顺向联系,实现知识点的积极迁移.学生发现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一个物理量,其定义式p等于m/v,其中p的大小与m、v都无关,决定其大小的是物质本身,这就为学生正确建构密度的概念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以后学习相应的物理量如比热、电阻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反思】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应用比较拓展的方法,哪怕是课堂结尾这短短的几分钟,其收益十分可观.它不仅能加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而且能拓展学生联想思维的空间,掌握比较分析的方法,由此及彼,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使原先蜷缩的思维生出许多触角,向外拓展,呈发散之状,从而使学生拥有一个广阔的思维领域.这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有利的.

四、牵引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使“生活、物理、社会”这三者有机地互相渗透,形成系统化的整体效应,是近年来物理界关注的新课题,也是促进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物理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在课堂结尾时结合新课内容进行巧妙牵引,不失为实施上述渗透的有效方法.

【案例1】在学习《响度音色》这节课时,在其课堂结尾环节,可把城市主干道上设置的噪声检测设备(噪声分贝显示仪)牵引过来,以加深学生对控制噪声,保护城市环境的认识.并要求学生课后实际观察一下,写一份调查报告,阐明学校或家庭附近有哪些噪声源,可从哪些方面来控制噪声,以减轻其危害.【案例2】在学习《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这节时,在学生了解能源的种类、合理利用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基础上,可在课堂结尾时,把现在新建楼房上普遍使用的“太阳能热水器”牵引过来,也可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作一社会调查:当地有哪些节能减排的措施和开发新能源的方法?【案例3】还可利用学到的物理知识,如电流的化学效应、小孔成像、运动的相对性等,进行学科间的交叉牵引,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反思】通过课尾的巧妙牵引,可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向课外延伸,达到以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促进课内的目的.通过开展调查分析等综合性学习活动,能让学生运用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与社会事务,懂得STS(科学技术社会)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强化学生的科学意识,增强他们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五、悬念法

就在一堂课的尾声时,提出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造成悬念,使学生有一种“且听下回分解”的企盼,造成学生有“先知为快”的心理倾向,始终保持对科学探究的鲜活兴趣.这样做的最大优点,就是本节课的结尾便是下节课的开头,促使学生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使新旧课之间顺利衔接.

【案例】在《浮力是怎样产生的?》这课结束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本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浮力是怎样产生的.但为什么有的物体(如铁块)会下沉水底?而有些物体(如木块)却能浮出水面呢?要了解铁制轮船能乘风破浪漂洋过海的原理,让我们下节课一起继续探究.这时学生兴致高涨,下课的铃声迫使他们课后预先思索和讨论,从而为下节课《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做好铺垫.


【反思】课堂结尾运用悬念法,能引发学生的期待心理,对后继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兴趣,它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和意志,唤起学生好学、好问的内驱力.悬念法的采用,取决于对悬念信息的善于补足,还要应用得当,要紧扣课堂重点,切忌漫无边际,无的放矢,要做到“疑”“新”“奇”“切”,即要巧设疑问,新颖别致,出奇制胜、密切课题.

六、归纳法

归纳法是最常见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也是课堂结尾时最常用的一种小结方法.即是在新课结束时,把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进行总结、归纳.

【案例】《测量小电灯功率》这节实验探究课的结尾,教师可这样进行归纳性总结: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我们基本掌握了测定小电灯功率的方法,对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和区别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里的关键在于是否给灯泡加上额定电压,如果加上额定电压,灯泡就能正常发光,这时灯泡的功率就是额定功率,否则灯泡不是很亮就是很暗,这时灯泡的功率就是实际功率,它分别发生于电压大于和小于额定电压的情况下.这样的归纳性总结概括了这一节实验课的全貌,又突出了重点内容:测量额定功率的关键是小电灯两端加上的电压是否等于额定电压,这种方法普遍适用于任何用电器.

例初中物理课堂结尾的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课堂教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反思】课堂结尾的归纳总结可由教师来完成,也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师生共同完成.应该强调的是学生能自己归纳的尽量让学生自主完成,即课堂的结尾归纳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必要时只作适当启发、点拨.学生通过自己的深入思考,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归纳,才能由学会变会学,真正实现认识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