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改革

点赞:7805 浏览:241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主要论述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目标与具体内容、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关 键 词:非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时怎么发表展,各师范院校专业设置不断扩大,出现了不少面向社会需求的新专业.如中文专业,出现了对外汉语、新闻、广告、文秘等新的专业设置.这些专业固然与传统的师范专业不同,不以汉语言文学为主要学习内容,但仍与文学、文字关系密切,而扎实的文字功底无一例外地要从经典文学作品中吸取营养.所以这些专业都会开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和中学语文教学相比,大学阶段的经典文学作品讲读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首先在量上大大扩展,使经典作品与文学流变相结合构成系统;其次在具体作品的理解欣赏上,深度及视野的广度都非中学教学可及.这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表述能力都颇有益处.良好的作品选读课实际是以学生基础为起点,通过经典作品的欣赏达到认知的系统化、理解的深入化、心灵的审美化、应用的自如化,从而为以后工作奠定扎实的文字基础.

这门课程通常由担当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担任讲授任务.由于古代文学课程在梳理文学史、评判文学现象的同时也结合作品讲解,所以讲授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作品选读课应当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虽然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效绩颇佳,不过也有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和思考.毕竟随着专业迁移,本来适应于特定课程的作品选读必定会发生专业适应的改变,不可能一味照搬原教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应该思考的问题集中在:

1.教学定位问题.因所教授的对象是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原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所积累起的“专业特色”,如结合文学史、结合作家审美风格、展现人文内涵等是否需要全部抹去,代之以艺术的形式“品味”“欣赏”.换言之,作品选读课是否仅仅是作品欣赏课?相信在这个问题上,关涉到此门课程的教师处理方法并不相同.既有对作品时代背景、作家背景只作简要交代,以作品赏析为主的,也有置作品于特定时代环境,强调作品产生的时空背景的;既有以作品文字分析为主的,也有略点作品的艺术特色,更关注其人文内涵的;既有沿袭传统的思想内涵加艺术特色的讲析方式,也有以新角度开拓作品分析点,使之更适应时代文化的策略改变.也就是说,在“专业特色”和“非专业课程”之间教学深度如何把握和教学领域如何更新、裁定,是此门课程需要关注的地方.

2.教材问题.通过尽可能的网上搜索,发现各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历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所用教材各不相同.郭兴良、周建忠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郁贤皓主编的《中国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袁世硕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等不同版本皆有应用.以我校而言,采用的是袁世硕本.这个版本相较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的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有所不同,一是由繁体字改为简体字,二是在选择标准上更注重艺术价值,较适宜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使用.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遗憾之处.如章回小说片段几乎未选;某些流布极广的作品未入选.比如明代文学部分在明词范围内未选杨慎的《临江仙》,而这首词是《三国演义》的卷首词,又是同名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曲歌词,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应是再合适不过的教学篇目;清代词人朱彝尊被称为清词之冠的词作《桂殿秋》也未入选.珠玉被弃,良为可惜.不选小说也是较大缺憾.小说是明清文学代表性文学样式;而且不少古典名著已被搬上荧屏,文本与视频的双向推进是带动学生进入古典文学领域的最好方式,何况新闻和广告专业学生对摄影非常熟悉,更易激发学习兴趣.但教材内小说片段寥寥无几,明代诗歌及明清散文却占了不少篇幅.也就是说,在教学篇目的选择上需要调整.

3.教学设计问题.同样作品,不同教师讲解可能大不相同,约分三种类型.一是以作品为主.细读作品,将字义、内涵、艺术细致讲解,不作或少作拓展.这样做的优点是一篇作品讲解淋漓尽致,给学生印象很深,属于精工细作,感性认识效果好,缺点是学生理性思维较少得到锻炼,视野不够开阔.二是由作品引申到一些艺术理论和比较阅读,对作品本身关注少,特别是一些诗词,因篇幅短小,字句明朗,可讲东西不多,于是作品成为跳板,进入宏观艺术理论.这样做的优点是视野开阔,理性思维彰显,缺点是文学作品感性氛围没有累积,本身的魅力被削减了,学生培养语感机会欠缺,技能培养不够.结果可能既缺失了文学的优美与,也缺失了艺术理论的严谨与深度.三是既关注到作品本身感染力的散发,又注意开拓视野,加以艺术或哲理问题的引申.应该说这是力图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是较为理想的设计.但在教学中如何实践以及如何从专业出发开拓新的讲解角度,也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4.教学方法问题.虽说教无定法,文学课也并不象技术性课程依赖于逻辑展示,但结合视听文化流行的时代特色引入多媒体仍是需要,而在这一点上做得并不够.此外,教师演绎为主的教学方式依然占主要地位,学生的主动性较少被激发,思维及技能较少被锻炼,课堂活力仍有被开发的余地.也就是说在教学方法上,传统教法仍占主流,需要改进.

