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

点赞:2903 浏览:79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人类的精神之源是经典文学,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思想不断成熟,气质不断提升,内在修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学生正处于智力飞速发展、人格形成逐渐完善的重要阶段,自然离不开经典阅读的滋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资讯和媒体信息强烈碰撞,不断冲击,“读图时代”“速读时代”的后阅读时代悄然到来,中学生正在远离名著,远离社会与老师期待的阅读,远离人类文化的瑰宝和精华.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局面,又该如何去解决呢?一、中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之下,伴随着消费文化和电子传媒事业的发展而迅速崛起,它对整个社会主流文化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它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占据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地位,并开始全方位地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90年代之后,“大众文化”逐渐登上文化主流舞台,广告文化、网络文化、影视文化、大众传媒、畅销文学等从传统文化手中夺取了大半江山.中学生的阅读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印刷技术的变革、互联网的普及,文化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青少年普遍感到阅读信息呈爆炸式膨胀.面对不可计数的文化信息,中学生因为不断加大的升学压力,阅读信息的过程也变得越来越快速,越来越简单,显而易见这是一种缺乏深度的肤浅阅读.浅阅读的第一种类型是漫画阅读.卡通书、口袋书在中学生,尤其在中学女生中备受青睐.“读图时代”正在悄然到来,比起语言阅读,“读图”通常是更浅层次的阅读.浅阅读的第二种类型是期刊阅读.相对于篇幅较长,系统性较强的书籍而言,期刊文章一般篇幅短小,阅读的随机性较强,尤其是能满足提高写作水平的功利性需求,深受中学生的欢迎.对期刊文章的借鉴、模仿甚至抄袭,往往能骗过不明就里的老师,换来包括高考作文在内的高分满分,已是公认的事实.浅阅读的第三种类型是网络阅读.网页取代书页,读屏取代读书,中学生无疑是这一文化走向的身体力行者.网络写作的随意、游戏、零乱、庸常,阅读方式的浮光掠影、漫游冲浪,从创作与接受两方面限定了网络阅读只能是一种浅层次的阅读.二、经典文学阅读缺失的原因经典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阅读经典名著对于提高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乃至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经典阅读的缺失却是非常严重并且普遍的现象,那么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一)大众文化的流行对经典文学阅读的冲击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也越来越疏远.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自然的生活意境已经成为今天大多数人的一种久远的回忆.在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中,人们已经难以保持一种淡泊宁静的心情来品味经典.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一种大众化的文化生活方式.以吃喝玩乐为核心,追求精神娱乐和感官享受是大众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单就阅读而言,大众文化背景下的阅读材料大多缺乏具有永恒价值的文化元素,其主要特征是内容上以通俗性和功利性为主.这一特点恰恰迎合了现代生活中中学生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而这种迎合带给中学生的影响就是造成他们心灵的浮躁,从而不愿静心潜读文化经典.(二)阅读方式的转变对经典文学阅读的冲击电视、网络、视频等各种电子媒体的出现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在图书馆等场所,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已变成看电视或登陆网站查询,自觉地手捧书本细细品味的人越来越少.电视电脑的视觉冲击更容易吸引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即使是学习有关经典文学的知识,学生们也是喜欢通过诸如百家讲坛、电视剧等视频图像去了解.以致于在同学们心目中,宋江就是李雪健,曹操就是鲍国安,贾宝玉就是欧阳奋强.这就导致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大多停留在形象感知的层面上,对经典文学理性的思辨相对缺乏,更谈不上从经典文学中获得启迪和熏陶了.(三)考试的功利性对经典文学阅读的影响目前,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有较大的生存空间.即使某些地区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应试教育仍然披着素质教育的外衣在招摇撞骗.考试的功利性使得学校的阅读教学在很大层面上忽视了对经典文学的阅读,而只注重训练学生解答阅读题目的技巧和能力.考试中阅读文本的选择大多是近年来发表的作品,也就是所谓的时文.不可否认,这些文章也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命题的导向总会或多或少地让学生对经典文学漠然置之.有些老师甚至在平时的课堂上把教材中没有涉及的经典作品视为异类,围追堵截.