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一体化

点赞:23362 浏览:1073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贯通,相互联系.只有使家庭道德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融为一体,相互配合,才能达到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目的.

【关 键 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57-0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每个孩子、每个家庭、每个学校,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安全与和谐,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重视家庭教育,已成为众多人的共识.但大多家长对孩子的智力和特长投入较多,而对孩子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和能力固然重要,但知识和能力恰恰发端于思想品德的母体.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如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一家庭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石

家庭是构成社会最基层的单位,也是人的第一个自然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将自身已经内化的社会价值、行为规范、道德意识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子女,子女从父母的潜移默化中了解生活,认识社会,形成态度.

家庭教育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教育,并与家庭生活紧密联系,经常体现为家庭的人生乐趣,教育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随时进行、随机变化,具有示范、模仿的特点.

1.倡导社会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养成子女良好品德

古人说:“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一个人小时候接受的教育和影响所形成的习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终生都会起作用.因此,家长应一开始就用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教育子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他们自尊自重、自立自强、谦让、合作、助人等基本道德品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家庭教育方式与子女的社会性发展有密切关系,相应地会影响子女品德的培养.专制家庭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消极、退缩并有逆反心理,自私刻薄;溺爱家庭的孩子则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征,任性、攻击性强、缺乏责任心;而家庭的孩子表现出尊重他人、善于合作、有独立性等优良品质.因此,在家庭关系和谐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能够适应社会要求,并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

3.家长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子女的表率

父母的道德行为是无声的语言,产生的效果更直接、更明显.父母若具有美好纯正的道德行为,就会给孩子以积极有益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有害的效果.

二学校教育是道德教育的主导

学校环境是道德教育活动的直接依托.对于家庭而言,学校教育是一个宏观环境.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进行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整个道德教育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

学校教育要坚持以德为首的原则,应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不仅要加强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更应注重道德素质的培养,改革道德教育形式和方法,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建立健全突出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优化学校道德教育环境,端正学风、教风,建立具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管理为人,管理为德,横向统一,纵向一致,让校园拥有清新、高雅、厚重的育人气息.

三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一体化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互相影响、互相促进.道德教育立足于学校,又与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合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将大有裨益.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同作用,保证道德教育在时空上的连续性

道德教育时空的连续性表现在个体的教育过程不限于专门的区域和时间,因此,家庭与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割裂开来,而是相互融合、贯通.学生虽然在学校接受各种教育,但他们仍然需要来自家庭的关怀,在道德上进行示范和引导.如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哪一方面有空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就无法有机衔接,造成青少年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放任自流,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就会渗入,使整体道德教育失去意义.

家庭与学校道德教育一体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德教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硕士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利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优势,实现道德教育在威信上的统一

在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双重关系,即教育上的教育与被教育、经济上的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而血缘和感情是这种双重关系的基础.父母的慈爱和温柔,对子女的经常关怀,对子女性格和内心世界的洞悉,在子女心灵扎根,自然父母就会成为他们信赖和尊敬的人.因此,父母的教导应具有一定导向性和权威性.同样,在学校,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不仅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道德品质、治学精神、行为习惯,都对学生有很深的影响.常言道:“亲其师,所以信其道.”教师只有树立起威信,把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从教师的形象中感受到所学道德准则的可信性,从而愿意积极行动,促成学生的言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