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际冷漠”的成因

点赞:15543 浏览:689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正经历着由青年期的不成熟向成年期的成熟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正处于渴望交往、渴求理解的发展时期,情感世界极其丰富而又强烈,但是因为多种原因的存在,使得如今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令人担忧,尤其是“人际冷漠”现象突出,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及“人际冷漠”形成的原因分析,提出几点解决大学生“人际冷漠”的对策.

【关 键 词】人际障碍;人际冷漠;自我认知偏差

众所周知,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实在性,马克思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任何人都不能脱离其他人而独立生存,亚里士多德说:“能够独自生活的人,不是上帝就是野兽”,尤其是在现代化大生产的生产方式的存在,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提出一个公式:一个人的成功等于15%的专业知识+85%的为人处世的技巧,可见,一个人想要成功,人际关系的处理相当重要.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正经历着由青年期的不成熟向成年期的成熟转变的重要发展阶段,正处于渴望交往、渴求理解的发展时期,情感世界极其丰富而又强烈.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学业进步;但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则常常会引起同学的心理失衡和心理问题的出现.所以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不仅仅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需要,也是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的必然要求.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2008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社会学习资源分社针对28所高等院校的747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表明,59%的受调查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比其他的心理问题相对更普遍.某大学社团组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现,其中78%的同学反映大学生人际关系复杂难处、12%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还可以、仅有9%的同学认为人际关系较简单;这些结果和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联合腾讯教育对全国8895名大学生就校园人际关系状况调查的结果相同,在总分为10分的“人际温暖”评价中,53%的受访者评价一般(5分)、感觉比较温暖(8分)和非常温暖融洽(10分)的比例分别为22.3%和6.2%,觉得有点冷漠(3分)和非常冷漠(0分)的分别是14.4%和4.1%.通过这些调查,可以看出,大学校园里整体人际状况不容乐观,而且“人际冷漠”现象成为大学生群体的主要人际压力.而且,以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心理咨询工作为例,在咨询过程中,人际困惑尤其是在人际中感受冷漠的比例逐年上升,超过其他比如恋爱、学业困难等诸因素造成的心理困惑,达到咨询总量的75%,成为困扰一部分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关键问题,甚至严重影响了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健康,亟待引起各部门的重视.


二、大学生“人际冷漠”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人际冷漠”指的是大学生对遇到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听之任之,对人际交往回避退缩的消极情绪体验和反应.从心理学上讲,是个体对自己遭遇的挫折情境放任自流的自我逃避式的退缩性心理反应模式,带有一定的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御的色彩.

1.大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过分强烈

以自我为中心即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人和事,对人和事的看法带有很强烈的主观性,不能意识到别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和观点.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小公主、小皇帝,习惯于别人围着自己转,长时间活在自我之中.如果别人提出的意见和自己不同或者相反,会持反对甚至敌视的态度,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自我中心者,在待人接物方面更多地是关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别人的利益,自私自利,不可能赢得别人的喜欢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大学生人际关系功利化日趋突出

大学就是半个社会,社会上的“价值体系”在高校中滋长.有些大学生与人交往中带有非常明显的功利性,选择有权、有势、有用的人进行交往,把交朋友当做一种投资行为,一旦投资有所收益或者这个人没有利用价值就立马抛弃,选择其他更有利用价值的人进行交往.高校有些大学生选择恋爱对象的时候总是选择家庭背景好的或者经济条件好的而不管有没有感情基础;有些同学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对所求的同学百般讨好,甚至不惜做出小小的牺牲,等目的达到就放弃友谊,在这样的情况下,人际交往成为实现利益的手段,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

3.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偏差日益明显

首先是自我认识偏差,会产生自负或者自卑心理,从而体会到“人际冷漠”.据调查,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现象,一是过高的评价自己,表现为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二是过低的评价自己,表现为妄自菲薄、自轻自贱.过高的评价使得自己脱离班级,在同学在造成孤立;过低的自我评价则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过度的自我防御而不敢于同学交往.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导致“人际冷漠”的产生.其次,有些大学生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弱,也造成了“人际冷漠”,有些大学生,遇事较偏激,容易走极端,别人提出自己的缺点或者和自己意见相左的时候,就发脾气;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克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将自己的情绪迁怒于别人,从而伤害了同学的感情,无形当中体验到了“人际冷漠”.第三是自私自利的心理作祟.有些同学总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先,过分考虑自己的名和利.比如有些同学,为了不让别人考试成绩比自己你好,就偷偷的不告诉同学考试信息和复习材料、比如深夜和自己的恋人煲粥,不管室友能否安心睡觉、只要不是自己值日,就乱扔杂物等.