不给经典保留赖以生存的空间,这更令经典文学的阅读慢慢枯萎乃至凋谢.(四)教师经典阅读的不足给学生的影响目前活跃在教学一线的大多是30岁至40岁的中青年教师.毋庸置疑,他们中的大多数有着较高的素质,为教师队伍输入了新鲜血液,给教坛带来了新的气息,是教育革新的中坚力量.但当下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使得有些教师不能安贫乐道,不愿潜心事业和学问.这就使得有些教师对经典的阅读和积累远远不够,缺少知识和品德修养的厚重感.教师对经典文学的研究不够深入,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身上的浮躁情绪,而经典的阅读恰恰是要不得这种浮躁的.三、中学生经典文学阅读的应对策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努力将学生从肤浅阅读、功利阅读的沼泽里拯救出来.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适当的应对措施.(一)摒弃瞬时功利,倡导“无用”读书阅读的功利性目标指向过强,反而抑制和磨灭了学生的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书本过程本身获得快乐,在快乐中得到启发感悟,从启发感悟中得到提高,进而内化为一种人文意识的积淀,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读书时,应该大力摒弃阅读的功利色彩,还原学生亲近书本的机会.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把读书心得、素材积累、读书笔记等要求暂且放置,首先给予学生直面书本的机会.让学生在直面书本的过程中,构建起阅读的兴趣,把阅读的首要追求放在获得阅读的愉悦感上.只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了审美愉悦,才能够建立真正的阅读兴趣.当有了兴趣后,老师再加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自己的阅读感悟中,把阅读行为从一种自发行为上升为一种自觉行为,进而变成学生自己主动探求的行为.最终达到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在阅读和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认识.”(二)摒弃别人先念观点,倡导个体独特感悟对文本的解读,不同的人理解自然不同.文本的美往往就是在读者与作者的错位理解中所产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鲁迅先生论《红楼梦》的话也振聋发聩:“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如果老师、专家硬是要把观点强加给学生,那只能够培养一批思想僵化、不知变通、更不会创新的平面人.这也就背离了我们设置阅读的初衷和最终目的.新课标也强调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摒弃“专家解读本”,选择“白文本”;摒弃名家解读占据文本主体地位的文本,只选有必要注释的文本.让专家走开,让喧宾夺主的书走开.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当学生从书中得出自己的独特感悟时,我们要及时给予鼓励.当学生得出的观点和结论错误时,老师更应该发挥好主导作用,大力纠偏、拨正,当好“助产士”,而不能越俎代庖,把自己准备好的所谓标准答案灌给学生.当学生的认识过于肤浅,读几乎没有功效时,老师应该激励学生追寻更高目标.老师只有为学生指出方向,为学生的阅读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学生才能在自主阅读中获得个体的独特感悟.(三)注重人生长远奠基,不看重短时成绩新课标说,阅读鉴赏的较高目标和较高境界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这说明学生阅读的目的,更多的是着眼于将来对其人格、灵魂等方面的塑造,而不是把获得短时的阅读快感和乐趣作为最终目的.为了这个长远目标能够实现,我们就应当允许学生在阅读中“得意而忘言”,不要去追求短时间对文本既定意义的明白和掌握.让学生的阅读体验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地发酵、深化,从而使学生真正从整体意义上去理解文本,领悟文本的精神实质.几十年后,或许文本本身的内容早已被学生忘却,但是文本赋予他们的灵性还在,对生命的感悟、对灵魂的启发依然还在,并且不断深化,这才表明我们的阅读目的真正实现了,这才是阅读应该追求的目标.因此,老师在强调学生调动阅读中已有的生活经验时,应该是在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去引导学生寻求文本的真意境、真境界,为学生的人生奠基.综上所述,在所谓的“读图时代”“速读时代”的后阅读时代,想要让学生真正对经典文学产生阅读兴趣并保持阅读热情,必须要进行科学的指导,并且积极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中学生的阅读品位,同时让学生在经典阅读中获得趣味.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义无反顾的担负起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阅读道路的使命.参考文献:[1]王余光.论阅读传统经典[N].北京大学学报,2001,(01).[2]冉昌光.永恒的启迪——谈人文教育中的文化经典学习[J].中国大学教学,2004,(11).[3]卡尔维诺.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J].书城,2001,(11).[4]郭世轩.消费社会下的文学经典阅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03).[5]冯厚生.新理念引导经典阅读[J].教育文,2003,(09).(王颖江苏省宿迁市钟吾国际学校

中学生经典阅读的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典文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2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