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改革

点赞:26704 浏览:1206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之一.通过对当前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方面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城市规划专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关 键 词城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87-03

城市绿化是一项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我国现行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中的强制性内容之一.搞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对响应构建21世纪生态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建设的不断加快,对城市规划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要求.培养宏观思维,实现规划思想与解决现实问题相结合的专业素质,是本课程改革探索的目标.

1课程教学目标与主要内容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规划专业课程体系里属于必修专业课程.它是城市规划的一个分支学科,根据城市规划学和城市生态学等学科原理,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的分布规律和规划方法.其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从宏观角度掌握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相关的规划和编制方法,从而帮助学生从社会发展角度来认识绿地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

目前华南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主要内容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部分.理论部分涵括城市绿色空间规划理论,规划模式、方法与编制方法,城市景观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与管理等教学重点.

2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材部分内容稍滞后

在2008年之前,国内各大院校城市规划专业采用的城市绿地系统教材较少,主要有北京林业大学杨萘丽主编,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第二版),华南农业大学王绍增主编,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绿地规划》(第一版)[1].教材突出城市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方法.近五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新增加了一系列针对高等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教材.如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李敏著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刘颂等著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材.此类型教材与之前教材相比较,不侧重讲授具体地块的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技法,更强调从宏观上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功能并掌握相关编制办法.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城市规划专业目前采用李敏著的教材,其他教材作为教师推荐给学生参考的课程辅助参考书.

虽然教学过程针对城市规划专业背景采用对应的新教材,但因教材编写及出版周期的缘故,教材仍存在部分内容信息滞后的情况.其一是行业中法规条文的更新未能及时反映.如城市绿地分类是课程重点内容,2012年1月1号正式实施的《城市用地分类标准》(GB50137-2011)对城乡用地分类做了新调整,总体规划层面的城市绿地分类也有了较大的变动.但多数教材仅列出2002年出台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85-2002),对分类的介绍所占比例过小,缺少对应实例的分析.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专业规划与专项规划层面,市区和市域层面,规划内容侧重点及采用的分类标准均有所不同.教材介绍编制内容时缺乏对这部分内容的说明.目前国内对绿地系统的评价指标除了以往的《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标准》外,还有《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T50563-2010)等,但教材对绿地规划指标体系与规划内容的介绍不够全面,这些问题直接反映在学生概念上的混淆.其二是侧重阐述以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经典范例和规划思想,但对国内外新的规划思想、动态趋势、技术成就和规划实例的介绍较少.

2.2规划实践环节薄弱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规划,整个教学课时适宜掌握在60课时.在介绍基本原理和规划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结合相关的规划范例和实际操作实践,掌握基本理论和规划编制技能.因课程与城市规划原理存在知识的交叉与渗透,要求学生对城市和城市规划相关理论有一定认识和理解.城市规划原理课程许多知识点也是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知识.据此,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城市规划专业分别在大二两学期开设城市规划原理等基础课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前一年开设,为学生打下理论基础,知识点构成系统衔接.但因学校调整教学方案,现有课时压缩至48课时,加上课程作业工作量大,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开展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践环节始终比较薄弱.规划编制不同于设计课程,设计课可以采用师生面对面交流改图的形式分析设计技巧和表现技能,而规划课则倾向以小组形式合作完成,通过实践培养学生对现状问题调研分析,培养形成宏观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课时里结合实践是该课程改革的重点.

2.3学生重视不够,主动学习积极性不高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经过前三年的基础学习,已经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方向.但作为专项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综合性强,与建筑学、环境科学、生物学等学科,与水、路、桥等工程以及历史、艺术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知识面要广.虽然大二上下学期开设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初步、观赏植物学等相关基础课程,但作为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进入三年级接触的第一门规划专业课程,不少学生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仍存在误区,认为课程适用面较窄,以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可能不需要或很少运用到该方面的知识.加上课程设置仅有48课时,教学过程中存在学时少而信息量过大的问题,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吃力.部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处于被动状况,学习积极性不高.

