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二外日语最佳时期实证

点赞:34099 浏览:1567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是很多高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但因为教材选择不一、教学方式相对传统,以及课程课时设置较不合理等,最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因此,根据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探求最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二外日语最佳时期成为必要.作者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理论和真实数据,并根据理论、结合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得出两点结论和一些建议.结论:一是学习日语的动机主要为情感兴趣、考研及出国需要.其中,情感兴趣因素影响学习人数比例,考研因素影响学习时间.二是大多数高校针对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日语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大一、大二和大三年级的学生,在同等时间学习同样的日语课程之后,学习效果不同.根据上述两个结论提出建议:各大高校从大二开始开设日语课程,第一年设计约120课时,第二年设计约180课时.

关 键 词:英语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日语学习效果日语学习最佳时期

一、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日语)的最佳时期,为学校和教师提供合适的教学规划、建议,达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研究第二外语(日语)教学时期的意义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日语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从学校教学的角度讲,有利于学校根据研究结果,确定第二外语课程开始学习的时间,有利于学校确定适量的日语课时,有利于学校确定师资在不同年级的分配,更有利于学校帮助学生将学术规划、职业规划与教学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未来发展.从教育学理论上讲,对第二外语课堂开设时期的研究是一次将第三语言习得时期与习得效果的深入探索,不但有利于完善日语教学课时安排的细则,更有利于探索语言习得理论的新领域.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1.第三语言习得的发展动态

语言学家认为,儿童即使在没有受到正规训练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轻而易举地掌握母语.发生在这一现象背后的自然过程被称为语言习得.埃利斯(Rod,1985,6)在《第二语言习得》一书中提到“第二语言习得”这一术语,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在自然条件或指导条件下,非母语的其他语言的潜意识或有意识的学习过程.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上,第三语言习得逐渐发展成一个新研究领域.这里的第三语言并不指具体的语言数量,而是指学习者的母语和已经掌握的外语之外的正在学习的一种或多种外语.第三语言学习者都是有经验的语言学习者,在经历了两次语言的习得后,其认知水平相对较高.

在我国国内,对于外语学习的研究相比国外而言起步较晚,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中国学者对外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主要是引入、介绍和翻译国外的教学和语言学理论.在90年代此研究有所突破,但研究的主要内容还集中在理论的建构方面,加上中外语言学习环境的巨大差异,国外的研究结果很难在我国外语教育界直接应用.九十年代之后,逐步发展到基于我国外语教学背景下的深层思考.但实际上,我国学者所研究的外语学习主要是英语学习,有关大学日语学习的研究在我国教育界尚属起步阶段.

2.日语学习动机发展与成果

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加德纳和兰伯特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开始了二语学习动机的研究.然而,由于视角过窄,研究方法单一,二语学习动机研究一度徘徊不前.而在近二三十年来,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第二外语的学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其中典型的为Selinker等人提出的相似度检测语理论(InterdanguageTheory)、Krashen提出的监控理论(MonitorTheory)、Anderson1983年提出的ACT模型、McLanghlin提出的信息加工模型(InformactionProcessingModel),以及后来综合发展的平行分布加工模型(ParallelDIstributedProcessingModel,简称PDP模型).

九十年代来,Gardner与Lambert对第二语言学习动机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具有开创性和指导意义.他们强调语言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在他们的测量工具中,对于语言学习动机的测量包括三个维度的指标:(1)学生对于语言学习及目的语文化的态度;(2)学习语言的愿望;(3)动机的强度.

近代学者郭俊海、大北叶子(2001)、成天高宏(1998)、高岸雅子(2000)都曾做过若干分析.郭俊海、大北叶子认为“日语学习志向因子”为预测学生日语学习成绩单有效统计因子,而“日语学习志向因子”和“自己满足因子”的“成就型动机”直接关系到新加坡大学生日语学习成绩的提高.“成天高宏对泰国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与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调查.高岸雅子则以短期留日的美国留学生为对象,探讨了短期留学生对日语学习动机变化的影响”①.

3.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虽在中国各大高校的开设了各种英语专业生的二外学习课程,但因为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教材不符合二外教学要求,课时设置缺乏科学等,最终教学效果不理想,其中,课程安排时期影响最大.因此,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目的及学习效果等因素,分析和探求开展英语专业生学习二外日语的最适宜时期.

三、问卷调查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学生日语学习现状,确定开展日语课堂的最佳时期,为我国第二外语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具体有参考价值和改革意义的习得时期建议,笔者以问卷调查的方法抽样研究了湖南省长沙市内几所高校不同年级的英语专业学生开始学习日语的时间、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1.调查工具

问卷调查.

2.调查对象

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大一至大三英语专业学生中分别随机选择4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合计每校抽取120人,共360人,其中回收有效问卷327份,有效回收率为90.8%.3.问卷设计方式

本问卷是笔者根据课题研究目的设计而成.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包括单选题九道,多选题一道(主要考查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以及实际情况中最初学习日语的时间);第二部分为问答题,共三道问题(主要询问学生大学期间希望学校开设日语课程的时间段、每学期开设日语课程的课时量,以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日语学习提出建议和意见).

4.调查过程

小组成员通过认识的同学,分别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校内随机抽取对象进行问卷现场作答,现场回收.

5.调查结果

根据教育统计学及其相关理论,笔者整合数据,总结出以下三点,讨论如下.

(1)日语学习动机分析

通过对选择不同因素的人数统计,整合建立图1.笔者通过设计多项选择题,研究激励学生学习日语的主要因素.在此项问题中,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激励自己对日语产生兴趣、学习日语的因素.

