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见面

点赞:11503 浏览:5311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今天来的人都是对历史感兴趣的吧?这称得上是一次历史的见面了.我的这三本重新出版的书分别是《曹寅和康熙》,这是我的博士论文,45年了,生命力很强,1966年写的,这告诉大家要好好写毕业论文.第二本书是《胡若望的疑问》,讲了18世纪一个中国人在法国的生活.第三本书是关于一堆人了,叫做《改变中国》.

历史是一个悲伤的学科

早期,我的研究兴趣主要放在清朝.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康熙自画像》,是对皇帝的一种探索,还有嘲讽、轻松的成分在.有人问我,凭什么有权给一个中国皇帝作自画像?其实,这不是有没有权利的问题.我看到了一些材料,对这个非常感兴趣,所以就从自己的视角描述了一个皇帝.

我们研究历史有一些很强的动机,不同的历史给我们不同的细节.在研究中,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东西蹦出来,关乎我们怎样选择材料.研究康熙后,我突然想到,如果所有的东西倒过来写,会怎么样?于是我开始从康熙的反面做研究,最后形成了《王氏之死》.清朝对死亡、特别是暴死的人有严格的注册制度,整个王朝也有对性别上的考虑,所以我选的这个角度很有意思.康熙的工作是一个男人的工作,但是王氏是一个女人,不堪生活的重压,与人私奔,最后惨死在丈夫手下.这个清初山东的小人物,代表着农村人民的贫苦生活.从她的死亡开始写整个王朝和皇帝,很有趣.

历史的见面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历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到了1990年,我对康熙的兴趣就越来越广阔了.很多历史学家喜欢略去康熙的继任者雍正,并认为雍正是个暴君,滥用自己的权力,对他的印象不太好.但是雍正和康熙是一个很好的结合.我用更多的著作研究了康熙和雍正,以这两位皇帝的奏折为史料,试图厘清他们眼中的统治为何物.我认为这两人在位时期是中国漫长历史中难得一见的盛世.

另外一个侧重点就是通过外国人的角度看中国史.1660年之后,很多外国人开始到中国定居.在康熙的统治期间,中国有很强的天主教徒势力范围.中国人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适应不同帝王的个性特点,也可以适应社会上的新变化.同等聪明的是当时来到中国的外国精英知识分子代表,比如聪明的利玛窦,第一个能用流利中文写书的西方人.从那个时候开始,伴随着中国的巨变,人们希望有更为长久、机智的政体,有了希望和疑问.对此,我写了本《“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

我所有的研究都不是偶然,一切的资源都是探索.看看我写书的list,所有的都与中国有关.回过头来说,我们为什么想要研究历史?是因为历史给了我们不同的区域和眼光.历史其实是一个悲伤的学科,因为我们总在研究过去,而想要真正看清过去绝非易事,但是这个过去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这关乎每个人的身份.上次在北大的演讲让我很感动,因为看到很多青年学生愿意去读历史,愿意探求故事,这让我感到动力.

消失的沈福宗

接下来我要分享的是我研究的几个主题.我的第一个主题是对跨文化的追寻,我对跨文化的价值很感兴趣,好奇文化与宗教的跨越和冲突呈现出怎样的特点.历史在阅读和重写的时候,又是怎样进行重构.语言很重要,我一直在想通用语言(monlanguage)作为工具的好处.因为语言不仅仅关于字符,更涉及到数学、科学、图书馆、数据搜索等.


我想跟大家讲一个人,叫做沈福宗,虽然他鲜少被提及,但的确很有意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17世纪的跨文化交流.沈福宗是南京人,1682年跟随一个耶稣会士去欧洲,成为史料记载第一个到达法国和英国的中国人.路易十四派人把沈福宗接到刚刚建好的凡尔赛宫,让他表演书法,用汉语念主祷文.詹姆斯二世在牛津召见了沈福宗,他让人给沈画了全身像.文献记载,沈还和教皇直接交谈过.

