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象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

点赞:4911 浏览:148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农业气象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几点想法.

关 键 词:农业气象学;课程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24-03

《农业气象学》是我校环境科学、农业生态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生命学科农学、植保、园艺、设施、草业科学、种子科学、农业资产评估、林业科学、生态旅游、水文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气象学已成为环境科学、生命学科中发展最迅速,最为活跃的带头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已在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和生命学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大大推进了学科的发展.因此,《农业气象学》的教学对于21世纪农业院校人才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和信息的日新月异,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不能适应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求,多媒体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对教育现代化和教育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我们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了气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建设

现代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课程建设的必需内容,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多媒体具有非常强的演示能力和发展前景,具有三维演示、图文并茂、动静结合、模拟事物形成过程等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形成声、图、文、动画并茂的教学系统,进行视、听、触、想等多种方式的形象化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直观上的不足,使一些演示性、图表性、动画等内容易于理解和掌握,获得了传统教学无法取得的效果.用多媒体教学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方式,我认为这种看法有待进一步验证,尽管多媒体教学优点很多,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屏幕演示时间长使人容易疲劳,思想不能集中;理论、概念、定律、措施等内容演示速度较快,学生思路跟不上,造成后续内容理解困难;演示时间与学生记笔记时间有差距,造成一部分学生笔记不完整、一部分学生只顾记笔记来不及听讲或只听讲不记笔记等现象,给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造成困难.而传统教学模式的讲授和板书结合,可以使学生听懂了再记下来,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学生听不懂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师生互动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有重点地讲解.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回答,了解学生知识接受程度,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学科内容,因势利导,抓住关键知识点,这种独特的功能是多媒体不能替代的.因此,使用多媒体教学只能是教学的辅助手段,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对于多媒体教学内容,应仔细研究教材,选择一些内容抽象、口头不易描述清楚、讲授时间过长、对比分析繁杂的教学内容多媒体课件来表达,例如绪论、云的类型、天气预报等部分可以使用大量图片、图表介绍形成发展等过程,让天气变化生动走进课堂,大大增加教学信息量,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学科概念.多媒体教学浏览速度快,省下来的书写时间,可以增加习题课的时间或增加理论联系实际课程的设计和讨论时间,通过对定律的应用和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解决方案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核心内容,提高设计方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课堂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所学知识扎实可靠.

《农业气象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业气象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系统的优化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教材内容和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基础,一本好的教材,往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根据学科发展和学生的专业要求,适当调整讲授内容和侧重点,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往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教师在大量查阅相关教材和期刊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材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特点.

1.教材选用.《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是大气物理学、空气动力学、天气学和气候学的理论知识在环境保护、植物保护、种植业、旅游业等专业的应用,涉及到太阳辐射、温度变化、空气流动、灾变天气及动植物学的相关知识.这些年来在《农业气象学》教学领域使用的教材主要有《气象学基本原理与气候学》、《农业气象学》、《大气科学概论》、《世界气象与农业》、《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等.总体来说这些教材多以空气要素的变化规律为主要教学思路,所不同的是各编著者在体系编排、章节的顺序、内容的取舍、撰写的方式、选择的例证及描述的侧重点等方面呈现乐各自独特的风格.考虑到本课程是我校众多生命学科的主干课程或专业基础课,各专业要求的学时数不尽相同,我们采用了由姜会飞主编的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农业气象学》.该教材在内容上具有全面、简洁、重难点处设置例题、减灾措施系统而全面等特点.该教材系统地介绍了辐射、温度、水分、风的形成和变化规律,天气系统,气候形成要素及特征,灾变天气的预报和防御措施,气候资源的评价和监测等内容,书中还列举了空气流动与天气预报,水分蒸腾与农业生产等理论研究的实例,这样学生可以通过本教材对大气的作用和功能有更多的了解.同时指定了《气象学基本原理与气候学》(杨德伟)、《大气科学概论》(黄荣辉)、《世界气象与农业》(姜会飞)、《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蒋维媚)等为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2.教学内容优化.本科阶段的教学需要系统性和开拓性,而且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相当程度的实践技能.调整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学科特点,社会经济特色,既有利于教师将有限的课时合理利用,集中精力精心备课,同时学生也会因为事关自己未来的专业知识而增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因此,我们对本教材的内容编排进行了适当调整,在章节顺序上按气象要素对植物影响的大小顺序编排:大气、辐射、温度、水分、风、天气及灾变天气、气候与农业小气候、农业天气预报与农业气候资源评估等.各个环节的衔接使知识由浅到深,前面的理论为后面的应用打好基础,松散的知识为田间的综合应用提供理论支撑.同时,我们以本教材为主,在参阅其他相关教材和国内外专业期刊杂志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加以充实拓展,使教学内容更加充实,加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在内容上注重讲解气象要素观测、收集数据的方法、资料整理的办法、公式应用的条件以及使用范围.在课堂上尽量抽时间演练,留课后思考题,让学生动脑动手,掌握规律和方法,便于以后的理论研究和田间观测设计.三、加强实践环节,优化实验内容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检验.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通过实验教学来达到目的.《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加大气象学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在教学计划中显得尤为重要.实验课教学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纽带,是培养学生应用技能和操作技能的园地.为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精心选择和编排,并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了新的实验教学内容体系,由原来的单一验证性实验,改造成设计型、综合性实验.验证性辐射实验主要是在气象观测站进行,可帮助学生了解观测辐射的仪器种类,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技术、明确此次实验各种仪器的怎么写作内容.通过完成本实验可以使学生对辐射的强弱、波段和光合有效辐射的大小和测量方法建立起一个关于辐射的完整概念.

作物群体中的辐射是融合了田间所有影响因素和传统辐射观测实验操作为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具有浓厚的专业色彩,使学生带着明确的目的和浓厚的兴趣精心设计实验方案,查阅大量资料,反复修改和讨论,寻找防护林遮荫变化规律、植物群体中不同部位透、漏光的问题、一天不同时间光照强度自身的变化规律等,拿出方案,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我们把学生分成几个组,每个组由组长负责,分工合作,协同完成,各组获得的数据在上课前填入教师设计的表格中,由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分析辐射的变化规律,结果公开点评.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实验操作技能,增强了协同配合意识,同时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提高了设计研究方案、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小结

《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发展很快的学科,随着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不断涌现,我们的教学工作也要不断改进和更新.只有不断改革和探索,才能达到适应社会发展,完善学科建设的目的,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型人才.

009,28(3)105-108.


[2]方健华.深化《农业气象》课程改革,加强能力培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6:3-5.

[3]王建勋.农业气象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教学研究专辑),2006:89-90

[4]张霭琛.现代气象观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孔建益.学科建设与高等教育改革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环保部项目(SWDYX2011x02)资助

作者简介:王春华(1962-)女,新疆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气象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