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点赞:18208 浏览:8197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为维护教育公平,切实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怎么写作水平,北京市将推进落实《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具体而言,我们要扎实做好如下工作.

第一,充分认识特殊教育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融合教育发展.特殊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残疾儿童少年获得成长、融入社会的重要保障,其发展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北京市历来重视和保障残疾人权利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例如:《北京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2012年在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刘淇同志在大会报告中提出“积极发展特殊教育”.2000年以来,北京市教委接连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不断完善北京市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和运行机制,着力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和加大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力度.今年,北京市政府又出台了融合教育行动计划.

融合教育主张最大可能地在普通学校接受适合普通教育的残疾学生,它着意于平等、尊重、包容、和谐社会的建设,寄予着包括众多残疾儿童少年在内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是人们对残疾观不断演进的结果,也是世界特殊教育发展的新阶段.以前人们对残疾的理解多集中在残疾人的机体缺损和生理功能障碍上,并从障碍的角度解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认为残疾是个体的悲剧,这是一种“医学一生物模式”的认识.经过残疾人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和社会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残疾的认识也逐渐发生转变,从原来对“个人悲剧”的关注转向到对整个社会环境、制度以及文化的关注,更多从“社会一文化”模式来理解残疾和由此带来的障碍.这种转变为残疾人融入社会带来了新的视角,提供了理论推动力.伴随着残疾观的演进,特殊教育也逐渐打破隔离式特殊教育模式,“一体化教育”、“回归主流运动”、“融合教育”等新理念渐次出现.这些教育思潮和实践的核心是打破隔离式特殊教育的封闭状态,让残疾儿童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尽可能在最少受限制的普通学校或者普通班级中与普通儿童一起学习和生活,从而更好地促进残疾儿童少年融入社会生活.

推进融合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特殊教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融合教育不仅昭显着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也为整个教育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与融合教育有着广泛内涵交集的“全纳教育”思想,与全民教育思想相得益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2008年,第48届世界教育大会在日内瓦举行,其主题就是“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我国原国务委员、现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同志在大会主旨发言中肯定了“教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受教育权是基本人权,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的基本理念,肯定了全纳教育对建设和谐世界产生的积极且重要的影响,表达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用知识完善自我,创造美好人生”的美好理想.刘延东同志还代表中国政府表达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在推进全纳教育方面做出贡献的承诺.

可以说,以融合教育为代表和集中体现的新型教育思想和实践,正以丰富的内涵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惠及广大残疾儿童少年.完善的支持保障体系,清晰的管理怎么写作,优质的教育教学,为他们健康成长和融入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要认真总结经验,积极应对挑战.多年来,北京市一直重视开展随班就读教育,并将之确立为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思路和工作内容.从上世纪90年始,北京市就贯彻落实国家文件精神,先后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加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关于在全市各区县开展建立随班就读工作支持保障体系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提供强力保障,在全国较早开始探索资源教室、特殊教育中心等专业支持模式,2002年起增设专项资金着力推进资源教室建设.北京市在随班就读的政策支持、物质保障、专业指导、师资培训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切实的实践,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北京市有近6000名残疾学生在1093所普通中小学就读,这些学生约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66%;接收随班就读学生的中小学占到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总数的近80%;随班就读学生生均公用经费达到5500元.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送教上门等多种教育形式为补充的首都特殊教育办学体系已经形成.

在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市、区特殊教育中心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和指导作用.2009年,北京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更名为北京市特殊教育中心,功能拓展至科研、教研、师资培训和资源开发等多个方面.今年,北京市启动“北京市特殊支持教育中心”的筹建,又将实现新的功能转型.

在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过程中,特殊教育学校发挥着骨干作用.随着首都特殊教育的发展,特殊教育学校接收的中、重度残疾学生比例不断提高,同时特殊教育学校的功能也逐步向区域特殊支持教育中心方向拓展,其怎么写作对象、工作职能和相关要求也发生很多转变.多所学校还积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后的职业教育,为残疾少年走向独立、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创造着条件.在今后较长时间的发展中,特殊教育学校的骨干作用必将持续存在,在中、重度残疾学生的管理和社会融合方面承担着更加艰巨的职责,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随班就读学校发挥着首都特殊教育的主体作用.广大随班就读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配置人员,探索随班就读教育教学模式,营造平等、尊重、包容、融合的校园文化环境,不断提高教师面向全体、关注差异的教育教学能力.近几年来北京市资源教室建设得到很大推进,全市现有120所中小学建设了资源教室,对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根据融合教育行动计划,未来三年内市里还将重点支持100所随班就读工作突出的义务教育学校建立软、硬件完备的示范性资源教室,创建20所市级融合教育示范学校,引领我市融合教育质量提升.


符合首都特殊教育发展的优秀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需要我们积极加以应对.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北京市特殊教育发展还不均衡,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知识技能还有待加强,特殊教育硬件建设和支持保障体系还存在薄弱环节,发展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整体发展水平距离首都建设世界城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积极应对挑战,需要良好的制度保障和创新工作方式.融合教育对教育发展的要求是多方位的,实践中会遇到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我们要为融合教育实践创设良好的政策空间和制度保障.今年,市政府印发《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市教委、市残联、市教育督导室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将首都融合教育发展推进到新阶段,这是基于我市特殊教育发展现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满足残疾儿童少年教育需求而制订的重要发展导向和战略部署.《行动计划》中提出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双学籍制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以及“通过北京数字学校为残疾儿童少年提供教育资源”等,都是这方面工作的探索.我市在推进融合教育的道路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意义.十八大提出“支持特殊教育”,并作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大会报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纲要(2010-2020年)》设专章对特殊教育发展加以阐述,提出“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今年国务院法制办发布《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都说明融合教育成为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二是进一步加强建设,创建无障碍教育环境.融合教育主张根据社会模式来理解残疾人接受教育的困难,强调对这些困难的理解和对社会环境的改造.今后一段时期,需要切实落实《北京市中小学融合教育行动计划》要求,对全市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无障碍环境改造.三是进一步深化研究,加强对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市、区特殊支持教育中心建设,深化特殊教育科学研究,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开发相应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对融合教育的专业支持.四是进一步推进创新,完善融合教育制度建设.逐步探索和实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证书制度及医教结合、康教结合双学历职前培训制度、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双学籍制度,研制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随班就读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标准,以制度的不断完善为融合教育的推进和质量提供更多保障.五是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强融合教育物质条件保障.根据融合教育新的需求,继续推进各类学校的校舍建设、设施设备配备、生均公用经费及专项经费的保障,满足特殊教育教学需要.六是进一步扩大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残疾儿童少年信息平台和资料库、社区无障碍改造、残疾儿童少年社区文化、卫生、体育等活动,增加信息交流渠道,扩大融合教育的宣传范围,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特殊教育的浓厚氛围,营造平等、尊重、包容、和谐的社会文化环境.

总言之,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涉北京市近万名残疾儿童、少年的一生福祉,牵动着数万个家庭的幸福,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和谐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无论是“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还是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都包蕴着使社会的公平和权利的保障惠及这些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少年!作为全国的首都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北京融合教育的发展还将为全国其他省份提供发展范例.发展好首都融合教育,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融合教育行动计划的启动为契机,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推进首都教育事业取得新发展!

(责任编校:杨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