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点赞:5594 浏览:1733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自从赏识教育理念以其良好的教育效果迅速被推广后,课堂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这些赏识用语不断被教师重复使用.也许一开始确实看到学生的进步,但最终并没有取得教师意想之中的教育效果.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带着这样的思考,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简述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怎样正确运用赏识教育.

关 键 词:赏识教育;惩罚教育;欣赏

自从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对其女儿的赏识教育的成功案例被媒体报道后,赏识教育的理念如春风般吹进了人们的心田,并且以其良好的教育效果迅速被大家所推广.赏识教育中的很多理念,都和世界上著名的教育方法中的一些观点不谋而合.这种教育模式,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类除了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要外,更高层次的需求就是对尊重的需求,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欣赏,得到社会的肯定性评价.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每一个儿童都希望自己是一名成功者,都期望着收获肯定和赞美,赏识教育正是把眼光对准了儿童们的这个想法.于是课堂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这些赏识用语不断被教师重复着,期望像魔法一样在学生身上发挥效力.但结果并不如期望中的那样,不少学生听多了这样的表扬,有的觉得老师是言过其实或言不符实,自己并没有老师说得这么好;有的听了面无表情,不能在心中激起一丝涟漪;有的甚至在心里暗笑:看,老师又在滥用表扬了!

在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懂得赏识教育的好,并不等于用得对赏识教育.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怎样正确运用赏识教育,避免走入赏识教育的误区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谈一些个人观点和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并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教育案例就是赏识与惩罚相结合的教育,在他的惩罚教育中包含着对学生的欣赏,是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教育,是完美的教育.在孩子犯了错误或是有了过失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契机来了,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在此时明白的道理刻骨铭心.学生做得好,自然要表扬他,要欣赏他;没做好,就要批评他,甚至惩罚他,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当然,惩罚教育绝不是体罚和伤害,不是和歧视,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打击学生的信心.

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都是教育的手段,二者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爱和尊重,用一片爱心和责任心,唤醒学生自强的信心,点燃学生改错的热情,让学生乐观向上.当教师真正信任学生,从内心深处深爱学生、赏识学生,从为学生负责的角度实施批评和惩罚的时候,学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配合惩罚.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做好学生,只要你能让他知道这样做是为了他好,是在帮助他成为真正的好学生,让学生感觉到无论怎样惩罚,你都是爱他的.作为不同的教育方式,惩罚和奖赏一样,是教育者教育行为中常用的激励手段.

在苏霍姆林斯基成功的惩罚中,有罚学生“画画”的,有罚学生“写作”的,这类彰显学生特长的惩罚,毋宁说是一种激励.我国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老师深得教育的真谛,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做了很多尝试,值得我们借鉴.例如:惩罚唱一支歌,惩罚犯错误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罚写心理说明书等,这样的惩罚措施非但没有削减教育力度反而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教育效果.赏识有度,惩中有爱,罚无定法.只要掌握好“度”,适度地赞扬,科学地惩罚,把赏识教育与惩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就会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进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试班主任工作中如何正确运用赏识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赏识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不要唯分数赏识

赏识的前提是“识”,认识到他人的才能或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更多包含了对学生在今后发展中的期待,通过赏识教育把学生的潜能挖掘出来.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不能把赏识的目标定位于狭隘的成功,如第一名、考重点大学等,而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有爱心、充满自信、积极乐观、全面发展的人.当赏识教育作为崭新的教育理念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能只看它的概念,而要揭开赏识教育的本质更深入地去解读赏识教育.

记得有一个故事说,一个从中国内地移民去美国的学生家长,她的儿子在中国连职高都没考上,移民美国刚一个学期就收到美国校长祝贺她有这样的好儿子的亲笔信,信中说:“校长和孩子的家长将会在这个学生学习4年后看到一个身体健壮,心智健全,热爱艺术,既会创造,又会欣赏,有着强烈的公民意识,关心并乐于参与竞选和法律判决,对社区有忘我的奉献精神的优秀人才,他将懂得尊重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人,并知道怎样与他们沟通、交流,校长对此深信不疑.”作为母亲,她本来只希望儿子能拿个高中文凭就算了,想不到成了美国高中的杰出学生,而且校长还对他寄予那样的厚望.

这种西方的教育方式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思考?在美国的这所学校里,首先强调的不是考高分,而是把学生造就成一个有用的人.作为校长,充分利用自己的身份,通过赏识给学生更多的自信,无形塑造起学生对教育者的信任,学校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不同,制订了适合他的鼓励奖项.我认为赏识教育可以点燃学生的自信心,但这种自信心的培养不能只表现在学习和智力方面,而是更为全面的非智力因素、情商、健康心理等其他方面.作为教师,要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发展,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三、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教会学生赏识他人

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赏识,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卑的后进生更是渴望得到赏识,他们很容易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赏识.面对这些学生仅仅依靠教师“孤军作战”去赏识,是不容易奏效的,这就需要以教师为主导,营造氛围,创设群体赏识情境,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班级中,我们要让学生相互欣赏.学生之间的欣赏可以是学业成绩上的欣赏,可以是为人处世上的欣赏,可以是道德情操上的欣赏.只要让学生彼此怀着欣赏的眼光来看待身旁的同学,他们就会少了份敌视,多了份真诚;少了份埋怨,多了份体谅;少了份嫉妒,多了份追求,即使有了纷争也不愁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班集体中,我通过在周会课上开展《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如何让他人喜欢你》《我想夸夸×××》等主题班会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氛围,既可让学生感到被赏识的快乐,又培养了学生关注他人的优点,克服自身不足的良好习惯.爱人者人恒爱之,教师的表扬,同学的鼓励都可以成为学生奋进的动力.只有爱被传递了,才能说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周弘说得好:“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因而,希望我们全体教师提高自身的素质,正确运用赏识教育,充分发挥赏识教育的优势,学会教育学生,善于把握教育契机,要向周弘老师那样,不断地去反思、挖掘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当然,带着对孩子的爱和希望,我们也会体会到教育的快乐.在这里希望所有的教育者,都能找到一套属于自己的、合理的教育方法,把我们祖国的花朵培养成一个个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