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文答辩会之

点赞:6734 浏览:29106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培养,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处处是创新之地,天天是创新之时,人人是创新之人”.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辅导员首先要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大胆猜想,才能提出问题,已知的不都是正确的,存在的不都是合理的,现成的也不都是最好的.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方案不是唯一的,答案不是绝对的,有时甚至可以采用一些非常规的方法另辟蹊径.只有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与开放的思想风气和环境氛围,创造力才会象种子一样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前些日子,学校举办了少科院研究院科技论文答辩会的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在答辩过程中的自由提问环节让我感受到小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让人感到非常的意外和惊喜.结合我平时的教学经历,我发现提问的孩子往往分为两种:第一种孩子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与主题无关或者说不切实际,这些孩子大多集中在中低年级,第二种孩子提出的问题则足见他对问题的思考,这些孩子大部分为中高年级同学,从中也足见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对科学问题的思考非常深刻,也让人感受到孩子对于客观现实世界的关注.例如,下面的几个提问让我印象深刻:

1.在一组同学做完缓冲装置试验成果汇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认为你的这个设计在生活中哪些领域有所运用?

2.在一位同学做完吸烟调查报告的汇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认为你的这项措施在实际运用中成功率会怎样呢?

3.一位创造发明研究所的同学做完自己小发明的回报后,一位同学问:你觉得你的这个小发明存在缺陷吗?还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提出的问题很有针对性,有些孩子的问题却不着边呢?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孩子眼中的科学”这个字眼,所以我想就孩子们眼中的科学,以及如何改善科学课堂的教学从而提升学生对科学问题的认识作个人的初步认识和看法.

一、孩子眼中的科学

1.为什么有的孩子提出的问题让人匪夷所思?

前些日子刚开始看一本书,书名叫做《孩子像科学家一样》,书中笔者认为,这本书之所以称为“孩子像科学家一样”,主要是因为孩子和科学家存在共同的特点:1).都有好奇心,2).都喜欢对事物不停地探索.如果从结果上来看,孩子的科学是“不科学的”,受其思维发展水平和对世界认知的程度的限制,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表面化的,肤浅的思考,对于问题的思考和见解是主观的,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可能是盲目的,得出的结论也经常与事实有偏差甚至错误.但是作为同一种过程,儿童和成年科学家是大致相同的,他们都是一种探索与求知,都是对未来世界寻求解释的过程.所以儿童和成人一样都对周围的世界有一种想要探索的好奇心.

儿童科学不仅局限于个人的直接经验,而且还带着主观的色彩.儿童往往不能客观地解释自然事物和现象,而是从主观的意愿出发.因为他们不能分清主观的现实和客观的现实.有人曾经说过“儿童所选择的是自己所相信的现实”.孩子相信自己的想象,就认为它们是真实的,并根据自己的认识进行更多的猜测.

我认为,思维发展水平的局限使“孩子眼中的科学”更加具有主观色彩,着既是它的不成熟之处,也它的独特之处,科学发展至今,我们似乎已经忘却了人也属于大自然的一部分.在某种意义上,孩子眼中的科学恰恰弥补了现代唯理论科学的不足之处.孩子们在检测象中探索自然,以自己的情感与自然对话,用诗意的想象解释自然,也许,孩子眼中的科学也反映了科学的意义.

2.以孩子的眼光看事物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它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学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受到思维的束缚.成人往往用理论化,概念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却常常忽视了自己的直接经验,从而无法把握这个世界很多的细节性问题.孩子的眼光没有概念化的束缚,这反而使他们的观点更接近现实.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和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科学问题的思考.

在做中学的课堂上,一位有经验的老教师教导我说,孩子的思考和老师的思考不同,我们不能在一堂课上一定要让学生通过一个活动学到一个固定的知识,这样的教育也会是没有创新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在活动的过程中都有哪些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的发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老师应该是一个指导的角色.

二、现实课活动辅导的实施

1.把学生引入社会环境中去寻求课题

我校学生经常开展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小论文比赛,“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等各种科技竞赛.我在指导学生科技创作时主要是启发青少年认识科学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培养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科学的美好情感.既然是这样,我就定一些与环境有关、与关爱大自然有关、与热爱祖国和当前提倡的低碳生活等有关的选题.

科学研究中选题很重要,我在辅导学生前首先收集各种资料,告诉学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事件,特别是现在正在威胁着人们的环境问题,告诉学生在参观和考察中仔细寻找问题,引领着学生去发现,为科研选题奠定基础.

