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究

点赞:5492 浏览:199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逻辑诠释与功能定位的再思考,提出了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对于进一步实施文明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2-0023-02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文化源远流长.讲文明、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明礼仪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2010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对中小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内容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全民族的文明素质.小学阶段的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处于迅速增长与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接受良好道德意志品质和养成文明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小学时期养成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往往会影响人一生.因此,从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至关重要.

一文明礼仪教育的逻辑诠释

文明礼仪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礼仪的本质涵义只有一个,那就是尊重,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几乎所有的礼仪都与这个本质有关.

1.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基本礼仪规范教育

礼仪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行为规范,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礼仪包括礼貌、礼节、仪表和仪式等方面.礼貌,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语言、动作方面相互表示谦虚、敬重和友善的行为规范;礼节,是指在人际交往中,

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探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明礼仪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相互表示尊敬、祝颂、慰问或哀悼等的惯用形式;仪表,是指个人的美好外表和良好形象,包括容貌、服饰、姿态和个人卫生等;仪式,是指在较大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规定的程式化活动应遵循的行为规范.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礼仪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两个方面.个人礼仪是指礼仪主体在律己方面应遵循的礼仪规范,主要包括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是交往礼仪的基础;交往礼仪是个人与他人交往中应当遵循的礼仪规范,包括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领域与各种特定对象交往时应注意的行为准则、礼节和交际语言.

2.文明礼仪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交往的枢纽

《礼记·礼运》云:“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束也.”这就是说,礼仪是做人的重大事项,是用来讲求诚信、搞好和睦而牢固地规范制约人的行为举止的.礼仪是人们交往中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它通过评价、劝阻、示范等教育形式纠正人们不正确的行为习惯,倡导人们按礼仪规范的要求去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的正常生活.礼仪也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是沟通和发展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人与人进行交往,双方第一个见面礼是握手问好,除此之外,还要面带温和笑容,彼此眼神中流露出诚意,这是构成人际交往首要的礼仪条件.正是通过讲究礼仪这一枢纽,达到促进情感交流、改善和保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目的,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3.礼仪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荀子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仪就是个人立身之本,国家治理之策.在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下,礼仪可以反映国格,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水准之一;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礼仪可以反映人格,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尺度之一.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施行礼仪,以对他人的尊重为前提,以自尊、自重、自强、自律为基础,以满足交流知识与信息、寻求友谊和理解的需要为目的.

二文明礼仪教育的功能定位

1.文明礼仪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需要

中国自古就有重视礼仪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西周时期,礼仪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不学礼,无以立.”荀子把礼与法相提并论:“礼仪者,治之始也.”管子则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我国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以礼为核心,围绕礼展开教育教学活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童蒙读物都是以礼为主线编写而成的,这些童蒙读物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文字简明、通篇押韵、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堪称中外儿童教育的典范.

2.文明礼仪教育是促进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需要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阶段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更是良好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小学生一生的发展.在《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不少条文与礼仪有关,涉及课堂、校园、宿舍、家庭、公共场所等各种场合的文明举止以及对师长、同学、客人等各种特定对象的礼仪规范.通过文明礼仪教育,将规范变成习惯,使习惯成为自然,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素养和文化涵养,这将有力地促进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3.文明礼仪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礼仪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所必需的重要素质,应成为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礼仪修养反映着一个人的内在素质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协调、沟通、开拓、创新的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修养和行为习惯,为未来立足社会、走向成功奠定了基础.因此,文明礼仪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三文明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1.形成一体化教育网络,做好四个结合

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具体丰富,涉及面广.因此,必须以学校日常管理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载体,以各项活动为辅助,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为网络,形成教育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一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二是与学校日常管理相结合.文明礼仪体现在学校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四是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和社会宣传文明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要求,争取他们的配合和支持,充分发挥家庭和社会在文明礼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注重实践性,坚持知行统一

注重实践、知行统一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明朝的儒学大师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的理论,认为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和行是不能分开的.因此,在文明礼仪教育中,既要讲明礼仪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又要讲为什么这样要求以及怎样去做.文明礼仪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学生的思想品德、礼仪习惯是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又是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实践既是教育的目的,又是教育的归宿.卢梭也说过:“人的道德素养的真正形成,有赖于道德习惯的日积月累.这种道德行为习惯的积累,离开社会人际交往中的熏陶,只靠道德知识的讲授是无法做到的.”在文明礼仪教育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付诸实践.同时还要加强督促检查,抓好总结评比等环节,促使学生养成礼仪习惯,进而内化为良好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

总之,正如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所说:“礼貌是儿童与青年所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礼仪教育教给小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构建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礼仪教育不应只是采取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还应与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让小学生学礼仪,知礼仪,用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