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文学教育

点赞:23101 浏览:1063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摘 要:目前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文学教育普遍存在“功利化”、“工具化”和“庸俗化”的倾向,这既有办学理念理解“错位”的因素,也有文学教育“缺位”的原因.该文指出,加强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文学教育,不仅不会损害到其教育目标的实现,而且更有利于培养精神旺健、情感丰沛及能力突出的学生.


关 键 词:文学教育功利教育应用型人才

近年来,随着一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的蓬勃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开始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教育.在这种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呈现出多规格、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而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为了在“老牌”大学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强调自己的特色,纷纷地提出了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错位发展道路.而所谓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简单来说就是面向生产实践、管理怎么写作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然而笔者观察发现,披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合法外衣”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是存在一些天然的漏洞.且不论这种教育领域的“GDP迷信”是否过于功利,单就人才培养本身而言,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后果必然就是,学生原本就薄弱的人文底子越发“发虚”了.想到近期高校频现的学生恶性事件,笔者不由疑虑,检测如高校培养出的学生应用能力很强,而道德品质、性情却不相匹配的话,那么他们可能带给社会的破坏性是否会更强呢,而这,是否从根本上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呢?由此可见,越是强调应用能力培养的高校就越是不能让人文教育这条腿瘸得太厉害.碍于篇幅,本文仅择文学教育为题,探讨其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

在加强人文教育的问题上,或者具体到文学经典的教育问题上,国内的一般性大学几乎没有异议.问题是,对于声称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高校而言,它们是否需要明确提出加强人文教育的议题——因为该问题的核心是大学的办学理念.按照一般的理解,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无疑就是怎么写作社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从根本上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存在的合法性就是高等教育“工具论”.为讨论方便,本文无意争论“价值论”和“工具论”的大学理念的优劣.检测如“工具论”是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存在的必要性的话,那么本文就想拷问,对于持有“工具论”或“市场论”教育目标的高等教育而言,我们提倡需要一定时空距离才能发现其价值的人文教育是否有些空谈?然而,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前提条件,即加强人文教育是否会影响到,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它们之间是对立的关系还是互相补益的关系.

笔者认为,大学的人文教育和应用能力培养没有根本的冲突关系,因其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事实上,应用能力只是区别于研究能力培养的一种强调.后者以培养高深专门知识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如果看不到这点,就会混淆、置换了人才培养的分类目标,从而得出“加强人文教育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无益或意义甚微”的谬论.而且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教育是应用能力培养的基础保障.因为人文教育的缺席,可能会让学生在“工具理性”的旗帜和市场的法则的双重影响下,成为技能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典范”.如此培养出的学生,往好的方面说就是务实精明,往坏处说就是圆滑世故.恐怕这不是任何一所大学所希望培养的人才——无论他们宣称培养的是什么类型的人才.学者黄万全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技能教育本质上所有的功利倾向,如果不受人文理念的约束,就会污染和改变教育的根本使命.等大学是培养这些人成为怎么写作和引导社会的精英,而不是谋取一己私利的能工巧匠,因此他们必须接受人文学教育,增长智慧和知识,开阔胸怀眼界,陶冶情感情操,培养理想境界,理解责任使命,在这个基础上成为专家人才,可以在各个领域为社会作出贡献.”[1]

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文学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教育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另外从历史的角度看,在中国两千年的儒家教育体系中,人文教化始终是教育的核心目标.但此风和近代中国“自强”、“救亡”的历史境遇相碰时便荡然无存了.自洋务运动开始,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现代化总体设计下,中国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技术主义、实用主义取向.及至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以后,这种教育倾向更加变本加厉,当实施与工业部门生产“无缝衔接”的专才教育以后,大学的人文精神不免丧失贻尽.今天众多高校再次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妨视为过去一百多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唯工具论”、“唯技术论”的历史回响.

正因如此,笔者才提出应用型本科人才更应加强人文教育的命题.因为人文教育是无论什么类型的大学都应坚守的一条教育底线.它不是要不要提倡或加强的问题,而是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的问题.

人文教育内涵丰富、包罗甚广.从学科的角度看,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等都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人文教育最重要的规范性是“成人之学”,即以培养独立的人格、健全的道德情感及现代公民的责任意识为核心目标的教育.若以此观之,宣称以培养人的审美精神、悲悯情怀及道义担当为己任的文学教育,理所当然成为人文教育的重镇.

具体到今天的社会而言,文学应该承担怎样的教育责任,或者说应当发挥什么作用呢?对此,当代文学研究者陈思和认为:“文学不是一门职业,但是,它对于人们认识自身的感情世界的丰富性,洞察人性的复杂性,以及学习美,感受美,传播美,进而提高人的整体性修养,有着根本性的意义.”[2]如果说陈思和比较强调文学的审美价值的话,北大学者曹文轩则更看重文学的人性净化作用.他说,“文学之所以被人类选择,作为一种精神形式,是因为人们发现它能有利于人性的改造和净化.因为文学对人性的改造和净化,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现今人类的精神世界里,有许多美丽光彩的东西来自于文学.文学从一开始,就是以道义为宗的.”[3]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更是从宗教的价值的角度来打量文学.他在《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一文中提到,“中国文化体系中本无宗教,然此种自信精神,实为中国文化一向所重视之人文修养之一种至高境界,可与其他民族之宗教信仰等并观.而中国文学家对其所表达之文学所具有之一种意义与价值之内在的极高度之自信,正可以同时表达出中国内倾型文化之一种极深邃之涵义.”[4]其实无论各家观点如何,都指明了一点,文学在当代社会文化生活,特别是教育体系中绝非是可有可无的角色.换言之,文学不需要在社会上承担着中流砥柱的角色,它也可以退居边缘的角落,但是不能缺席.因为文学连接着人性、人心、人情和道义.谈论文学的价值,即是肯定人类在外在物质生活之外,还有走向内心潜修的性灵.而今天特别强调文学教育的价值,即希望与亘古以来的“成人”教育使命取得精神上的联系.