5.学生态度问题.因为是非主干课程,其他课程压力又较大,实践活动较多,学生很少主动地学习这门课程,课下阅读相关书目的更少;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也有一些学生漫不经心,只在考前用功;在考试方面赏析题尚能应付,一旦涉及比较或论述,则思绪不通,说不到关键处.态度决定结果,大部分学生过关没有问题,但获高分者并不多,90分以上的人如凤毛麟角.也就是说对古典文学作品能有独特领悟、对作品流变能有清晰勾划、能从一定理论高度去阐释作品的教学效果尚未达到.如何使学生端正态度并激发学习兴趣,也是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以上分析了我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情况,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特别关注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将有助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进一步完善.

二、改革目标与具体内容

1.精选教学篇目

即如何在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中进行精选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这里涉及几个问题.一是不同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教授篇目.每个教师研究侧重点不同,对古代文学不同领域领悟不同,自然可以选择不同教授内容.二是尽管教师有选择教学篇目的自由,但作为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读课依然有着一般适用原则,即应当选择经典的文学作品.课时有限,不可能有更多时间精力去探索更广的范围;经典作品历经时间淘洗,已能证明其价值,选择精品才能更出成效.同时,因中学语文教材已选不少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适当避免重复,引进一些新作品,这些作品应当具有价值高而文字相对浅显的特点.三是为使学生对古代文学流变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在篇目编排上,应以必修篇和拓展篇结合的形式达到精读与泛鉴相结合的目的.

教学篇目选择的问题归结到最后,形成教材编选的现实问题.《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教材种类虽多,但就专业适应来说显然未有最完善的版本,建议教研室可以自编教材.

2.创建新型教学模式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课程功能应包括三个方面:勾勒简洁的文学史线索;传达中国文化信息;作品的审美解读.其中,作品解读应占主要地位.

根据此功能定位,改变以往作品的散点讲解为主的平面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建立一个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知识积累层;中间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文学史基本知识、时代文化特点、作家生平、作品风格,属基本知识积累层面;时代文化特点与作品的关系,对经典作家作品的深层领悟,属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层面.异代作品风格流变的比较,同一时代作品风格流变的梳理及不同体裁作品间的文化负载评估,属思维训练层面;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从不同角度切入对作品的解读,则属于能力培养层面.

知识积累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参考作品之前的介绍),辅之以教师的简要提示;作品阅读与分析以教师精讲为主,辅之以学生的专题讨论和课外泛读.就文学史线索梳理而言,作家生平、风格特点可以学生自学为主,时代文化特点、文学体制,可以专题讲座为辅.就作家作品而言,经典性作品以教为主,一般性作品以学为主;作品不同角度的解读,对其价值的评估,以学生讨论为主.这样可在知识优化的同时,训练思维,培养审美直觉能力和作品感悟能力.

3.构建网状教学体系

改革后的教学体系以专题课、基础课与讨论课构成网状教学体系.基础课即作品精讲,重在写作技巧分析、审美能力培养;专题课属知识点的深化与提高;讨论课强调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维的创新性.例如,在唐宋诗词的讲解中,唐、宋不同的时代文化特点,可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唐宋名家名篇,以教师精讲为主,属基础课范畴.诗、词审美之别,绝句为何有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某些名篇有哪些不同的解读角度,则可采取讨论课形式.基础课重在夯实学生阅读基础,增加感性经验,拓进审美能力,负载了主要教学任务.专题课重在点的拓深,讨论课主要是探究性学习.三者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从而构成一个网状的立体教学体系.这样不仅使学生易于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有利于思维训练,能力培养,并使知识结构趋于优化.

4.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1)在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下改进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应将教师的单向讲授变为双向交流.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引发兴趣,引导讨论.例如在讲解有关唐明皇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文学名作时可以鼓励发表个人看法,以此为引子进入作者的思想和文字世界.

其次,教学过程增加学生的实践活动.技能必来自于实践,实践的主动性和成效则来自教师的推动.教师可布置学生预习,在讲诗歌前让学生朗读,在讲小说前让学生概述,在讲戏剧前让学生表演;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组织小论文写作;所有课堂活动表现记入平时成绩.有力的督促方能推动学生实践的主动性,使教学产生实效.

