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

点赞:4582 浏览:149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9-0302-02

摘 要:学前教育是国家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阶段,不但关系着儿童一生的健康发展,更关系着民族与国家发展的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2国发2号文件的颁发,为贵州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对于“老、少、边、贫”的荔波县而言,坚持从县情出发,努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促进全县少数民族双语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当前荔波县基础教育的重大目标与任务.


关 键 词:荔波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研究

一、学前双语教育简述

1、学前教育的含义

学前教育,是指孩子从出生到进入小学前的教育,在我国是指促进学前儿童(0-6岁)的身心全面、健康与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与措施的总和,通常也称早期教育或婴幼儿教育.可见,学前教育有几个方面的界定:一是对教育对象的限定,即广义上为0-6岁,狭义上为3-6岁的儿童,本文所指的学前教育是指后者;二是学前教育的实施机构,主要是家庭学前教育和社会学前教育,而后者又包括正式的非正式的教育;三是从制度层面来看,包括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与国际学前教育相比,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正处在初步阶段,离普及三年学前教育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

学前双语教育,顾名思义,是指在学前教育过程中至少使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国际教育中,“双语教育”被翻译为“bilingualeducation”,“bilingual”一词是形容词,最基本的词意即为“两种语言的”.尽管国内外对学前双语教育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总的来看,无论哪种定义,都应该包含其基本的共性,即使用两种语言的教学.本文中所指的少数民族双语学前教育,主要是指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正式)学前教育中采取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的教育.

二、荔波县少数民族双语学前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1、必要性

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05年统计数据表明,荔波全县人口1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4.51万人,占全县人口的86.37%,是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在众多的少数民族中,人口占比较多的少数民族主要是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由于荔波县地处贵州和广西交界处,交通相对闭塞,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地方普通话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因此要在这些地区举办学前教育,离不开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的使用,即使用双语进行教育.

2、意义

除了上面所说的荔波是少数民族聚居以及与汉族交错杂居地之外,荔波还是全国的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国家级贫困县,正是基于这些复杂的县情,在学前教育开展双语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促进当地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为小学教育打好基础;特别是在一些汉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乡镇,如果离开了少数民族母语,学前教育几乎无法正常开展.二是有利于为地方发展培养双语人才;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象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学前教育中开展双语教育,有利于培养地方社会建设的接班人.三是有利于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以及各少数民族之前的交流与融和,促进各族人民有效沟通、和谐相处和实现共同繁荣;四是有利于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传播、传承和保护工作.

三、荔波县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及特点

1、现状

调查表明,除荔波县城(玉屏镇)外,在其他乡镇的学前教育中,采取双语教学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特别是瑶山瑶族乡、瑶麓瑶族乡、永康水族乡、水尧水族乡、水利水族乡以及其他乡镇,而对于相关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与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相比,目前荔波县学前双语教育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2、特点

调查研究表明,荔波县学前双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两极分化明显,即对于县城的学前教育而言,基本上不存在双语教育,一律是普通话教育;二是自发性教育,即在少数民族乡镇的学前双语教育中,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必须运用双语才能有效开展,否则一些学生无法接受,因而这个过程和动机又是自发的;三是学前双语教学参差不齐,一些学校搞得好些,一些学搞得差些;四是缺乏制度设计和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在这些特点中,县情决定了学前双语教育的必要性,这个必要性又导致了自发性,自发性又造成了不规范性,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荔波学前双语教育的主要特征.

四、荔波县学前双语教育的对策分析

1、制度设计和规范性要求

荔波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双语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基于荔波少数民族占绝大多数以及地区相对闭塞的县情,除荔波县城外,必须在各乡镇的学前教育中广泛开展双语教育.因此,县教育局应该联合民族宗教事务局以及各学前教育机构,共同制定相应的教育规划和规范性要求,促进各乡镇学前双语教育的有效开展.在制度设计方面,主要考虑出台一些规范性的文件以引导学前双语教育的开展,如学前双语教育实施规划、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支持、实施模式和路径、评价考核指标和奖惩办法等.只有通过出台制度性的规划和规范性的要求,才能有助于促进学前双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才不会因领导人的看法不同而改变.

2、注重学前双语教育宣传

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教育,而教育的最底层基础设计则是学前教育,因而搞好学前教育意义重大.纵观荔波学前双语教育的现状,问题的关键在于意识缺乏和重视不够.因此,应该在全县大力宣传学前双语教育,让学前双语教育深入人心并得到全县民众的足够重视,从而促进学前双语教育的普及与教育水平的提高.

3、选择合适的学前双语教育模式

一切从实际出发,永远是从事任何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因此,究竟选择什么样的学前双语教育模式,完全要从当地的教育情况出发,不可“一刀切”,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1)教学用语的主次模式

根据教学用语的主次和比例,可将学前双语教育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汉主少次”模式,即在学前双语教育中,汉语为主要语言,占一半以上的比例,而少数民族语言为辅助性语言,占一半以下的比例.另一种是“少主汉次”模式,即少数民族语言占大半部分,在教育中居于主要地位,相应地,汉语则是辅助性语言,占次要地位.

(2)过渡模式和完全模式

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可分为过渡模式和完全模式.一般而言,在幼儿入学后几个月或一年时间内,主要采用过渡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主要采用少数民族母语,待经过一定时间初步适应教师普通话后,逐步过渡到“少主汉辅”模式,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可以选择完全模式,即完全采用普通话教育模式.

(3)双向浸入式双语教学模式

起源于加拿大、盛行于美国的双向浸入式双语教学是双语教育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该模式使用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教学,将数量大致相等的多数民族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安排在同一课堂内接受相同的教育(何家蓉、李桂山等,2010:115).一般来说,这种教育模式适用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且汉族人口比重占优势的地区,但对于一些汉族人口占比较小的地区是否也可以选择这一模式,则要视汉族和少数民族融合的程度而定,可以相应地选择全部或是部分双向浸入教学模式.

在理论与实践中,有很多的学前双语教育模式,那么,作为荔波县的学前双语教育,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模式进行?在选择学前双语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应该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批判继承与吸收原则,反对盲目引进,即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批判地借鉴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成功经验;二是坚持创新的原则,努力做到与时俱进;三是综合运用原则,即在思考学前双语教育模式时,不能机械的只运用一种模式和方法,可以综合运用几种模式和方法进行;四是坚持实效性原则,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五是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即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原则.

五、结语

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具体性和多样性,正是因为荔波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以及与汉族交错杂居的县份,决定了学前双语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理论到实践、从制度制度到规划实施、从教育行政部门到教学单位、从个人到家庭,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学前双语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荔波县未来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因而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