4.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艺术性缺乏日益彰显

首先,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很多大学生认为一毕业就等于失业,迫使同学们更多的考虑自己的将来,不去或者不屑关心他人的事情和决定,比如有些大学生在校期间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有些大学生则把大部分时间放在社会工作上,锻炼自己的能力,同学间缺少彼此的沟通和交流,必然使得同学之间、室友之间关系疏远,感情淡漠;其次,有些同学不懂得如何去关心别人,比如,某大学一男生,觉得平时和室友关系不错,他想测测自己在同学中受到关注的程度,于是,他在室友未回来之前钻到自己的床底下,从白天到晚上到第二天早上,没有一个同学打或者发短信询问他的去处,关心他为什么没有回寝室,室友的反应让他很失望,从此,选择了独来独往,最后和室友感情很淡漠.三、解决大学生人际冷漠的对策分析

1.开展丰富多彩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

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丰富学生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加强同学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同时,通过寝室、班级、社团等组织开展的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兴趣为着眼点,在内容上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气息和思想内涵,形式上要体现艺术的美感和创新性,吸引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促进同学间情感上的交流.

2.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

“学生、学生,以学为生”,大学生主要的内容是学习,各高校可以在本校内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课或者公共选修课,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课传授心理知识.本学期,本人开设了一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公共选修课,我通过在课堂上讲授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知识和开展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团体辅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与人交往,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在团体辅导中,同学们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学会了人际交往的一些技巧,更重要的是在团体辅导中感受到了同伴的温暖和友善,打开封闭的心灵.

3.引导大学生学习人际沟通的艺术和理念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应掌握得当的人际沟通艺术及沟通的原则和技巧,从而提高沟通的有效性和满意度.①遵循平等的原则.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曰:“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别人好,别人对你也好、尊重别人,别人也尊重你,平等的态度是与人交往成功的前提;②遵循赞美的原则.赞美是世间最美丽的语言,适度的给予别人赞美,是与人交往成功的润滑剂.比如,善于发现同学身上的闪光点,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赞美;赞美不是无原则的吹捧,更不是庸俗的恭维,要基于事实、发自内心的由衷的赞美才能获得别人的认同;③遵循换位的原则.古语有云:“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人总是习惯于凭自己的经验和标准去了解对方,这种“以己度人”或许就会导致矛盾,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体谅别人的态度和情感,才能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模式;④遵循宽容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交往中,有时候他人的观点有可能错误,不能因此咄咄逼人,更不能伤害对方的感情或者侮辱对方的人格,对待别人的错误要有宽容之心,接纳对方的不足;⑤遵循诚信原则.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佐说:“只有抛掉虚伪,以诚相见的人际关系,才是最有力、最美好、最崇高的”,诚信是友谊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基础.

4.引导大学生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大学生的“冷漠”心理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从自身做起,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自信心和能力极其重要.①客观公正的评价和评估自己,既不骄傲自满也不妄自菲薄.在大学期间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资源强健自己的体魄、储备丰富的文化知识、健康的心理素质,只有挖掘和培养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在人际交往中就会树立自信心,克服不必要的自卑感;②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倾听、如何主动进行交往、如何化解矛盾等,通过主动参与交往实践以提高交往的能力和信心;③善于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找到合适的方式释放自己的不良情绪,人是社会中的人,有七情六欲,有情绪是很正常的,但是需要找到合适的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倾诉、大哭一场、进行体育运动等,而不是进行情绪的传染和转移.

人际“冷漠”是大学生中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应,正无情地摧残同学之间最宝贵的亲情、友情和爱情,严重阻碍大学生的正常健康的心理的发展,但是人际交往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养成,必须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加以培养,让那些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不愿交往、不懂交往、不善交往的同学,重塑自身形象,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校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且能使大学生活营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促进其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为将来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