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组合法制订体育高考训练计划

点赞:11086 浏览:452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体育专业高考生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准备过程,需要带队训练的老师付出辛勤的汗水.系统地对体育高考生进行训练,需要训练计划的支持,制订长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是带队训练必须认真完成的重要任务.本文在实践基础上阐述如何通过分析组合法制订体育高考生的训练计划.

关 键 词:分析;组合;制订;训练计划

体育高考训练计划是以体育专业统考项目为训练目标,以提高体育专业统考成绩为训练目的,以教练员主导训练,以体育高考生为训练主体的指导性文件.教练员在统筹了全年计划和阶段计划后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周计划和课时计划的制订上.“周训练计划是具体的实施计划”,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阶段训练计划的具体化,又是细化课时训练计划的依据.“决定小周期训练计划内容结构的主要依据,是实现训练目标的需要和不同负荷后机体的反应及恢复状况.前者决定着应该把哪些内容列入训练计划之中,后者则决定这些内容应该怎样组合在一起.高考体育专业测试项目在很长时间里是固定的,在制订训练计划的时候,我们只要把几个统考项目所包含的训练因素分析一下,再根据训练所需进行组合,就能较好地制订出训练计划.

一、分析

1.分析统考项目所需的主要身体素质

以福建省体育专业统考(100米、800米、立定跳远和原地推铅球)4个项目为例,分析说明每个统考项目所需主要身体素质(表1).

根据体育理论知识得知,速度素质含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力量素质含绝对力量、相对力量、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力量耐力;耐力素质含心血管耐力(包括有氧耐力即一般耐力、无氧耐力即速度耐力)和肌肉耐力.制订训练计划时,可以根据身体部位不同分成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躯干力量有序安排练习.速度、耐力和柔韧等各种素质应主次分明、合理地安排练习.

2.分析训练内容

(1)速度素质训练.例如,10米折回跑(限时跑、计时跑)、起跑和疾跑、30~60米加速跑、100米反复跑、120~150米反复跑、上下坡跑等.

(2)力量素质训练.例如,跳深、连续纵跳摸高、杠铃负重各种练习、蛙跳(草地或沙坑)、单脚跳、阶梯跳或上坡跳、后蹬跑或跨步跳、腹背部练习(仰卧起坐、背起、两头起、仰卧或悬垂举腿)等.

(3)耐力素质训练.例如,不等距离的组合跑、反复跑、间歇跑、变速跑、越野跑等.

(4)柔韧素质训练.例如,各种形式的劈叉、压腿、摆腿、踢腿;立位或坐位体前屈、肩部柔韧练习等.

3.分析运动负荷安排

运动负荷安排应遵循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大中小结合等原则.“在训练实践中,一般以日历周为一个小周期.因此,有经验的教练员常常把一周的训练分为两半,在上半周的训练之后,即星期三或星期四安排较小的负荷或其他形式的积极性休息做为调整,在下半周的训练中,从负荷的内容及程度上常常与上半周在某些方面是相似的.”[1]由于有周六和周日两天时间的休息和调整,上半周和下半周的运动负荷适当加大.如果每周训练5天,那么,就可以以周三为准界定上半周和下半周,周一周二和周四周五运动负荷适当加大,周三作为调整.

4.分析其他影响因素

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的时候还应考虑训练的目的和任务、训练时长(以福建省每年11月体育专业统考时间为例,组队完成距离11月统考有多长时间可供训练)、每周训练次数(以福建省每年11月体育专业统考时间为例,可考虑高二下学期每周训练5次,高三上学期每周训练7次以及统考前一个月的适应性训练次数和时间)以及具体情况(如检测期、月考、期中和期末考、高考、中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二、组合

1.要求

组合时应做到目的明确,任务清晰,方法正确,运动负荷合理.

2.组合原则

把各项目的训练方法进行合理、有序的组合就可以形成一份训练计划.合理、有序的组合应注意把握好主副项原则(根据每天训练时间长短确定1-2个主项和1-2个副项)和搭配原则(不同运动项目搭配、上下肢运动搭配、运动负荷搭配),两个原则应融合应用.这份训练计划要通过运动员的实际训练并进行及时的修正,为以后训练计划的制订提供参考.

运用组合法制订体育高考训练计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理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3.组合顺序

组合顺序应有效.比如速度和铅球(上肢力量和推铅球)组合可考虑先推铅球练习,后速度素质练习,最后上肢力量练习,以免跑后体力严重下降,不但会影响到推铅球技术的正常发挥,而且容易产生技术变形,严重的可能导致某些伤害事故的发生.


4.合理搭配

统考项目中不管是哪个项目都离不开柔韧素质的支持,我们可以将柔韧素质练习进行合理地穿插安排作为调整运动负荷的手段之一.灵敏素质练习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穿插安排作为调整运动负荷的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