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靖馨教授的地理教学思想与实践

点赞:3735 浏览:90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周靖馨教授(以下简称周先生)1949年夏天毕业于暨南大学后,先后在江苏省无锡市女子中学和第一中学任教地理.在三年多的中学任教中,意气风发的周先生务实、创新,以出色的教学工作获得广泛好评.四年后,周先生被南京师范学院(现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引进,从事地理教学法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直至退休.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周先生悉心研究中学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为我国中学地理教育教学研究提出了新思想、新方法,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创立的综合程序教学法,为我国地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思路.

一、勇于实践,探索中学地理的“教”与“研”

周先生早期在无锡市中学任教时就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和反思,从学生地理知识学习到学生思想品德提高,从课堂教学方法改进到课外活动设计和组织,他都积极探索,并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这为他后期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3年周先生撰写了“我在地理教学中的几点经验”等论文,反映了当时他对地理教学的实践研究.

1.尝试建设学校地理园

在当前地理课程改革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要逐步建立校内、校外各类地理学习基地,建设和完善教学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考察、地理调查的配套设施,并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周先生在中学任教的几年里,他就充分意识到地理园对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性,他认为利用地理园开展地理教学活动或地理小组的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技能,甚至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为此,周先生身先士卒,在任教的中学自己动手创建了地理园,深得学生的喜欢.后来在1981年出版的《中学地理教学法》一书中展示了地理园的平面图(见图2),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地理教师如何建设地理园及其利用地理园开展活动的方法,为当时的中学建设地理园,开展地理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和学习的范例.

2.热心开展地理教学研讨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教师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很重要,美国教育心理学专家提出了一个公式:教师成长等于经验+反思.反思途径很多,其中,教师之间相互切磋、交流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然而,新中国成立初期,没有类似我们现在的市、区教研室,所以也不可能有专职人员组织教研活动.在这一百废待兴的年代,教师们对教学教什么、怎么教都有许多自己的理解和认识,非常需要能组织在一起商讨、解决一些问题.当时在无锡中学任教的周先生热心教育教学工作,主动召集自己学校周边的一些地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为地理教师开设一些讲座,如“激发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提高学生地图阅读能力的策略”、“地理课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内容”等,也组织大家研讨课堂教学问题,如地理学科教育教学的价值、学校地理园的建设等,大家在一起还相互听课、评课.周围学校的地理教师都十分乐于参加这样的活动,觉得很有启发和收获.

周靖馨教授的地理教学思想与实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学法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理论引导,研究地理课的教学之法

在南京师范学院工作的周先生,有了一个新的研究平台和视野,他长期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遵循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即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一切科学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同样为认识学生地理学习过程提供了思想方法.

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为指导,周先生开展了广泛的地理教学研究,尤其体现在对地理学习一般规律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周先生与褚亚平先生、曹琦先生合作,共同完成了著作《中学地理教学法》,这对当时高等师范地理教育专业的学生培养有着积极的意义,也为我国地理教学论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中学地理教学法》“地理课的教学”一章中,周先生明确指出从地理观念到地理概念的教学应该首先要引导学生积累正确的地理观念,即通过实地观察、实物教具演示等直观的、感性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客观存在的地理事物、现象及其演变过程的外部形象;然后,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地理概念,即以地理观念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上升为正确的地理概念;再者,引导学生作出正确的地理判断和推理,即能运用地理概念去分析、判断地理事物和现象,掌握地理原理和规律;最后,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即通过地理实践活动来验证所获得的从地理观念到地理概念到地理判断的正确与否.周先生对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一般认识过程作了理论阐述和实例解释,充分体现了“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法道路”.这为中学地理教师提高认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系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指导.

三、创新思考,建立综合程序教学法理论体系

可以说周先生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是与新中国发展一路同行,他目睹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高师院校各学科教学法研究和教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作用和价值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一些人不屑一顾,更谈不上花力气进行科学研究.当看到美国有发现教学法,德国有范例式教学法,前苏联有纲要信号教学法,这些教学法对全世界发展教育事业都有巨大的影响时,心系地理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周先生暗自思忖,中国也应有自己创新的教学法,自立于世界教学法之林.心动促发行动,周先生开始潜心研究我国的地理教学法现状、特点,他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工作,发现过去国内对教学法的研究存在研究传统的教学法多,研究现代化的教学法少;研究个人的教学经验多,而进行教学法的科学实验少;研究分散的零星的专题多,而研究系统的全面的理论少的“三多三少”问题,为改变这一局面,周先生以“继承我国有益的教育教学遗产,发扬各学科教学法优势,适当参考国外教学法主要学派创立的先进成果,运用系统科学方法研究控制教学平衡”为指导思想,创建了综合程序教学法.综合程序教学法要求教师课前编写可供学生自学的程序作业,课中灵活开展新课导言、展示作业、指导自学、讨论作业、串联讲授、质疑释疑、要求学习等七项教学活动.周先生阐述了综合程序教学法命名的含义,所谓“综合”,是指学生课堂学习的作业应该是全面考虑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根据教学要求设计综合性的作业;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该有学生听讲,生生对话、师生交流、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等综合性的活动;所谓“程序”,是要求学习作业应该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地理知识逻辑特点的各种作业;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应该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过程,并能为教师指导和调控.

综合程序教学法运用双重综合原理、三联整分原理、内化动力原理、控制平衡原理、程序编码原理等教学原理,主张教学必须从教师传统的一言堂课堂教学中走出来,去关心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如创设了既有学生充分活动,又不失教师指导的“指导自学”、“讨论作业”、“串联讲授”、“质疑释疑”等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为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提供了保障;同时,综合程序教学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七项教学活动的安排,保证学生的认知能经历从整体—部分—整体—部分—整体的整分结合,一方面串联学习内容建立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促进认知活动由低到高发展.这种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教学原理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综合程序教学法,在当时,对我国基础教育还普遍以教师为中心,习惯运用一言堂讲授法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一阵清风;对我国基础教育还不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的课堂教学,则是一款“量身”的教学方法.

在1981年前后,当综合程序教学法推出之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纷纷发表文稿,宣传介绍综合程序教学法,全国各地23个省市自治区的学校、教研室相继邀请周先生前去讲学.之后的五、六年间,全国10万多所中学中有1万多所中学的部分教师在采用综合程序教学法,而且综合程序教学法还被广泛运用在地理学科以外的其它课程教学中,甚至一些政治院校、军事院校、其他职业学校都纷纷采用.许多课堂,因为运用了综合程序教学法,学生变得爱学、能学,教师得到了较好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综合程序教学法从理论的创立发展到实践的推广应用,以致略有成就,并且获得教育界人士的认可,乐于采用,其实这一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道路险阻,历程艰难,十多年的茹苦含辛,勇往开拓,克服了许多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等周先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和钟情教育事业的爱心可鉴,这也是老一辈地理教育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