有一次,我家乡的一条小河污染情况拍摄了下来:河边堆满了生活垃圾,有的直接漂浮在河面上,看上去很不美观,于是我对同学们说,水面上大多数的废物可以打捞上来,但是对河水造成污染的油污和泡沫就没法打捞了.不过,我们真的就没办法了吗?此时,我作为科技辅导员的教师,向同学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授意同学们,能不能研究、探讨这个问题,告诉他如果能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将对这条河和它相联系的河流做出巨大的贡献,这就为部分同学想要研究“如何避免向河流中扔垃圾”这个问题,作为一项科研课题点明了方向.

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寻找问题,在学生发现了问题时辅导教师的做法是“引而不发”只是给学生以启发,这样的指给学生方向的做法能够培养学生在环境中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后继续思考,最终形成科研课题.

小文答辩会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科技辅导员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2.研讨课题,为科技发明、科学实验的成功打好基础

小学生在从事科技活动时,有时想得比较简单,随意性较强,有时还凭兴趣,往往仓促上马就干起来,这样,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打退堂鼓,甚至于不干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问题就因这些原因半途而废.为了防止上述现象发生,一开始我就让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还是以水面污染为例,首先我请几个同学坐下来,认真分析:1、我们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2、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清理水污染问题.3、查询资料,了解以前人们有没有清理油污和泡沫的好方法;如果有的话,这种方需要不需要改进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每次的创造发明选修课大家都聚在一起探讨,有时争论得很厉害,此时科技辅导员的任务就是向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聆听大家的意见,帮助其中的领袖人物也就是课题主持人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把研究课题确定下来.大家认为用行动找到清理水面油污、泡沫的办法,来直接保护环境更有价值.研讨进行了一段时间,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要发明一艘“垃圾自动清理船”.此时的决定是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做出的,已经为发明做好了理论分析和实践设计的充分准备.

作为科技辅导员,回忆一项成功的经验时我认为,由问题导出的课题决定了科技发明的意义,而对课题认真的研讨为课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研讨课题是学生容易忽视的环节,但是科技辅导员要特别重视这一环节.

3.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对科学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科技发明的实施重要的是做好科学试验.所以制定一个详细的实施计划就是要制定一个详细的科学试验计划.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由于没有发明的经历,甚至于连制作的经历也没有,更甚者连使用工具的经历也没有,所以科技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制定计划.然后让学生自己学会设计实验过程:


学生提出了问题,接下来就是带着问题去探索,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针对自己的问题设计出试验方法和步骤,选择观察的对象和实验的器材等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准备好做学生的助手作用,包括:帮学生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建议,实验注意事项,最后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设计好方案,进行创造发明和探索研究.

例如,我们在实验前经常会提出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

(1)你们小组准备怎样来进行活动?

(2)你们需要哪些器材?

(3)活动如何分工?

(4)动手操作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5)确定时间分配和实验草图.

每一小组都制定了不同的切实可行的探究方法,明确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每个人的分工,这样每个人都成了小组的主人,都成了学习的主人.以上的工作对于学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了这样的一份实验计划才能保证发明实践的顺利进行,发明的成功.

三、小结和感想

科技创作源自生活,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创作,我们的少科院才能越办越好.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去提问,而且要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有价值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探索和实践.

首先,学生需要一个自由探讨问题的环境.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幼稚的、无价值的,有的甚至是明显的错误观点,但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倾听,无需急于纠正,允许学生慢慢思考,逐步解决.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即使他们的问题看起来荒诞可笑,或者远离现实,也值得表达、探讨,与人分享.然后再逐渐引导学生掌握提出有价值问题的正确方法.

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提出有创新价值的问题,甚至包括他们的失策之处,与学生共同研讨和思考,鼓励学生向教材挑战,不要认为教材上的观点、教师的讲解就是“最终真理”,这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思维教育.

其次,学生要有提出有价值问题的各种技巧.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学会提问技巧呢?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点去尝试:

质疑法:有的问题明摆在那里的,稍加留心即可以发现.有些以隐性状态存在的,我们必须思考得多一点,深一些.不仅要去努力质疑,更要学会去寻找疑问.

辩论法:学生在讨论时经常出现不同的意见.这样有利于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提出批驳型问题,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思维的批评性和严谨性,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作者单位: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