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CM/ICPC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点赞:6605 浏览:19671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信息技术时代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计算机专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弊端着手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关 键 词:ACM;计算机科学;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王斌(197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计算机硬件教研室主任,讲师;史庆军(1966-),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信息电子技术学院院长,副教授.(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Z201201276)、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10616)、2012年佳木斯大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JKB2012-04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76-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如今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但是为了能够保证计算机科学相关技术的长久发展,不断培养出具有计算机技术的高素质的人才,这就需要对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从而使其顺应技术发展的潮流.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弊端进行分析,提出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而对基于ACM/ICPC的相应改革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与弊端

1.课程中的实验内容过于独立,造成综合性缺乏

在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实验内容进行研究和调查时发现,许多教师在进行程序设计类的课程教学时,还是采用按课本内容的先后顺序进行实验,根本就没有注重将各个实验相互结合起来.[1]如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中,教师们往往都是按照各个语法知识点来设计一个个实验.再如数据结构课程都是按照不同数据类型的组织方式来对实验进行单独的设计.这样学生们就只会将注意力集中到每一个单独的数据组织方式中,而对相关课程的整体把握就不会注意,从而忽略了对课程概念的整体性把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检查费时,实验过程枯燥

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专业某些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在布置实验任务后,基本都是要求学生回寝室后在各自的电脑上完成.这种方式下教师在对所布置的实验任务进行检查时相当不便.[2]比如一个自然班大概有30个人,教师不但要对学生上交的程序一个个进行调试和修改,而且还要看是否存在相互的抄袭现象,这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更为重大的弊端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提起学生对实验任务的兴趣,学生不愿主动完成实验内容,有的甚至是全班最后的程序基本都大同小异,存在极为严重的抄袭现象,这样就会导致比较差的实验效果.

3.教学以课堂灌输为主,实践教学环节未得到充分重视

调查中发现,当今绝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基本都是采用灌输式的学习方式,课堂中的互动时间极为有限,学生基本都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以及主动进行学习的意识缺乏,特别是由于大多数的程序设计课程本身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而且随着不断的学习,难度以及知识的关联性也会随之不断加强,[3]如果学生们不自主进行预习,是很难将该门课程学好的.


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以上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弊端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后,笔者认为当前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对计算机相关的实验课程进行讲解时,需要增强各个实验和相关学科的关联性,实验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第二,课程评判的体制有待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去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及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制定培养方案时,尽量扩展相关学科知识.例如,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ACM竞赛,可以适量加入数论、图论、算法几何等选修课程,积极培养学生对相关学科进行主动学习的兴趣,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三、相应的改革措施

基于ACM/ICPC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实践教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即ACM/ICPC),是由美国计算机协会所主办的世界上水平最高以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竞赛,如今已被认为是当代大学生向世界展示自身计算机教育成果的最好舞台,对培养计算机专业的人才有非常大的帮助.因此将ACM/ICPC中所用到的相关方式灵活运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中,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案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

1.实践教学全程实行ACM/ICPC化

实践教学是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进行实践教学时,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热情,增强其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而如果采取全程ACM/ICPC的形式,就能够达到该教学目的.因为ACM/ICPC将题目趣味化,它往往将一个题目设计成故事形式,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递交的答案可在线即时判别正确与否,这也是ACM/ICPC吸引学生的第二个原因.利用这些原因可将程序设计的实践教学改成ACM/ICPC性质,[4]例如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课内实验中,在前面一些基础知识讲述完后,后面的实验就采用ACM形式,每次实验设计以相关知识点为主的三到五个题目,同时放开时间,如学生课堂上没有做完,则课后还可以接着做.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前期,因为学生学习的知识有限,实验一般采用程序设计填空或改错的形式,由学生来完成以得到完整正确的程序,在后期则完全是由学生编写程序.在实践课程程序设计基本训练中也可以采用ACM形式,每次实验课在学校ACM网站上做综合知识点的相关题目,将系统开放一个星期,若课堂上做不完可以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完成,这些都是比较好的将实践教程全程实行ACM/ICPC化的措施.2.将实验课程和ACM/ICPC中的在线评判系统相结合

传统的实验课程中,都是通过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完成实验后附带实验报告来给教师来进行评判,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编写文档的能力,对实验的进度也能够较好地进行控制.[5]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受到地点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不能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缺乏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有时遇到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然而如果采取ACM/ICPC中的在线评判系统,这些缺点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因为通过利用在线评判系统,绝大多数的实验都能够被设计成为相应的具有较高质量的练习题,通过在线的方式就较为容易产生一种竞争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们对相关课程进行学习的乐趣,通过交流能够较好地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将相关的任务作为导向,能够形成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不会受到地点和时间的限制.

3.结合ACM/ICPC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如果学生在学习时对所学的课程不感兴趣,教师讲得再好,对学生都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此,在计算机的课程体系建设中,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其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改变以往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方式,将ACM/ICPC较好地与教学相结合,能够起到比较好的效果.特别是计算机学科中的一些基础课程,如C语言、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大一、大二的时候开设的,而他们大多数人先前从来就没有接触过程序设计.

因此,如果将ACM/ICPC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充分了解这场大型赛事,会较好地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因为ACM/ICPC具有独特的优点:第一,该竞赛里的题目都是全英文的,这样更能够体现其国际性,在问题描述中都给出了题目所出现的背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输入样例和输出样例中都分别给出测试数据以及输入、输出的格式,但是实际的判断数据在数据规模上比测试数据要大得多.第二,题目的类型比较广泛,所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且都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解决的,这样就会大力激发学生们不断对新的知识进行学习的强烈兴趣.第三,该种竞赛属于组队赛,这样就让他们较早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第四,比赛时间长,比赛时间为5个小时,不仅考验选手的编程能力,对其心理能力也是一种考验.通过介绍ACM竞赛,可以让学生们充分了解学习计算机相关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请参加过ACM竞赛的老队员现身说法,谈经验和感受.让新生有学习的榜样,使得学生对于编写程序充满好奇,有学习的.

四、总结

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信息技术时代,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就需要随之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水平比较扎实,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