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教学模式

点赞:19128 浏览:8374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地方院校把实践育人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针对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的特点,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养模式等方面要进行调整和改革,加大实践育人教学的力度,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这成为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 键 词】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教学模式将音乐学教学理论与教育实习、专业实习、就业创业、怎么写作社会等实践活动与教学融为一体,结合社会资源,创设或利用各种情境使学生在当前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认知,在实践中完成、巩固音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传授.研究地方院校音乐专业实践育人一体化教学模式,不仅是在理论上将要构建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地方院校音乐专业的教育教学模式能够随着社会需求得到及时更新和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校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可尽早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对音乐专业人才的需求,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尽早调整学习目标,给自己定位,在实践过程中增强其职业精神和职业情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在实践中完成音乐理论与技能的学习.

一、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各高校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实践育人工作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意见》明确指出,实践育人特别是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

地方院校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的主力军.大学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轨,其使命也逐渐由单纯的人才培养发展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怎么写作社会.由于实际条件、生源的质量、社会环境的差异,地方院校的使命、规格、质量和发挥程度都与重点大学不同.在此大环境下,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培养的目标定位为:能够胜任各类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音乐教学工作,各类社会文艺团体、文化机关等单位与音乐相关的研究以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如果沿袭专业音乐学院办学模式,毕业生会面临就业难或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很长的适应期等尴尬局面.因此,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就成为学校的改革核心目标之一.大部分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社会需求进行调整和改革.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人才培养之路.高等学校要根据国家和地区、行业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特点,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根据不同专业的怎么写作面向和特点,结合学校实际和生源状况,大力推进因材施教,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现代大学的开放性为实践育人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在培养模式中建立实践育人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成为必须.近五六年来,我们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加强了实践育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既让学生尽早了解社会,提高了实践能力,树立职业意识,同时检验地方院校的办学理念,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二、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研究

(一)转变办学观念,构建实践育人课程体系

要实施课程重建与研发工作,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参与课程的规划,或至少应了解课程改革的宗旨和目标,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否则课程无法成为促进学院达成目标的有效工具.概念重建理论所界定的课程认为,课程不仅是书面的文本,而且是当下的行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与寻求意义的经验与历程.课程对于教师而言,不在于准确“实施”原定的计划,而在于如何依据自己的理解将计划变为有意义的学习经验.课程知识还包括在实践中、情境中所衍发的知识.教师与学生应将课程历程作为发现、探索个体经验的旅程.作为一个有意识的个体,应反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世界的看法与态度.因此,实践育人课程体系的整合与研发应该在继承传统优势课程的基础上,结合社会需求、地方院校生源的实际水平等进行.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础理论以及音乐表现力,特别是加大了对音乐事务能力的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就业既有局限性又有独特优势,在大力提倡和谐社会,注重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社区、企业等都需要有这方面的人才.因此,在培养音乐学专业学生的能力方面,较之以前禁锢在为社会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上有了极大改变,以就业为突破口,以市场的需求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音乐活动策划与管理、音乐表演与组织、音乐编辑与制作、音乐教育培训及管理等能力.另外,作为地方院校,传承文化,促进地方区域音乐的研究也是其职责.因此,研发了与之相匹配的音乐社会学、社会音乐事务案例评析、音乐多媒体制作、电脑音乐及录音艺术、田野音乐调查实践、民歌记谱训练、舞台表演艺术基础等,增加了应用文写作、营销策划、管理学基础等课程.而对传统的技法课程声乐、钢琴、舞蹈、和声、乐理、视唱练耳等进行了整合,注重将学生的技巧训练与实践融合在一起.

(二)构建从“坐中学”到“做中学”的教学模式

实践育人理念的渗透意味着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形式与手段、教学评价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实践育人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手段,而且具有育人功能.实践教育对音乐学专业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对加快社会化进程、促进个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实践育人与理论教学既独立,又互为依靠、互为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构建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片面强调实践教学活动,用压缩理论教学内容、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弱化理论教学手段来突出和强化实践教学.所以,教学模式的改变迫在眉睫.以音乐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教学模式的“做中学”教学组织形式有:教师集体授课、分组讨论试讲;在校内观摩教师的小组课和全国中小学录像优质课,校外观摩岳阳市中小学优质课、竞赛课、专题研讨课;有班级演练教学技能,也有在微格教室分组训练语言、示范等各项技能.教学方法除了讲授外,更多采用了小组合作、讨论来展示和完成学习内容,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展示和考核所学内容.学生通过校内外教师的指导,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锻炼来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合作沟通能力、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传统的一对一的技法课程,增加集体课的授课形式,如声乐课程,名称调整为声乐艺术实践课程,课时由45分钟到90分钟,教学地点从琴房到较为宽松的教室,上课人数由1人到15人,教学内容由传统的发声技法训练到集技法、表演、编排、伴奏、教学于一体的教学模式,曲目也不限于音乐学院的艺术歌曲、西洋歌剧,而是适合地方院校学生实际水平的作品.教学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综合能力.

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在实践育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中,学院上下掀起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热潮,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音乐学专业为湖南省重点专业(2006年)、湖南省特色专业(2008年),2012年被确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1年,声乐表演唱《渔歌调》荣获湖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节目一等奖.2012年湖南理工学院学生参加湖南省大学生五项技能大赛荣获集体一等奖好成绩,学生在湖南理工学院师范专业学生技能大赛中多次荣获一等奖,在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中,获得实习单位一致好评.校内外的各项艺术实践活动从组织、宣传、策划到指导教师的聘请、管理、经费的开支等都由学生完成.学生成功举办了五项技能大赛、理工好声音、作品汇报演出、声乐艺术实践汇报演出、班级专场、湖南省大学生五项技能大赛、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说课比赛、湖南理工学院师范学生技能大赛、岳阳市南湖广场群众艺术节等多项活动.

结语

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需要各高校的积极努力,推动地方各级政府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但是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由于经费、指导教师等实际问题,建立合作、共享、互惠互利的实践育人基地颇有难度,所以学院将内部资源充分利用,加强学院与学院之间的联络.同时密切加强与地方中小学、社会音乐艺术培训机构、剧团、社区、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与长沙歌舞剧团、岳阳巴陵剧团、岳阳市文化局、岳阳市群众艺术馆、岳阳市会展中心、岳阳市教育局、岳阳市社会音乐培训机构、岳阳市中小学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观摩、专业实习、教育实习、商业演出、组织、排练、调查、送文艺下乡、怎么写作社会等方式进行教学与实践.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努力推动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工作.

地方院校音乐学专业实践育人教学模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音乐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注:本文为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项目编号:湘教通(2012)401号]

作者单位:湖南理工学院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高薪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