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

点赞:12434 浏览:552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分析了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指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种主要方式及存在的问题,之后从学生培养、教育发展与时怎么发表展三个方面分析了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最后提出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建议通过讲座、实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素质.

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继续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继续教育;高校教师;现状分析;必要性

作者简介:盛玉奎(1977-),男,辽宁东港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湖南长沙41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长沙理工大学教研项目(项目编号:ZL1205)、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FJCGGJ12-107)、福建工程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GB-J-11-30)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6-0171-0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继续教育定义为已脱离正规教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既包括继续接受某个阶段的正规教育,也包括在特别领域里的探索更新和补充知识技能的活动.我国的《教育大辞典》将继续教育表述为“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为学历教育的延伸和发展,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1]

教师继续教育的概念是在教师在职培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1972年英国著名的《詹姆斯报告》(又称《师范教育和师资培训调查委员会的报告》)第一次将教师培养的过程划分为个人教育与职前教育、入门训练、在职教育与培训三个连续的阶段,由此确立了教师教育的连续化与终身化的发展方向.我国现代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学历补偿教育时期(“”后到20世纪80年代末)、学历补偿向素质提升的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末)和全面提升教师能力素质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2]目前我国高校教师数量庞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意义重大,系统研究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十分必要.

一、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现有普通高等学校2409所,拥有教职工2204809人,其中专任教师1392676人.[3]以湖南省为例,全省共有普通、成人高等学校119所(不含国防科技大学、独立学院),其中普通高校105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31所,高职(专科)院校74所.全省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16个,其中普通高校12所(不含国防科大)、科研机构4个.全省普通高校有专任教师6.12万人,比2010年增加1599人,增长2.68%.专任教师中硕士及以上学位3.28万人,占专任教师的53.68%,比2010年提高2.19%.[4]

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一是继续攻读学位,即读硕士、博士,或从事博士后研究,这是最主要的一种方式,所占比例最大.这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学校需要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在本校读,另一部分则是在外校攻读.一般来说,后一种所占比例要大些.这样不仅改善了教师的学缘结构和知识结构,提高了学识水平,也将在外校感受到的一些治学态度与学术风气带回学校,效果甚好.二是在国外或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做访问学者或进修,一般脱产学习一年左右,在某一领域集中精力做些研究.三是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聆听或参与讨论发言,与专家学者们相互交流,了解学科的学术前沿.四是参加外校或学校、学院组织的短期培训.这些主要是教学、科研软件等方面的培训,教师岗前培训、教学培训等也包括在内.五是邀请国内外或本校的专家学者讲座,一般在本校进行,受众面较广.

近年来由于高校教师的准入门槛不断提高,第一种方式的继续教育比例不断下降.因为许多新参加工作的教师本身具有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第二种方式比例逐年提高,但覆盖面比较狭窄,主要局限在学科带头人、青年学术骨干、教授等高学历、高职称人群,普通教师难以获得这样的机会.第三种方式比例也在逐年提高,但受众面也不是很广,参加人员主要是学科带头人、院系负责人或有科研课题支撑的一些学术骨干,而且有时随意性较大.第四种方式主要是学院或系(教研室)新购进了软件等,集中短期培训.这主要集中在较新学科所在的专业院系,一般系(教研室)或其他学科感兴趣的教师都能够参与,但实际参与的人也不是很多.第五种方式较普遍,尤其是学术氛围浓厚的高校,经常组织一些学术讲座,教师可以通过听讲座的方式了解到学科最新研究动态.

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教育资金投入不够,尤其是专项用于教师继续教育的经费更少,学校没有足够的经费满足教师不断继续教育的需要.二是学校重视程度不够,许多高校有意或无意、或多或少地认为教师是学校雇佣的员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主要依靠教师自己,学校与教师之间似乎只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而没有培养与被培养的关系.对于第一种继续教育方式,绝大多数高校都有制度保障,但条件也在逐年提高.对于第二种和第三种方式,经费不足成了学校、学院无可奈何却又理所当然的理由,使许多想继续教育的教师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三是教师本身的动力不足,年轻教师刚工作时还会通过继续深造等方式提高自己.一些教师,尤其是四五十岁以上的教师,由于家庭生活的负担没有太多的时间提高自己学术水平,当然自己不够重视也是重要的原因.现在高校教师教学、科研的压力很大,收入又相对较低,所以有些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把精力投在了其他方面,有的在外,将教育教学副业化.这种现象十分普遍.

二、高校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学生是高校最有价值的产品.[5]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传承文化和怎么写作社会是高校的基本职能,对于高校来说也都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永远是培养人才.一所大学值得骄傲的事情可以很多,但最值得骄傲的一定是优秀的校友.人们在比较大学孰优孰劣的时候,经常会罗列各自优秀校友的质量和数量,以此可见人才培养对于高校的重要性.相对于科研成果、发明专利等产品来讲,学生才是高校最有价值的产品,是最重要的资源.著名学者温儒敏先生认为“看一所学校的水平,主要看培养学生的程度”,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流的国家必须有一流的教育,一流的教育必须有一流的教师,一流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教师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广为人知的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充分说明了教师尤其是大师对大学的重要作用.“名师出高徒”,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得出高水平的学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以己之专长之特科知识为明晰讲授”,“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教师为“大鱼”,学生为“小鱼”.教师要引导好学生,自身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使学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然善诱人”.


时代的快速发展需要教师不断进行继续教育.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继续教育是更新知识紧跟时代、激发创造力、提高创新力、调动个体职业主动性和能动性所必须的、有效的、积极的措施之一.教师是传播知识的使者、创新知识的行者、保存知识的善者,更应该站在知识的前沿,掌握知识的动态,传授经典与时代相结合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接受终身的继续教育.同时,教师的终身继续教育也是实现人才兴国、科技强国的基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保证.[1]

三、加强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

加强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十分必要与紧迫的.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教师的关系,不能以庸俗的雇佣关系来对待学校与教师.大学不仅要有大师、大楼,更要有大爱.[6]学校与教师不是老板与员工的关系,不能仅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完全以暂时的经济利益来衡量.学校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实现自己教育理想、成就教育事业的地方,学校与教师应该是鱼与水的关系.学校有责任对教师不断进行培养,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教师也有义务不断提高自己.

第二,从学校到教师自身,应该从战略的高度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绝不是教师自己的事,而是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大事.政府、高校要充分重视,建立起相关制度,有效监督,采取多种形式,保证教师继续教育长期有效进行.不能认为教师的继续教育有了是锦上添花,没有也未尝不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必须通过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同时,继续教育要具有普遍性,学校不仅要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也要对非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普遍性、继续性、连续性和整体性,使继续教育成为教师们的广泛共识.

第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师继续教育.高校可将每年的教育经费划拨一部分专项用于教师继续教育,从资金上保证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实施.在加强教师学历教育的同时,可以积极地通过学术报告、讲座等形式长期、大量地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学院以及系(教研室)教师之间平时多交流.在教研活动时,或通过文化沙龙等形式经常组织教师讲座,将研究动向以及最新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很多时候灵感就来自于思想的碰撞.

第四,分期分批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工地实习锻炼,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今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归根到底都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疑难.”问题总是在实践之中产生,在实践之中解决.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师在实践中提高了实践能力,解决了理论上的疑惑,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来解决.高校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继续教育的一种形式,将极大地有助于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有利于人才的培养.高校教师进入企业实习可以在员工培训、科研开发、技术怎么写作等领域与企业展开合作,充当企业生产经营的智囊,为企业发展出谋划策,促进企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同时也能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