3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3.1调整教学内容

笔者在教改中首先调整规划与设计的教学比例.针对城市规划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课程教学重点是讲授城市各类绿地的特点,如何确定其在城市用地中的位置、面积和布局以及规划要点等;不再具体讲授如何进行该绿地详细设计,避免与其他专业课的重复.其次,针对教材部分内容信息滞后的情况,笔者重点增加针对法规条文、规划内容与指标、前沿动态与发展这三个专题教学内容的信息扩充,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如城市绿地分类的学习,在向学生讲解现行执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基础上,剖析市区、市域、区域等不同层面的分类标准.同时通过对国标与行标、地标的对比,国内绿地分类与国外绿地分类采用横纵向对比教学,使得学生对绿地范畴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同时结合规划文本,解读不同规划层面的编制内容侧重点.通过不同时期的规划实例,让学生了解规划理论的发展及行业在绿地系统规划上的探索.针对一些实施的规划项目或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如现在国内普遍关注并大力推行的城市绿道网规划等,笔者结合自身参与的实践项目,对规划要点和流程进行详细剖析,让学生直观看到规划内容如何反映在图纸上,引导他们思考解决在规划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方法和内容等理论十分抽象,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掌握.通过实例可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内容.如结合规划范例学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试行)》就是一个较好的办法,有效避免照本宣科.笔者通过选择两到三个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文本和图则,横向对比分析各章节编制的要点、编制存在不足,学生普遍反映更容易理解.

3.2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得当与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教学讲授,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抽象讲解与实例介绍相结合,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相结合的方法[2].

1)布置课后思考,培养文献综述能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求的理论基础十分广泛,需要学生具备多方面知识,这些理论的学习不可能全部由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由于课时有限,部分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和阅读.在教改过程中,笔者在课程开始便提供给学生一份专业学习书目和相关关注的网站.每专题学习完后通过布置对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参考资料,讨论一个专项题目并整理形成文字.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查阅资料的能力,更有效锻炼了资料整理和写作能力,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嵌模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双嵌模式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在理论教学中结合课程设计和期中分类调研这两大实践环节.

课程设计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规划理论若不能与实际项目相结合,往往属于死记硬背类型,知识仅仅用来应付考试.但通过课程设计的训练环节,枯燥的规划原理可以综合运用起来.本校该课程的课程实习课时安排为一周,规划课程采用一周突击完成作业并不切合实际.因此,教改过程中申请课程实习采用分散形式,将一周课时分散穿插在整个学期12周的教学活动中.每阶段先集中讲授专题性的规划原理和要点,安排对应的规划内容让学生在两周内完成对应的阶段成果(包括对应的文本和图则),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由教师点评和开展课堂讨论.

规划方案必须建立在对现状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在选择规划对象时,考虑本校的校园面积(7000多亩)、人口规模适中,规划资料齐全,因此,该课程设计以本校为规划对象,学生可以深入进行实地踏察.每班分成几个规划小组,教师给学生提供基础资料,跟学生讨论和制定技术路线.规划内容分阶段进行,从讨论制订校园绿地分类标准开始,完成外业现状调研,内业的指标和空间布局分析,进而逐步完成编制工作.针对校园绿地分类,可以采用小组分类调研或分区调研,规划编制合作完成,共同讨论形成规划成果.

通过教学改革的调整,该课的课程设计在时间安排上实践时间不会过于紧凑,学生针对性地消化知识点,形成课前调研讨论、课上论证、课后修改的良性循环.通过对知识点的反刍,加深理解.而学生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锻炼了团队合作,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除了课程设计,期中调研也是主要实践形式.配合课程进度,期中调研主要是针对绿地分类认知.在讲授完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后,通过学生走出去的方式,在对绿地的认知调研中建立起对城市中绿地的分类、形式及特色的了解.在教改过程中,采用分组形式,针对目前的五大类绿地分类分为5个小组,每小组侧重调研一大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同时调研范围尽量覆盖市区.引导学生调研时重点观察该类型绿地在城市中的位置、规划定位、规划设计特色等.分类认知成果选派小组代表进行汇报.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让学生学习观察,同时形成对当前城市绿化较为全面的感性认识.

3)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堂互动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它的交互性和集图文声像为一体,能生动而全面地传递知识信息,信息量大,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有效结合多媒体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还能突破教学里的难点,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介绍国家园林城市时,放映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短片和申报短片等视频,让学生更直观掌握其创建要求和工作内容.如讲授绿地系统空间布局模式时,运用谷歌地球软件定位各个城市的卫星图像,让学生对城市空间布局特点一目了然.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内容,使抽象枯燥的规划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提高了教学质量.

3.3完善考核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课要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能力,教学考核同样应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3].期末总评成绩中闭卷考试的笔试成绩占50分,平时成绩占50分,包括城市绿地分类调研与汇报、课后文献综述与专题报告、课堂问题讨论等内容.课程设计单独计算学分.通过完善考核体系,保证综合成绩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教学成果,避免学生平时不来听课、期末搞突击的弊端.学生在课上课下的学习成果均反映在总评成绩中,保证整个学期的学习积极性.

4结语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根据教学过程中反馈的情况尝试教学改革,包括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完善考核制度,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其最终目的在于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要求,培养适应时怎么发表展、社会需求的城市规划专业人才.

城市规划专业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教学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城市规划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