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

点赞:30109 浏览:1421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们在邀请哲学.因为,我们需要哲学,哲学也并不神秘,我们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当我们从哲学的视野看学校、看教育时,就会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

哲学也在邀请我们.因为,哲学需要在实践中、在生活中丰富、发展,生活中的一切,包括教育中的一切,都是思考哲学问题的源头、由头和线索.

与哲学的互相邀请,可以逐步建构起自己的教育哲学.若此,我们就会站在学校教育的制高点上,进入自由的状态与境界.

毫不夸张地说,戴铜是邀请哲学和接受哲学邀请的校长.在邀请与接受邀请的过程中,他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加以淬化、提炼,形成了幸福教育哲学,鲜明地提出:学校,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幸福教育哲学成了戴铜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同的灵魂.正是幸福教育哲学,让一个万人的偌大的学校在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的大道上越走越高,越走越好,校园里洒满幸福的阳光.完全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来诠释: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爱不能到达的,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幸福不能到达的——学校应当是使人幸福的地方.

黑格尔曾说,做哲学有两条道路,“一条是普通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人们是穿着家常便服走过的;但在另一条道路上,充满了对永恒、神圣、无限的高尚情感的人们,则是穿着法座的道袍阔步而来的.”显然,戴铜是穿着家常便服走来的,在他的血液里流淌着广袤厚实的黄土基因,淳朴宽大的胸襟铸就了他的人格,他永远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个务实的人、一个保持教师本色的人.不过,尽管他穿着家常便服,仍然充满着无限的高尚情感.他是同时走在两条路上,也许他自己并不知道,幸福教育哲学就这么自然地、水到渠成地来到戴铜的教育辞典里,来到淮安市实小的校园里.

一、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是让人感受、拥有幸福的哲学,而他自己则是一个让师生拥有幸福的“贵人”.

人生离不开幸福的追求,教育的核心目的是让师生都幸福.美国的内尔·诺丁斯在提出这一核心目的之后继续说,“幸福这一目的具有指导性,亦是指导性目的.对此,戴铜是认同并努力实践的.但现实是,幸福谈论得太多过滥了,趋向功利化了.这时候,需要“在四处蔓延的一种追逐幸福的狂热中稍作停留,喘一口气.”(引自德国威廉·施密德的《幸福》的自序)于是,戴铜作了停留,喘了几口气——他思考了:幸福该指向哪里?聚集在何处?结论当然是指向人.千万别以为,幸福指向人是个伪命题,事实上,常常所谓的幸福已偏离了人,偏向了其他方面,其结果当然是,幸福并不来敲你的门.

戴铜说,教育要让人幸福.在他的思想深处,这一命题是,把人置于学校的中心,置于学校的中心的实质,是将人置于世界的中心.柏拉图主义哲学家皮科这么说:“哦,亚当!等我们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是为了让你能够更加自如地环顾四周,看清世上存在的一切事物.”这正是“人的尊严”(转引自费尔南多·萨瓦特尔的《哲学的邀请》).所以,戴铜自觉地认为,“把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尊重人的生命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最终目标.等人本,既是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也是教育实施的策略和方法.”“幸福教育要以尊重人、理解人、满足人、怎么写作人、发展人、成就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努力促进师生全员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和谐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享受职业的幸福.”人,每一个、每一位,成了戴铜幸福教育哲学的主语.

主语是人,是教师与学生,再往下讨论,戴铜又提出了幸福教育中的主体是儿童,因此,幸福教育还应坚定地站在儿童立场上.在戴铜看来,儿童立场就是要以儿童发展为目的,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从儿童发展的需求出发.站在儿童立场上,儿童才会真正拥有自己的幸福,否则学生不可能享受,即使有,那也不是儿童自己的,而成人的幸福不能代替儿童的幸福.正因为此,戴铜认为,教师要把“学生发展的过程理解为一种生命成长的过程”,一定要让学生享受师爱、拥有健康、体验成功、成为自己.这四点是他所作的很好的概括,点击了儿童幸福的核心.

在这种以人为本、坚守儿童立场的幸福教育中,戴铜阐明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师生拥有幸福的“贵人”.贵人也,给人带来机会、带来运气、带来成功的人.戴铜的“贵人说”,用生动而浅近的日常用语,给校长一个新定义,给自己一个新定位,充满着无限的人文情怀.读到这儿,我们眼前自然会浮现戴铜那洋溢着爱意、诚意的敦厚的笑脸.可以说,“贵人说”是他对幸福教育哲学最为精彩独到的阐释.我们需要这样的“贵人”,幸福的来临需要这样的“贵人”之助.

二、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致力于“幸福源”的开掘,而他正是幸福源的智慧的开掘者、创造者.

相对来说,让师生享有一时的幸福并不是太难,难的是如何让师生持续地享受幸福.戴铜对此有明晰的认识,那就是为师生开掘“幸福源”.幸福源,幸福的源泉、原点,抑或说幸福源是幸福的生长点,用通常的提问式的话来说,那就是:幸福啊,你在哪里?戴铜坚持这样的追问,在追问中寻找、发现,在追问中创造、开掘.他的追问与努力是有结果的.

