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点赞:4098 浏览:148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重视对青少年的心理素质教育,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了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及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 键 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影响因素有效途径

1.心理素质

1.1心理素质的内涵.

对于心理素质的定义,专家们的看法各有不同.

王希永等人认为:所谓心理素质是指在先天与后天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素质作为一个普遍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就其内涵而言,心理素质所反映的是人在某一时期内的心理倾向和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人进一步发展和从事活动的心理条件和心理保证.就其外延而言,心理素质包括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

肖汉仕教授这样解释: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过程及个性心理结构中所具有的状态,品质与能力之总和,其中包括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方面是指获得知识的多少,也指先天遗传的智力潜能,但我们主要强调心理潜能的自我开发与有效利用,在非智力方面,主要指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个性心理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大小,以及所体现出的行为习惯与社会适应状况.

从上述专家对心理素质的概括可以看出:人们在对心理素质进行概括、分析和评价时常常使用人格、个性、心理品质等概念,这些概念同心理素质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含义.可以这样认为,这些概念是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内对心理素质的不同表达方式.其实它们之间具有明显的区别,不能等同或替代.人格、个性这两个概念是集合概念,而心理素质是一个非集合概念.因此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


1.2心理素质与情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非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

过去,人们更关注孩子的智商,关注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大多数父母都想给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通过学习开发智力,认为孩子越聪明,成功的机会就越多.人们付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成果,但在一代比一代更聪明的同时,情感和社会技能却在急剧下降.在精神健康等方面,今天的孩子在许多方面都不如上一代.比如:美国近15年的统计,儿童和少年的忧郁症增加了近千倍,来自保护儿童基金会的一组统计数字呈现出:每天有6名儿童;有342名18岁以下的少年犯暴力罪被捕.这说明心理素质不是随着智力的提高而提高,而情商对孩子的心理有着莫大的影响.

2.目前学生的心理现状及原因

目前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新世纪、新时期,科技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这就使得他们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另外,这一时期的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在由幼稚迅速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这就使得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又呈现出鲜明的年龄特征.由于心理素质不高,在校学生不少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部分学生正义感淡化,自我控制和承受逆境的能力较差,遇事容易走极端等,严重的甚至精神失常,现象也偶有发生.有资料显示,对在校三个年级的学生心理调查结果发现,20.6%的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中,存在环境适应性问题的占27.5%,存在人际交往问题的占23.6%,存在恋爱、情感问题的占21.5%,因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压力引发的问题占33%.由此可见:人际交往不适的困惑心理、就业压力造成过分担心的心理、缺乏自信心和学习紧张心理,贫困生的自卑心理,以及恋爱、情感问题引发的不健康心理是当前影响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从原因看有以下几点.

2.1心理上的自主性逐渐增强,对环境和他人的依赖性同时存在.

当学生离开家乡,告别父母和其他亲人到异地求学,这时校园的组织管理模式与中学差异较大,具有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为主的教育管理特点,使学生的成人感、独立性明显增强.然而,他们中的大多数并未广泛地接触社会,还不能独立地适应社会,开展人际交往,解决各种具体问题,因此他们表现出自主性与依赖性同时存在的现象.

2.2心理上的自豪感比较突出,自卑感也时常显现.

学生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呵护,个人成长一帆风顺,许多人没有社会生活阅历和挫折经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和差距开始显现出来,一些学生的自卑感便油然而生.过去家庭中的“小皇帝”由于对集体生活不适应,原有的优越感被自卑和焦虑情绪代替.

2.3理想期望值较高,时刻面临现实的考验和磨炼.

学生都是怀着梦想跨进新校门的,但学校并非伊甸园,生活的道路并非花团锦簇、处处洒满阳光,现实情况并非像他们所憧憬的那样美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困扰着他们,失望感频频袭来,有些人开始怀疑自己,甚至用不信任的态度对待周围一切事物.

3.当代教育与心理素质教育

现代教育的主导方面是用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铸造下一代的灵魂,而且反映社会和教育进步的新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教育活动中,与此同时,学校教育中也存在着与时代要求不一致的东西:

3.1“应试教育”的倾向仍然存在.

有的学校,与考试关系不大的科目尽量压缩课时,完全不考的科目则干脆不开,活动课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更是踪迹难寻.片面强化考试造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乃至心理挫伤:有的学生因厌学而离家出走;有的学生甚至轻生.3.2教育态度与教育方法不够正确.

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心理素质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过分苛求、过多管束,对学生形成不适当的压抑,“等级”、“评比”等对学生也不够理解与不够尊重.有的老师甚至缺乏起码的爱心,对待学生简单粗暴、动辄施罚.

3.3不良思潮对学生心理的影响.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泛滥,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奉献精神等受到强烈冲击的紧要关头,在课本上讲国有企业如何稳步发展,而生活中学生的父母却双双下岗的矛盾时刻,或者茫茫然不知所措,或者固守一些过时的观念和价值标准,或者不能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有力抵制各种消极的文化观念和思潮的影响,在学生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4.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途径

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学校要从宏观上提升心理教育的地位,优化当前心理教育途径,深化心理教育的认识.另一方面,对全体老师而言,注意学生情商培养,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4.1学校加强心理教育的途径.

4.1.1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视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途径,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心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怎么写作.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开展团体心理咨询与辅导,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增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护和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过程中的作用.

4.1.2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要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构建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班主任要加强班级管理,创造一种朝气蓬勃、互助友爱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学校要加强科学管理,树立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营造温暖、友善的校园大环境,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举办人文学科讲座.给学生以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思想文化陶冶.学生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听取讲座,开阔视野,启迪思维,调动情感.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怎么写作、义务劳动、下厂实习等,让学生主动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增强学生自立意识,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文素养起到了重要作用.

4.1.3充分发挥图书馆在学生心理素质优化中的优势.

图书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应开展多样的知识讲座消除学生心理困惑.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文献知识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通过欣赏音乐、绘画、雕塑、演讲、参观等活动调节学生的情绪.图书馆员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鼓舞人心、增强意志的高品位书籍,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4.2教师要注意情商培养,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4.2.1注重自我教育,有效控制不良情绪.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稳定,处于过渡时期.一些学生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控制情绪,并不是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教育、自我疏导、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北京大学心理系孟邵兰教授在人类情绪中指出:“情绪情感是认识自我的镜子.”她还强调:“人对自己要有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要认识自己的精神状态,它包括智慧能力和情感动机、个性习惯等.”每当学生产生不良情绪时,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我认识水平.

4.2.2注重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研究表明,承受挫折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一样,可以通过学习和锻炼而获得提高.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应经常教育学生有意识地容忍和接受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明白许多饱经风霜、遭遇过人生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有作为.

4.2.3注重乐观教育,营造良好的心境.

乐观就是以宽容、接纳、愉悦和积极的心态看待周边的现实世界,它能很好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要通过目标激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幽默感,使他们以轻松的心情对待环境压力,以微笑对待生活等有效措施培养学生的乐观主义精神,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生活的意义,从而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自然,自信积极,乐观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