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关怀什么?

点赞:7388 浏览:309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能够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工作,我很是感激,同时感受颇多.一直在学习教育理论,很憧憬国外的教育体制,有的时候听从国外回来的人做教育报告,为自己也为我们现在的学生受到的教育感到可怜,可怜到想哭.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在努力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现实这个大舞台上,一直在寻找着可以让学生们快乐学习的办法.所以我想教育到底应该关怀些什么,才能让学生们真正享受到应该有的快乐,才能使其人生更加完满.

教育是以人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事业,因为人的未完满性,所以教育才有了可以发挥的空间,因为人可以因后天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所以教育才能受到如此的重视.

美学领域中,人是主体,通过对其情感、理性的培养来完善人的境界.那么,在现实的教育中,到底有没有把人当作真正的主体,有没有用未来的眼光来看待人生,这都是有待于思考的.现在的学校教育活动中,忽视了人的生命的需要,使人的成长处于一种否定状态乃至是毁灭状态,这都是学校教育中的病态.“这会使学校教育活动偏离人类生命与精神状态,对人格的发展会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导致人格呈现扭曲的病态趋向,使教育过程丧失了诗性的智慧与人文意蕴.”(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70.)所以,我认为教育应该关怀:健康快乐成长,塑造道德法则,确立价值取向,追求美的信仰.

一、健康快乐成长

健康是人的一生最重要的资本,快乐是人的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不管孩子怎么样,作为家长、老师的我们要告诉他们一定要健康,一定要快乐,而不是用重压来控制他们.全面发展的思想被提倡了很多年,但是却没有真正落实到教育中,除了知识我们没有更多受益的地方,德、体、美、劳全部成了智的侍女,为其怎么写作.这种情况导致了教育的畸形发展,更导致了人的畸形发展.完满的人生不应该这样开始,教育也不应该给孩子打下这样的基础.教育应该做的是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最放松的状态下达到最大化的劳动效果.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每个孩子都是天真烂漫的,孩子的笑脸能感动每一个人,甚至是手拿屠刀的罪犯.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哭喊着不想去幼儿园,是什么导致了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他们怕的是什么呢?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已经有了各种培训特长的班级,家长们就开始为了挖掘孩子的“天赋”而努力,在国内,恐怕还没有哪个家长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而去给孩子报班,都是为了“面子”.家长们认为孩子的健康快乐就是物质的满足,不管孩子要什么都会给,只要坐在那好好做功课,家长恨不得去摘颗星星给他,老师认为孩子在那好好听课,不扰乱课堂,学习不是很差,就是自己最大的安慰了等但有了这些,孩子就真正的健康快乐了吗?不是的,孩子是最需要沟通的,他们有的时候只是需要爸妈的一句鼓励,而不是洋娃娃,他们更需要老师的承认,想和老师做朋友.但是,孩子的这些要求都被我们无视,直接以自己的价值观来管理他,甚至想把孩子放在一个刻好的模子里,直接出来一个自己理想中的孩子.

二、塑造道德法则

道德问题,不是靠几句说教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我们在内心深处时时地警醒.康德一生思考的两句话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这两样东西,越是经常思考,越会使人充满无限的敬仰和敬畏.道德法则不是从来就在我们心中,而是随着我们知识的增加、经历的增长而在我们心中塑造起来的.我们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前,懂得的道德法则是零散的,而在我们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就开始接受来自课堂的各种道德法则,使得自己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最基本的道德法则.随着我们受教育程度的增加,经历的增长,在我们内心塑造起来的道德法则应该更加的明确,与知识一起与我们的灵魂结合起来幻化为内心的道德法则.但有些时候,我们并没有因为教育的因素而使得自己变得更加美好,有这样一个故事:在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校里,一个小女孩摘了花房里的玫瑰花,被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相反苏霍姆林斯基又摘了两朵送给了小姑娘,因为孩子摘花的理由是要送给病重的奶奶,苏霍姆林斯基又送给孩子花朵是因为孩子懂得爱,孩子的妈妈养育得好.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被一个语文老师当作作文素材用,让学生们续写出后半部分,结果让教师大失所望,几乎所有的学生,作文中都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写苏霍姆林斯基如何去说教这个女孩不应该摘花房里的玫瑰花,损害了公物,还有的学生写了教育家认为这个孩子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道德教育,有人甚至还写到教育家对这个小女孩做出了相应的处罚等学生会写出这样的文章,确实是道德说教深入人心,每天听的人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之后,会禁不住汗颜,教育要的是什么,不是没有人性和情感的大道理,而是要有同情心和怜悯之心.在应试教育的今天,有什么样的美丽幻想都可能是奢望,我们只有不停地去讲述这样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什么才是真正的道德,只有这样,才能活得精彩,心中的那朵玫瑰花才会永不凋谢等


