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

点赞:13212 浏览:5790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采用文献计量法,从论文数量、论文作者、课题级别等几个维度,对10年来(2002—2012年)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和定性统计分析,试图从文献研究的角度总结其研究现状,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后续研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关 键 词高等教育信息化;高校信息化;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0-0035-03

1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的典型领域.伴随着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阶段.近年来随着不断的政策机制引领和一系列项目工程的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也为高等院校以及其利益相关者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信息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技术革命,但实质上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触及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深入开展,并于2002年开展亚洲第一个国际高等教育项目研究——亚洲信息化校园调查(AsianCampusComputingSurvey,ACCS).

笔者从中国知网收录的文献检索发现,我国最早以“高等教育信息化”和“高校信息化”为关 键 词发表的文章是1996年李天铎发表的《高等院校信息化的主要方向和任务》一文[1].直至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已历经10多年,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相关问题,发表了大量的文献著作,为了解其基础理论、发展现状及其相关技术与应用提供了很大帮助.本文从文献研究的角度,对国内学者有关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理论研究、技术研究、措施研究和应用研究作一系统全面的综述,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未来的研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进一步推动和促进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

2研究设计

2.1样本选择

笔者选择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主题检索方式,选择主题词“高等教育信息化”和“高校信息化”为检索点,通过精确匹配进行检索,检索年限定为2002—2012年,期刊来源为全部期刊.检索结果显示,自2002年至今,中国知网共计收录高等教育信息化方面的论文2368篇(2013年4月14日检索),其中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86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04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虽然以高教信息化为研究内容的文献不只有期刊,但由于期刊论文相对集中,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是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加之硕博论文,所以笔者认为上述样本可以反映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实际情况.

2.2统计工具

本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和图表生成均采用Excel2010软件进行处理.

2.3研究方法

本研究综合采用了文献计量法.文献计量法是一种以文献的外部特征(如书名、著者、出版年、出版地、出版商、参考文献、页数、版次等)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与统计方法来描述的方法[2].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论文数量逐年分布分析

据统计,近10年间(2002—2012年)以主题词“高等教育信息化”和“高校信息化”为检索点的2368篇关于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的文章的具体数量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不难看出,论文数量基本呈现上升增长的趋势,同时,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整体趋势处于稳定状态.其中2008年和2011年论文数量增长较多,这是与国家各项相关政策的引领和项目工程的推动是密切联系的.自1999年6月提出“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到教育部相继颁布《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纲要》《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我国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研究浪潮.2012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高等教育信息化方面提出“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3].可以看到,论文数量的增加除了全社会对信息化乃至教育信息化的逐渐重视外,另一方面国家各项相关政策、项目的引领和推动也给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现状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信息化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3.2论文作者及其所属单位分析

专家学者若致力于学科领域某个问题并展开持久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取得系统、科学和全面性的研究成果,有利于促进学科和领域的发展.研究者发表论文的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影响力,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研究者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研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4].

统计这10年间的2368篇文章,发文量相对较大(5篇含以上)的研究者有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11篇)、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副主任赵国栋(10篇)、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副主任程艳旗(8篇)、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助理工程师刘永贵和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袁芳(均为7篇)、中国药科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刘剑锋(6篇),浙江大学信息中心教授鲁东明、河南省教育厅科研外事处副处长孔凡士、浙江大学网络与信息中心赵亚萍、南京大学信息技术开发研究所许鑫、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桑新民、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均为5篇.

可以看出,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队伍主要是高等院校的网络与信息中心或计算机中心的研究人员与教育技术学专业背景人员,尤其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研究者们积极践行高等教育信息化;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研究人员的专业背景还是具有多样化的,涉及计算机网络、教育学、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等多个领域.3.3期刊名称分布统计与分析

经统计,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1863篇)检索发现,刊登9篇论文以上的期刊有30种,刊载相关论文718篇,占到总数的30.3%.其中核心期刊有8种,刊载相关论文140篇,占到总数的5.9%.从表1所示数据来看,《中国教育信息化》是文献发表的主阵地.同时也看到发表在核心期刊的文献数量较少,因此可以说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文献研究在取得一些进步的同时,也存在文献研究水平不高的问题,这有待研究者们进一步的努力.

3.4课题级别分布

基金项目是学科科学研究活动常见和重要的形式.它通常代表着一门学科研究领域内的新动向、新趋势,引领着学科的发展方向,其研究成果主要由基金资助论文数量来体现.在这10年的1863篇期刊文献中,有各级基金项目支持的文章只有90篇,占总数的比例为4.83%.其中有36篇有国家级课题基金项目的支持,有54篇属于省部级课题基金项目的支持.但是,从图2中可以看到,课题类支持文章的数量呈现出逐年迅速递增的趋势,该趋势也反映出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对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研究投入的加大.此外,从课题级别整体分布来看,其中省部级课题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国家级课题.由于硕博论文通常在论文中没有将课题明确标注,因此本研究未作统计.

4研究总结

教育信息化引领着教育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发展和研究成果无疑将会加速教育信息化总体目标的实现.但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渗透于高校的管理、科研、教学和社会怎么写作等各个环节.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基本完成硬件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到综合应用的新发展时期,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研究重点已经由基础设施建设、硬件环境建设向应用建设、管理机制建设、队伍建设、资源建设、评价研究等方面过渡,逐步建立高校教育信息化公共怎么写作体系,为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怎么写作[5].然而,高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耗资巨大的工程,囊括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等多种现代信息技术,到底投入是否有在用,用得怎么样,这直接关系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未来发展.因此,评价研究和管理机制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此外,我国学者开始关注高校教育信息化怎么写作体系、开源软件应用、高校教育信息化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尽管文章数量不多,但体现着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创新与发展[5].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人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未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最终目标应该以学习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变革传统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和评价机制,提供更优质、更加开放灵活的学习资源,构建和谐、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育,2011(5):3-10.

[5]蒋艳红,陈琳.中美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与现状研究比较及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