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体育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

点赞:23252 浏览:1058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山东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体育特色人才的需求和体育院校传统的培养模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能够紧密结合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特色人才.研究山东省高校体育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现状有利于更好的开展和实施"质量工程",提高山东省高校体育学科教学质量从而提高体育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山东省特色专业体育

前言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体育大省,体育事业发展较快,体育师资、体育科研、体育管理、体育训练、社会体育指导等各方面的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各类高水平的体育人才来完成.山东省的各个体育院系作为山东省体育事业的重要支撑力量,担负着为山东省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各类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各个高校体育专业培养出的体育人才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是否符合当前山东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是各个体育院系和教育管理部门所关心的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1.山东省体育学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概况

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实施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鲁教高字〔2011〕9号)精神,“十二·五”期间,按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强化优势,体现特色;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遴选建设750个特色专业,通过建设,使这些专业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

如表1所示,从2006年到2012年山东省有4所院校建有省级特色专业,包括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殊教育、舞蹈学专业、体育管理专业.在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5个专业中有三个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和社会体育专业还没有院校建成省级特色专业.总体来看,各院校省级特色专业的建设的分布尚不均衡,10个省级特色专业中仅山东体育学院就建有5个.山东体育学院是山东省唯一一所普通高等体育院校,目前设有18个本科专业,涵盖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由于各院校申报省级特色专业实行限额申报,使得山东体育学院每次申报均有专业能够从院里出现,而其他体育学本科专业在综合性院校的申报中,由于和其他学科相比属于小学科,从学校就很难出现,造成具有体育学省级特色的院校数量偏少.

2、体育类特色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特色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存在矛盾

目前,体育类特色专业在建设思想和理念上存在一些误区.对于特色专业的建设发展理念没有创新,没有一个长远的体育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特色专业的建设发展理念趋同最终会使特色专业建设千篇一面,并未有效地解决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与社会需求的脱节问题.由于专业不是某一级学科,而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需求的交叉点上.这就决定了大学中的专业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色专业的社会反应是十分重要的,但从特色专业的审批来审视,其观察和判断的依据主要是各高校提供的文字材料,难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专业与市场所需人才的契合度.

2.2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实施特色战略,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学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让体育专业教师去拓宽知识渠道,也没有让体育教师去学习深造和业务进修,所以无法储备具有特色专业的师资力量.除此之外,缺乏一些在某一体育行业里的佼佼者来作为学校的教师.同时,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较大,需要指导课外活动,还要组织运动队的训练和竞赛以及其它相关的体育工作,使得体育教师的压力太大.

2.3课程体系与培养方案尚不完善

在高校的体育特色专业中,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方案大都集中专业课、基础课以及专业基础课三大块课程的宏观、微观的优化、细分、组合上.但是这种老旧的三大块课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存在的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1)课程模式陈旧,培养方案单一.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弊端:人才培养方案不能及时的去适应社会需求,即使能够取得先进的改革举措,也不利于再次去创新;(2)教材建设薄弱.由于特色专业建设一般具有独特性,一些公开出版的、现成的针对体育特色培养的教材可能无法找到,这就需要一些集合了自身特色自编教材,但是自编教材在高校的体育类特色专业中使用率却很低.

山东省体育类本科特色专业建设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类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4专业评价体系和监控机制有待健全

目前,我国尚无特色专业的具体标准,只是通过文件形式予以明确,如《普通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评审指标》.山东省虽然出台了《山东省高等学校本科特色专业建设标准》,但这一标准不分高校类别和学科类别,所有参评的普通高校及其所申报的各类学科专业均以此评审标准来审批,这一点显然是简单化了.特色专业的建设和培育绝非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特色专业的培育和形成主要涉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和认可,集稳定性和动态性为一体.因此,任何级别的特色专业称号都应设立一定的有效期,建立起优胜劣汰选择机制.

3.体育类特色专业建设的对策

3.1更新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是一切教育教学改革的先导和前提.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要坚持以学生和教师为本,所有政策的制定都要以调动广大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要强化质量意识.要切实强化科学的质量观,全面把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要强化特色意识.进一步强化“坚持怎么写作地方的办学方向,创新本科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鼓励各专业创建特色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多样化、个性化教育的方法和路子.在考核方式上,引导教师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3.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完善教师培养体系,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为教师的发展提高创造条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对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及青年骨干教师实行重点培育.着力塑造一支结构合理、教育理念先进、教学功底扎实、学术造诣精深、治学态度严谨、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教师队伍.

3.3推动课程体系创新和改革

体育特色专业要结合实际发挥本身特点去制定一系列的人才培养计划.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一是要加强体育特色专业教材建设,根据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组织相关专家、教师和行业权威一起论证、编写能够结合实际情况体现本专业特色并且符合当前社会、经济和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要求的教材.鼓励学生丰富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建立各种体育协会,模拟经营各类体育产业,组织开展多种类型的体育实践活动,努力营造高素质体育人才成长的环境和条件,给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

3.4建立健全专业评价和监控机制

特色专业评价和考核标准应尽可能量化,以便做到客观公正.特色专业的评价指标应和一般专业的评价标准有所差别,比如对于定位为就业导向的应用型特色专业,就不一定要用学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高低来衡量办学绩效.此外,评价指标还应考虑不同类别学校、不同性质专业的差异性,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教育主管部门应研究并制订特色专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条件成熟时定期向社会公布特色专业点的建设情况和评价结果,以利于考生报考和督促学校努力提高特色专业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