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中有关重要概念的教学

点赞:13682 浏览:580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作者对初中生物中重要概念的教学作了探讨.首先,明晰“重要概念”;其次,利用概念图等方法梳理知识点;其次,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最后,开展探究实验.

关 键 词:初中生物学教学重要概念教学方法

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术语传递生物学的概念,如“光合作用”;也可以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传递生物学概念,如“绿色植物能利用太阳能(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了能量的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用描述概念内涵的方式传递概念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确定概念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并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实现重要概念的螺旋式发展.在初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既要揭示概念的实质,又要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那么如何搞好这方面的教学呢?参照《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及查看有关资料,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作了如下探讨.

1.建立重要概念教学意识,明晰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概念”.

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率,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围绕重要概念展开,精选恰当的教学活动内容,其教学方式可以是讲授、演示、实验、资料分析、讨论等,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建立、理解和应用.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是“重要概念”,才能帮助学生理解重要概念.

例如教学中可让学生明确一下重要概念.如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这一主题中,列举的重要概念有: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以进行生命活动.

相比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具有特殊的细胞结构,例如叶绿体和细胞壁.

细胞能进行分裂、分化,以生成更多的不同种类的细胞用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

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胞构成.

多细胞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生物个体.

2.利用概念图等方法梳理知识点,强化重要概念的理解及掌握.

在设计教学时,教师需对其中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在明晰其中的重要概念、概念间的层次关系和逻辑关系上,概念图有很大的优势,能帮助教师准确地把握这节课的知识框架.

如在讲述科学探究的有关知识时,对涉及的相关概念可借助这样的概念图加以理解(如图示)

3.运用对比的策略,引导学生区分易混淆的概念.

初中生物学教材中,有不少概念,它们要么在字面表述上、内涵上,要么在过程上有些相似,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由于没有正确地对其区别把握,往往容易混淆.例如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等等.通过不同形式的对比,可以使概念更清晰,更能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

3.1通过列表对比

这种对比的方法多适用于归纳概念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例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对比:

3.2通过简单的图像对比

这种对比的方法比较适用于用文字较难简短描述、学生单纯从文字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例如:细胞分裂与细胞分化,可用下图进行对比:

初中生物学中有关重要概念的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物学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过程(一)表示细胞通过分裂使数目增多,故细胞分裂是“量变”的过程,刚分裂出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都相似.过程(二)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是在分裂的基础上,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的过程.通过简单的图像,能够使概念直观化,从而易于区分.

4.运用探究实验,纠正学生的错误的前概念,生成科学概念.

前概念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相对于新知识的已有认知,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片面的或错误的.前概念的成因,主要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及正确或错误认识的积累.正确的前概念是学习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基础和铺垫,它的正迁移作用可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资源和概念学习的新的增长点,可使学生尽快地掌握新知识和知识结构.片面或错误的前概念会成为生物学概念学习的障碍,这些错误的前概念如果得不到及时矫正,就会影响对生物学概念的同化和顺应,使学生形成错误的思维,阻碍生物学科学概念的建构.前概念的形成,往往经历了比较长的时间,在脑海中根深蒂固,仅仅靠教师的讲解,难以纠正,但如果学生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亲自体验探究的过程,通过实验、观察而得出结论,得到的印象就会很深刻,有利于科学概念的生成.

例如:关于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很多同学误认为种子必须在有光的条件下才能萌发.为了矫正学生的这一错误概念,可以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如果我们想进一步探究“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在现有实验基础上可如何设计探究方案?实验的现象可能会怎样,最终的结论又是什么?经过探讨,学生充分运用对比法和控制变量法,提出增设一组对照实验,增加一个满足“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适量的水分”这一外界条件的实验装置,对它进行遮光处理,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最终得出相应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实验实际上发挥了两个作用:一是通过实验观察,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和;二是通过实验设计和实验现象的观察,修改或改变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概念,加深对科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也就是说,实验促使学生通过认知顺应,实现了概念的转变,从而建构起新的科学概念.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为学生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不应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还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能够在新情景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注意到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特别是那些与科学概念相抵触的错误概念,帮助学生消除错误概念,建立科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