分析条形图,可以得出结论:影响学生对日语产生兴趣的因素主要是对动漫等其他日本文化产生的兴趣爱好;考研等未来发展因素则紧居第二位,是影响学生学习日语的第二大因素;出国及家庭因素则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影响较小.查阅以往的研究结果:“①根据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调查,高校日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未来求职、方便了解日本动漫、对语言本身的兴趣;②伏泉2008年的调查显示:英语专业本科的第二外语日语学习动机排名前三位依次是——对日语语言的兴趣、对日本文化的兴趣、对求职有利.”②本次问卷中,关于学习日语的动机调查结果基本符合以往的研究结果.

(2)学生期望学习日语的时期分析

*期望开设日语课程时期:学生希望学校开设日语课程的时间.

*参与调查人数360人,其中回收到有效问卷327份.

通过问答题,询问学生大学期间希望学校开设日语课程的时间段,笔者整理分析对不同年级选择人数的数据,建立图2.在此项问答题中,大多数学生选择在大一、大二年级开设日语课程,结合对日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结果及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笔者对于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的起始时期的选择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①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日语的主要动机是情感兴趣.在《日本动漫影响力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偏好研究》一书中,编者根据大量的调查研究提供了一份翔实可靠的关于日本动漫影响力的数据材料,它具体分析日本动漫对大学生产生的精神文化观念方面的影响及由此类影响所产生种种消费偏好的现象,这使得笔者对日本动漫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影响力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确定大学生学习第二外语日语的主要动机——情感动机.这一动机促使很多英语专业学生产生学习日语的,寻求学习日语途径,甚至在刚入大学时就在校外参加培训班学习日语.总之,占统计人数41%的学生期望在大一开设日语课程.在学校没有开设课程的情况下,有些学生会选择校外报补习上课,这导致各大高校在统一开设第二外语课程教学时,学生之间日语素质水平不一,大大增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

②大多数以考研为目标的英语专业学生都清楚地知道,第二外语是研究生考试中的重要性——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在研究生考试500分的总分中占据了100分的份额.第二外语成绩的优劣在绝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名考生能否顺利通过研究生考试进入一所好的学校.大多数学生在大二学期确定自己的未来规划,有44%的学生期望在大二开设日语课程.这一原因导致一个普遍现象:大三才开设日语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要考研究生的英语专业学生由于学校开设第二外语日语课程时间不够,提前开始学习,并花费大量时间和心思;不考研究生的学生则对第二外语的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可有可无.

(3)不同学习起始时期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笔者对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有条件选择出:被测试者分别大一、大二、大三开始学习日语,且持续时间为一学年(各年级35人,共105人).被试者进行同一试卷测试(试卷测试范围为新标准日本语初级上前16课),回收有效试卷每年级30份,共90份.在持续学习时间相同,起始学习时间为变量的前提下,笔者运用SPSS系统的方差分析法,研究学习起始期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见下表.

根据下表可知:Group1、2、3分别代表被试者身份: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由SPSS13.0统计分析,Mean值为每组30名被试者的平均成绩,可知三组平均成绩中,大二学生的平均分为85.3分,大三学生的平均分为75.7分,三个年级的平均得分为:80.4556分.由此可知,三个不同年级学生的测试结果有分数上的差异.又由SPSS13.0统计分析,Sig.值代表被试组之间的相似性大小(见图4).表数据Sig.值小于0.05的临界值,且95%的置信区间不含0.这说明各组间有显著差异,即大一、大二、大三之间的学习效果不同.即三个年级学生,在相等的学习时间内(一学年)的前提下,学习效果有差异.笔者结合调查结果和教育学理论,分析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如下:

英语专业学生学习二外日语最佳时期实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大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大一年级学生学习动机较为单一,多数仅为对新语言兴趣,少有考研规划、职业工具等目的性较强的学习目的.又由于日语言的学习特征是先易后难,因此大一学生对日语学习热情持续时间常为开始学习的前三个月.学习效果开始较好,逐渐减弱.

大二年级学生学习目的逐渐多样化,在对新语言有兴趣的基础上,半数左右的学生都明确了职业方向、是否考研、考研是否需要考日语等问题.但仍有半数同学抱有观望态度,不能立即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学术规划,但是学习动机已经比大一学生更加强烈,学习热情高并且持续时间长,在学习日语难度加大时,能够凭借较强的学习热情克服困难保持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呈平稳上升状态.

大三年级学生学习目的具体化,从大三上到大三下,基本上学生已经确定是否会考研,考研是否考日语,今后工作是否要使用日语.因此,班上学生学习日语呈现两种状态:一类是日语成绩优异的学生.这类学生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本身英语专业成绩就很优秀,他们对学习保持惯有的高要求态度,将日语也学得很好.另一种是英语专业学习得不是很好,将日语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将日语课当成专业学习的学生.

二类是日语学习效果一般及较差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确定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学术发展都不会运用到日语,将日语视为辅修科目,抱着及格万岁的态度,不重视日语课程的学习.

五、建议

二外日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日语阅读能力、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使学生以日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全面提高日语运用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较好的基础;并将介绍大量的日本社会政治文化情况,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日本国情和日本文化,并对日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第二外语还是当代培养高素质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必要组成部分.

根据实地调查统计和数据分析结果,针对湖南省内英语专业学生的日语二外课程,笔者建议各大高校从大二开设课程,且第一年设计约120个课时,第二年设计约180课时,以达到《二外日语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学生掌握日语基本概况和语法基础,了解日本生活中应用日语的习惯和用词造句的基本方法”③

注释:

①王婉莹.大学分专业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类型与动机强度的定量研究[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3):38-46.

②伏泉.高校外语专业第二外语的课程定位[J].外国语文,2012(7).

③王娴娴.浅析英语专业学生二外日语学习动机及提升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CEPE,2010(1):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