(2)结合专业特点对文学作品进行新解读

比如,相对于对外汉语和文秘专业的学生,新闻和广告专业的学生对文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更欠缺,因为这似乎与其职业更不相关.但古代文学作品与媒体传播的关系其实极为密切.如能抓住这一点进行分析讲解,更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实际上诗、词、曲、小说等文学形式也是古代社会的传播介质,各种文体的演变几乎构成古代社会传媒的演变史.诗、词本是古人抒写及酬赠之具,与音乐配合,具有传播之功能.杜甫《三吏》《三别》有“诗史”之誉;白居易新乐府系列以诗纪时事,目的就是上达民情;元稹《行宫》从乱后行宫荒废的小镜头侧面反映社会动荡,与现代的新闻特写相差无几.之后戏剧、散曲、小说等登上文坛主位,成为大众传媒形式,更侧重于民情表达.清初李玉《清忠谱》已近乎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剧.吴伟业以长诗系列反映明末清初的种种史实,影射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圆圆曲》社会反响强烈,“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几乎成了为吴三桂量身的广告词.《聊斋志异》中已出现了关于奇异天象及地震的新闻报道,其名作《胭脂》则是不折不扣的侦探类报告文学.如果能在古代文学作品的文学特质和传播特质之间找到契合点,让学生以专业视角分析讨论,如名篇名句效应之产生,传播媒质变化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等,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5.完善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难免有碍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多维艺术媒介的互映教学已成为必要.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①将复杂的事件叙述简单化.许多历史散文,如《左传》中篇章虽篇幅短小,但叙述起来却比较复杂,如运用课件将其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助于学生理解.这种方法对梳理文学史线索也极有用处.②将文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文学作品)与音乐、画面、影视等不同艺术媒介相互映照,相互转化,达到对作品审美特征的充分把握.古代文学作品多数不是单一的文学层面的存在,而是文学、音乐甚至包括舞蹈、表演、场效应等综合艺术浑融的产物,将之还原为多维艺术共融存在状态的思维方式是了解、学习作品的必要,各种媒体广泛应用的现代社会更为我们从多侧面发掘文学作品魅力提供了便利.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古代文学作品学习应利用多媒体进行多维艺术互映的教学以取得充分的效果.如诗歌与画面的互映,小说、戏曲片段与影视片段的比较等,既能激发兴趣,又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媒介的表现方式的异同,增强对艺术全方位的了解和感悟.

三、改革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及价值评估

1.关键问题

①解决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读课培养学习主体人文内涵、审美能力与技巧领悟、表达实践之间的矛盾.人文内涵与技巧领悟并非对立,而是同一客体(文学作品)的形而上(思想)与形而下(语言组织)的共同体.“意”必须借助“言”来传达,由“言”可以知“意”.文学作品解读的过程,便是由技巧分析带动审美悟入、心灵感知而最终获得言、意共筑的审美境界的过程.关键在于教师如何设计步骤引导学生进入文字构筑的审美世界,得到知、情、意方面的淘洗,在人文内涵提升与职业技能训练方面共赢.

②确定精讲与泛读内容.可在教材范围内选择经典名篇或个性突出的作品进行精讲;其余作为泛读的篇目,配合特定问题进行阅读、思考.这样将教与学有机结合,既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征,又明确了老师的主导作用.

③确定基础课、专题课与讨论课的内容与时间分配.初步确定教时比例7:1:2.这样通过立体的教学体系,优化了知识结构,提高了教学效率.

④确定检查与考试的内容.学生自学的内容可通过提问、复述、作业、小论文等形式检查;本课程的最终学习效果即综合知识与能力则通过考试进行检测.

⑤及时调整.根据教改的具体效果,以及检查、考试的反馈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2.价值评估:

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汉语言文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①实现文学课程的专业迁移,结合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发挥文学作品选读课的文字能力培养作用,在古代文学作品修辞、句法、经典性构成等方面作重点点拨,增强学生的课堂实践活动,有效提升学生的说、读、写等职业素养.

②落实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建构教与学并重、突出学生接受过程中主体性的教学模式.通过开设专题讲座、讨论课的方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观点.

③改革现行的知识考卷式的考评制度,通过作业、讨论、课堂回答问题情况及考试内容与形式的改革,在考察学生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着重考察学生的技巧运用、审美能力、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本文为淮北师范大学2012年教研项目“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教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800900#.)

(李云琦安徽省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