沈福宗的最大优势在于他懂拉丁文,最重要的贡献是把《论语》等中国古籍翻译成了拉丁文.可惜的是1691年当沈福宗从欧洲返回中国时,途中感染流感去世,一个可以称为“启蒙学者”的人,就这样消失了,一点痕迹也没留在中国的史料里.一点一点了解这个中国人的凤毛麟角,我开始更好奇他在欧洲是怎样休闲、释放压力的.后来发现他下棋,棋作为另外一种通用语言,连接他和其他人的沟通.这样一个中国人的生命真正绽放在了欧洲.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他能够回到清朝,向康熙皇帝分享他的见闻和英法当时的状况,历史可能就会被改变.

我研究的第二个主题是经济上的议题.从美国独立时期开始,英美就打主意想要开发中国的生意场.你们可以想象那个时候清政府的抗拒态度,这也造成了很多国家贸易之间的摩擦和争论.中国人很抗拒西方人,也认为不需要西方人做的东西,认为对外贸易是一种“强加”.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了争论,但外国人还是通过贸易居住区、学校、参与妇女议题等,渐渐地施加了自己的影响.直到最后的问题.

第三个主题我称之为国家的,从上层设计的政体,到后面的个人层面.除了看宏观层面的,还关注微观层面的.很多材料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但是可惜没有得到利用.比如,各个地方的县志,还有关于河流、水域、道路的情况介绍,关于商人、旅者是如何在旅途中互相帮助的,关于人们怎么看医生,学生怎么的等这些细节的问题在中国的历史中都有记载,但是很少有人真正去探寻这些细节.很多人把这些事情当做理想当然,但是,我觉得不能对这些所谓司空见惯的事情保持漠然.

历史更像一门艺术

稍微总结一下我为什么要写历史,是因为我想要更加深入地探索过去.也许我们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放在历史的框架下看待.我必须承认,过去收集到的很多数据也许没用,但这种无用性也是与过去的一种相连,能让你找到一些踪迹.历史并不会向我们保证未来,我觉得历史让人养成一种警醒意识(alertness),意识到资料的脆弱性.如果你很喜欢历史,你要保持警觉,资料可能是谎话、编造的,也可能消失.历史基于资料,却比资料更深刻、更有趣.历史告诉我们大到有关国家治理,小到有关家庭、孩子、夫妻关系、不同的生活,横向到让我们看到全球共同的奋斗和挣扎,纵向到让我们找到自己的过去.所以我想告诉同学们,要永远保持警醒、好奇,而且不断反思,不断注意到边缘的一些东西.

在我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批判、独立思考的方法去看历史.历史有各种各样的讲法,不只是宏观大叙事,我一直提倡对某个历史阶段当中个体的关注,生活史很重要.

有同学问我,写历史领域的论文和写其他领域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其实,切入的途径的确有所不同.写论文不等同个人随笔,有一定的学术规范,但也不应该提倡过分强制的标准.但是,青年学生应当看到,一些适当的范式学习能够给人启迪.很多人写论文,不是自己感兴趣的就不愿意去写.这样也不对.年轻人不要给自己设限,大家可以适当地走出自己的安全领域,尝试新的东西.我总是能从学生的东西中看到好的点子和年轻的想法,感觉很棒.

历史是艺术还是科学?这个问题几百年前就开始被讨论了,是一个古老的问题.这首先涉及到对科学的定义,不同时期还不一样.但在我看来,历史更像是一门艺术,但其中也有技术性的问题.不是所有的历史都能被称之为艺术.

有一个同学的问题很美,问我是不是通过研究昨天,看到了今天和明天.通过阅读和研究历史,我希望能够对未来有用,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期待很可能会失败.我们已经遇到经验教训,但我们还总是重复历史的覆辙.所以虽然希望学习历史能够避免明天的教训,但是现实可能与我们的期望背道而驰.对于“今天”的影响,我其实很不确定,因为所有的“现在”都是移动、变化着的,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今天最终也将变成历史,明天总要到来.我本科时学的是新闻,是着眼于今天和明天.在信息爆炸、规则变化迅速的现在,人们的注意力很短暂,对今天和明天都顾不上了,更何况昨天呢?但哪怕一点用都没有,我仍然想要学习历史.

(根据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座整理,内容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责任编辑:张蕾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