遗憾的是,我们今天的高等教育追求普遍性陷入“实用主义”、“成功至上”的焦虑状态中——教育部门及应用型本科院校对就业率的极端重视,对人才培养与行业对接的一味强调,即可窥见其动机.对于没有立竿见影效果的文学教育而言,多少有些敷衍了事.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文学无论有着多么重要的价值,毕竟都是需要“检测以时日”才能显示出来,虽然这和教育的内在本质是高度一致的——教育是“良心工程”,文学也是“良心活”,而良心是无法计算和短期显现的.而这一点恰好和高校的“现实追求”是相违背的.今天高校乃至社会出现的种种离奇的道德问题,文学教育的偏失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我们同意文学价值和教育使命都是指向“成人”的话,为何现实中还有如此多的高校将文学教育视为可有可无的“点缀课程”呢?这其中一定有文学教育存在的不合理因素.诚然,这里面既有文学教育外在环境变化的因素,如影视、网络媒介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文学经典阅读的疏远;也有文学教育内部的发展取向问题.外在的媒介、政治、经济及社会因素固然会深刻影响到文学教育的当代命运,但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怎样的文学教育才是符合现实需求和文学自身规律的.

如今高校的中文系一般会都会将“文学史”教育置于专业核心课程的地位,而作品的赏析则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程.如此,学生在系统的“文学史”教育中建立起宏大的广阔的“理论视野”,懂得一些“标签化”的文学流派知识.但由于缺乏文本细致的、感性的阅读,从而使得自身的文学感受能力越来越贫乏和粗糙.虽得文学的“术”,却与文学的“道”越行越远.学者黄发有就对目下的专业文学教育表示强烈的质疑,他认为,“专业的文学教育日益陷入了公式化、教条化的怪圈,文学成为一种技术,成为兑换学位、职称的工具,与兴趣、灵感、神韵离得越来越远.”[5]对此,北大学者吴晓东的观点更是激烈,“我一直认为大学里的文学教育是消灭理想读者的教育,文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把本来在阅读中有道德感、有正义感、有感动能力,能够血脉贲张拍案而起的那些文学的理想读者塑造成为一些成熟老练、目光挑剔、什么也不在乎的理性读者.”[6]

而从非专业学生培养的角度看,若只关注文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知识记忆的“文学操练”,又必然会隔阻学生对文学的欣赏趣味.例如大学的公共语文课程和中学阶级的语文课程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仍然是注重文学知识的记忆和训练.如此以来,文学作品中微妙的审美意蕴和情感张力何以彰显?陈思和就非常反对这种功利化、庸俗化的文学教育.他说,“我觉得应该警惕的倒是另外一种文学教育形态:为了强调文学的有效性,把文学片面地当做一种知识体系去灌输,把本来很有趣很动人的文学课讲得枯燥无味、面目可憎,还有就是千方百计把文学与社会生计、求业等实用性的内容结合起来,把文学庸俗化,其结果非但培养不好文学人才,反而缘木而求鱼,离文学的本来意义也相去渐远.”[7]

检测设说,目前高校的文学教育普遍存在上述的“单一化”、“工具化”、“功利化”和“庸俗化”倾向的话,那么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更难逃其藩篱.因为他们声称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重视文学教育的功用价值是无可厚非的.真的如此吗?其实这些高校在实践中偷换了概念.我们肯定文学教育的功用价值,那是承认文学对人性的净化有益,对人诗意居住在大地上有所启悟,文学教育以短期的“无为”实现长久的“有为”.换句话说,我们视文学为教育的工具,而不是将人当做教育的工具.如果把人作为教育的“工具”,那么很容易得出上述“理直气壮”的理由——因为他们的思维逻辑基础是:学生顺利就业、升学就是教育的胜利.至于,文学教育是否能陶冶学生的性情,是否为他们的人生准备好健康的、丰沛的情感资源,是否为净化社会的“道德空气”有所作为,等等,诸如此类都不是他们考虑的选项.

自古以来,文学就包含了教谕苍生,化育生命的内在要求.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展现个体生命在具体历史境遇面前的独特生命体验,它不仅记录和保存了那些曾经活着或正在活着的人的丰富梦想,而且还要不断反抗人类此岸生存的困境,警惕人性可能诱发的罪恶,回答生活的荒谬,并还生命以信心和理由,它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因此说,文学教育只有展现、还原优秀文学作品的本质价值,摒弃急功近利的“应用文学”、“工具文学”,才能找回应有的学科尊严和教育价值.

注释:

[1][5]黄发有.文学教育的工具情结[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01.

[2][7]陈思和.文学教育窥探两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7.02.

[3]曹文轩.文学:为人类构筑良好的人性基础[J].文艺争鸣,2006.03.

[4]钱穆.中国文学论丛[M].北京:三联书店,2002.08.

[6]吴晓东.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教育[J].北京大学学报,2003.05.

刘荣华,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