其一,戴铜认为幸福源在于意义的发现.哲学家认为,幸福不仅仅是一个词而已,重要的是我们给予这个词什么意义,即这个词的背后隐藏着什么.上文所提及的威廉·施密德就是这么认为的.他说:“寻找‘幸福’的人找的其实往往是‘意义’,‘幸福’只是被选中代替‘意义’而已.”他甚至还作这样的判断:“人们对于幸福的急切追求可以看作是意义缺失而导致绝望的一种迹象.”显然,幸福是对意义的发现和把握,意义正是幸福之源.同时,从意义角度来探讨与追求,才能克服幸福追求过程中的功利主义以及表面化、形式化倾向.对此,戴铜最为重要的策略是引导教师进行精神的、思想的思考,从中掂量人生的价值与教师工作的意义.他说,一定要让教师体验职业生命的价值所在,当他发现了意义,就会产生幸福的体验.而这种发现,需要在教师和职业两者中产生关联.戴铜的认识是深刻的,具有哲理性.其二,戴铜认为幸福源在于创造.意义何来?意义之源的实质究竟是什么?特里·伊格尔顿说:“人生没有既定的意义,这就为每个个体提供了自我创造意义的可能.如果我们的人生有意义,这个意义也是我们努力倾注进去,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论述如此简明.不难理解,幸福来自意义发现,而意义在于创造;意义是幸福之源,而意义之源来自创造之源.这样,戴铜又在意义与创造的两者中找到了关联,因而鼓励教师去创造.在淮安市实验小学的一次幸福教育的论坛上,我们欣喜地发现,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地工作,在教书育人中彰显自己的个性,追求教学风格.这样的氛围本身就像是幸福的空气,教师们自由地呼吸.自由,定会带来创造的,创造成为师生们的幸福之源.


其三,创造、意义发现都来自心灵的快乐,心灵的快乐是最为重要的幸福之源.尽管快乐与幸福还不完全是一回事,但幸福总是与快乐关联.英国的约翰·洛克就曾给幸福一个定义:人天生的“趋乐避苦”,而幸福就是“至乐”.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里有一信条:幸福自快乐始.从这一信条出发,他坚定地认为,学校管理的核心在于“管心”,而“管心”的关键在于对师生的尊重、理解、信任.为此,他特别重视评价改革:“根据教师个体的角色定位和职责要求,分别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有个性的优秀教师.”可见,在戴铜看来,无论是教师创造性教书育人,还是人生意义,教育价值的发现,都必须有颗快乐的心灵,教学过程、学习过程都应当是快乐的.快乐犹如一种动力源,支撑着师生对幸福的追求.

三、戴铜有自己的行动哲学,他坚守的是:在心中筑起一条地平线,怀着理想,穿着“便服”,行走在广阔的田野.在实践中,他用行动去探寻并建构幸福教育哲学.

戴铜不是空谈家,恰恰相反,他是实践者,是实践家,他的幸福教育哲学是行动哲学,是实践哲学.之所以称他为实践家,是因为他不是一味地实践,而是怀着理想去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他的实践有鲜明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戴铜有着崇高的理想追求.他说:“教育家应是每个教育人心中的‘地平线’,尽管永远触摸不到她,还会远远地望着她,深情地向往她等”是的,地平线是永远到达不了的,永远够不着,但是,地平线的最大价值就是激励我们不断地向前、向前.地平线究竟是什么?戴铜明晰地告诉大家,地平线就是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就是让师生们拥有幸福的教育.那句最为质朴的话“学校,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就是那条在远方闪着光亮的地平线,深情地瞭望她,向往她,心中就会涌起无穷的力量.戴铜的实践是永远向着地平线迈进的实践.其实,地平线不在远方,而在他心中.

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哲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戴铜有着朴素的而又崇高的情感.戴铜有自己的风格:素朴、真诚.他在用心办学校,用心办教育,用心对待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用心,用的是发自内心深处的真情,不矫情,不虚空,不夸张,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绝没有雾里看花、水中捞月的感觉.怀着这样的情感去实践,幸福教育哲学的建构是水到渠成的事.戴铜的实践有温度,有暖意,有魅力.

戴铜的幸福教育哲学又是在研究中逐步建构起来的.他是科研型校长,研究成了他的主要行为方式.在他的倡议和主持下,学校成立了“幸福教育研究中心”,创办了《幸福教育》校刊,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管理、制度创新、理念引领,研究向深处发展.超万人的一所学校,戴铜领导得竟那么从容,幸福的笑意常挂在脸上,可见他用研究探寻着规律,遵循规律.戴铜的理性来自他的研究,没有持续的、深入的研究,幸福教育哲学的建构是非常困难的.戴铜用他的行动研究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榜样.

幸福教育是一条漫长的路,戴铜没有停下脚步,他穿着“便服”,走在田野上,远方的地平线在他心中闪光.他为幸福教育而研究,他是幸福的.

(成尚荣,原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210000)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