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点赞:6136 浏览:171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以能力为核心的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以职业岗位的要求为主要依据,结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符合社会需求的、合理的课程体系,并完成教学方法改革,实现校企合作,对加强职业教育教学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一些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方法和实施策略,为职业教育教学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关 键 词:职业能力;技能型人才;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90-02

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教育目标.它最初在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兴起,并得到了广泛地运用,90年代初逐渐在各国推广.目前,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运用这种教育模式.20世纪90年代后期,能力职业教育的课程理论被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引进到我国.从此,这一理念主导了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争鸣.本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为例,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的内涵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是近年来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和课程模式.它是以“能力中心”为基本依据,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教学体系”,使其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特色.即:(1)职业性.高职教育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就是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门人才.(2)实践性.为适应IT产业及社会需求,以培养计算机网络应用能力为主线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加强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网络的组建、维护、信息管理等能力.(3)应用性.根据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并以此为目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能够胜任网络组建、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以及二次开发应用技术人员.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要重视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国家教育纲要》)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怎么写作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家教育纲要》等文件精神,以学生职业能力核心,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技能,提高人才竞争力.

(二)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随着3G时代的来临和“三网融合”的大力推进,预计到2020年,我国在互联网将拥有约4亿8477万台主机,每年也将会有约560亿元资金投入用于机房建设,其中约140亿元用于核心网络建设.而随着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基于局域网的应用系统正以每年超过34%快速增长.据部调查显示,企业对高技能水平的网络工程师、网站管理工程师、网络设备工程师及网络安全系统工程师等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平均每年增长高达71.2%,预计今后5年将达到60~100万人,而目前我国的网络人才还不足20万人.但是,全国90%的企业网络工程师属于传统网络管理人员,由于技能单一、专业知识更新速度滞后,不能满足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要求,面临淘汰.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因不具备实际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被企业拒之门外.因此,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适应社会发展、企业需要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三、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研究的主要内容

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点,针对高职高专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能力”为核心的教育理论,使教学活动紧密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这一核心任务,是改革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依据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方法,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岗位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以“技能”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体系,具体做法是:从学生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岗位出发建立与就业岗位对应的能力模块,再根据能力模块的内涵来决定课程的数量和内涵以及每个能力模块的培养目标.这样构建课程体系有利于集中时间和精力,针对性地传授知识,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达到基础理论知识牢固、技术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要求,以适应社会需要.

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通过到企业进行调研,明确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并根据行业需求,分析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必需的职业技能,从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角度出发,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开发为五个模块:基础素质课程模块、网站和网页课程模块、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课程模块、网络管理课程模块和网络工程课程模块.依据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设计的主要方法,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就业市场调查—工作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以网站和网页课程模块开发为例,这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网站建设和网页设计方面的技能.首先,深入就业市场,调查理解用人单位对网站设计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进行,调查结果作为制定课程培养目标、方案和标准的基础.其次,聘请专业人员成立专家委员会进行工作分析,由行业内的专家共同组成一个小组,具体讨论网站设计人才的职业能力构成.再次,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将网站设计人才的能力标准作为课程设计的起点,并将这些能力单元以模块的形式组织起来,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将行业、企业的需要与职业教育课程联系起来,保证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能够满足行业、企业的需求.最后,进行职业能力归类,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最终形成课程体系.依照此方法,可以对计算机网络专业中的网络工程人才、网络管理人才、网站建设与维护人才、网络编程人才等技能人才的情况进行分析,使用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设计方法,构建出相应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课程体系.

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基础,组织教学过程

1.“职业技能大赛进课堂”,推进课程教学与技能证书的对接.以职业技能大赛为纽带,推进课程教学与技能证书的对接.通过将历年参加技能大赛的一些经验总结和比赛训练、真题、样题等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实现如《计算机组装与调试技术》、《路由与交换》和《信息安全技术》等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内容与技能证书的对接.使学生能在综合性的项目中,总结知识,提高技能,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目的.

2.采用强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为使学生获得综合职业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技能的培养采用项目教学法、综合训练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

3.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按照能力培养,因材施教的基本要求,在能力培养多样性和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下,打破传统教学形式中以班级为中心的界限,采用“大班”的形式组织教学.另外,在教学计划允许的范围内,结合选课制度的特点,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适当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在学习活动中,学生通过把涉及的多方面能力知识整合起来,从而形成职业能力.

(三)推进校企对接,构建“多元化”办学运行机制

通过校企对接,构建“多元化”办学运行机制,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四个对接,达到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1.“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为了避免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标准脱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行业企业标准.比如:在网络系统集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GB50311-2007(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和GB50312-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等综合布线标准,实现课程教学内容和相关职业技术标准的对接.

2.“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校企合作成立多个实训基地,将“专业认知”、“课程实训”、“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直接引入到这些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相关实践教学,通过真实的生产任务和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相关的职业岗位能力.

3.“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入“Cisco、Redhat、Adobe、DCN”等企业认证开展双证教学,并鼓励学生在校期间考取职业认证证书,比如:网络系统集成方向考取CiscoCCNACCNP认证、神州数码DCNE、DCNP认证;网络安全管理方向考取RedhatRHCT/RHCE认证;网站建设和应用方向可考取Adobe企业认证,以及劳动部、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这样,以“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的获取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层次.

4.“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拓宽专业办学思路,在校内教学的基础之上,通过校企合作,每年开展针对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方面的技能水平.此外,围绕“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网络工程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基地,定期开展社会化的培训,怎么写作于社会.

(四)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

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学生及其家长等相关方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吸纳来自不同渠道的考核意见,既注重校内课程的评价,更注重校外的评价.包括企业评价、学校评价、认证机构评价、竞赛机构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企业评价是企业导师对实习过程的阶段性评语及终结性评语;认证机构评价是学生获得的技能证书,例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资格证;竞赛机构评价是学生参加职业资格竞赛获奖;用人单位评价是学生毕业后对毕业生的,及就业单位的评语等,通过以上多元化评价的综合实施,从而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