三、确立价值取向

人生价值的取向:一是定位,二是方向.人生就是不停地选择与定位的过程,这是一种对人生负责的态度.真正的伟人不是要让别人欢呼,而是要让自己满意,找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人生经由不断的选择,而塑造出自己的风格.风格是一个人的言谈和行为原则,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还会轻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从接受教育的时候开始,人就不断和自己已有的价值做斗争,教育是好的,但有时候教育过程并没有对教育对象起到什么作用,有时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也就是说,在整个教育中,为了使人生充实,就应该更多的告诉学生,什么样的定位,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无论将来做哪一行都应该尽心尽力,并不是只有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小时候,我们都有过自己的梦想,当老师问到将来想成为什么时,我们回答过:科学家、医生、等等.这都是儿时最美好的理想,当我们越来越长大的时候,发现并不是只有成为什么什么家才是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就像亚里士多德说过的人类活动的目的是做好事情,歌德说人生的秘诀是生活.在我看来,这两句话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一个人价值的实现——即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完成自己的愿望才不虚此生.就像卢梭那样,人生当中我们不能因为心血来潮的奇思妙想和放任自流的本能左右我们的生活,自我价值的实现、人生意义的取得必须要发挥自己的才能,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中取得快乐、美好、幸福和希望.

教育应该关怀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学校教育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3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追求美的信仰

信仰是什么?信仰是人与超越力量之间的关系.人们通常认为的三种信仰:人生、政治与宗教信仰,这三种信仰中,最重要的是人生信仰,人生信仰就是人所认定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在人生的旅途中信仰要求我们反省思考自己的过错,认真忏悔,帮助我们找到人生的方向,并时时警醒自己是否偏离生命的轨迹,在不断反省与思考中使我们走向完满.我们的信仰杂而不同,教育的目的不是要让我们的信仰一致,而是要让大家明白,我们的信仰一定要是美的.黎巴嫩的卡里·纪伯伦把美当作一种信仰,在这里我想是一种人生信仰,美是贤者的宗教,因为美不止是道德的象征,在我看来,美就是万物的象征,体现在理智的成果上.他更是指出:“只有在美中才有真理,那真理颠扑不破,毫无疑问,只有美中才有光明,那光明驱散黑暗,使你们免受蒙骗.”宗白华也认为,人一生的信仰追求是有很多的,美应该是排在第一位并且是最重要的一个,因为人生本该是美丽、多彩的.总之,生活就像是一个艺术品,不仅需要我们的精雕细琢,还需要创造性思维,更需要我们去理解、去体悟,这样生活才是规律而自由的.

人生就像脚下的路,既有蜿蜒曲折的坎坷,也有一马平川的自由;人生就像一首钢琴曲,既有那得意尽欢时的高调,也有黯然失意时的低音.人生注定会遭遇坎坷与艰辛,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现更光辉灿烂的生命,在于更深刻更完美地表达自己,在于把希望、自由、幸福都带到人生里来,在于给予学生做人的勇气、信念和智慧.人,与动物不同,为了使自己变得完美,都会为之付出更多的努力.但是,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有多少光环照耀的人,都还是会认为自己有很多不足,为了理想中的自己而奋斗着.这就是人的未完满性,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完满,我们会用很多手段和方法.在这个实现完满的过程中,教育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每个人都需要哲学一样,每个人都少不了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人生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困扰.人的本质在于心灵,人生注定会有缺憾,但这正如希腊女神维纳斯的雕像一样,在缺失中自然地表现出完满.我们成长,塑造道德,确立价值,信仰追求都是在不完满的人生当中给自己一个完满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