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案导学现状与

点赞:19954 浏览:923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主要是对学案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总结学案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学案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关 键 词】学案课程改革内容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60-02

一引言

学案导学产生于一线教师的实践.2000年前后,一些高中毕业班教师为了提高高考复习的效率,自发编制了学案.2003年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因学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新课程倡导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理念相一致,从而逐渐为更多的教师所接受.

目前,学案导学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教育的区域特点、学科特点、课型特点、学生个体差异性等方面均存在不同,以及学案导学理论研究的不完善,导致学案导学操作不当,往往遇到两难的局面:一方面,教师若引导过度,学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另一方面,教师若引导不到位,学生的探究活动又会杂乱无章,盲目无序,从而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为此,本文对学案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目前国内学案导学的发展情况,总结学案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改进学案导学提出一些建议.

二研究样本与方法

1.研究样本

本文先对中国知网中2002年~2012年的文献进行整理,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272篇,其中核心期刊39篇,筛选掉研究对象不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期刊6篇,共33篇;在优秀硕博论文中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搜索到文章477篇,剔除非基础教育的学位论文后,共28篇.最后,对符合条件的33篇期刊论文和28篇学位论文分析整理.

2.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

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

三学案导学述评

1.学案导学的理论研究

围绕“学案导学”这一中心,从以下几个视角对现阶段的文献梳理,以弄清目前学案导学的研究背景.

第一,辩证思维观.蒋惠英在其硕士论文“学案导学法在初中生命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中提出: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在学案导学中,教师是外部条件,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起作用.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意愿,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教师的“教”就会因缺少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

第二,人本主义学生观.詹明静在“基于全人类教育观的学案导学教学法”中指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才能促进思维的活跃、个性的弘扬.、平等的导学环境是实现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前提.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新起的心理学派,主要代表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学习过程中的因素,把学习者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和价值观.认为教育应该把学生培养成富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创造性的人;教育应该注重具有主动性和独创性的人.教学活动应该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围绕着发展个人的和小组的目标而进行.

第三,双主教学观.学案导学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体现双主模式的学案导学课堂教学过程见图1.

第四,新课程改革观.从2001年开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行,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案是基于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理念,是师生共同参与并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或一系列学习事件的综合.一份完整的学案应包含以下基本要素: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提示、学习设计、考题例析、探索实践、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学案导学就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性、发展性为目标,实现学生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和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在具体操作上,学案导学有多种做法,但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学生自学.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在课前自学教材,了解教材内容,回答教师在学案中提出的问题.(2)讨论交流.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重难点问题.(3)精讲释疑.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4)练习巩固.学生做学案提供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

笔者从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对学案导学的文献进行了整理.

第一,文献数量.从以“学案导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中搜索到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对“学案导学”的研究是呈现上升趋势的,说明“学案导学”仍然是一个教学热点.


第二,文献内容.从文献整体上来看,笔者发现这些学术论文总体反应的是“学案导学”在具体学科中的实践应用以及认识,如井婕妤的“生物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的探索”、刘宝团的“学案导学应注意的问题”.

“学案导学”大多应用于语文、数学、英语、生物等学科中,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几乎为零.分析一下,主要原因是其本身的学科性质以及应试教育现状决定的.还发现没有将“学案导学”应用于小学课堂中,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的重要时期,所以非常有必要在此阶段的课堂中应用“学案导学”.

虽然关于“学案导学”的实践研究已有很多,但教师对其的认识还很肤浅,有些教师甚至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教学内容的习题化,最终使学案成了习题集,学生的负担越发加重;还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导学”的目的是为减轻教师负担.

通过阅读分析文献知道,学案的设计原则有课时化、问题化、参与化、方法化、梯度化等,所谓梯度化应该是要根据课程标准、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认知水平的高低层次,在学案的目标设置中、习题的设置中等有所体现,使优秀生从学案的设计中感觉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但笔者在仔细阅读了大量文献后,也未发现能够很好体现梯度化(分层)的教学实践案例.因此,这是“学案导学”的一个有待加强和完善的方面.

我国学案导学现状与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科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最后,教师设计的学案应该能够体现地区特点,发达地区学校的学案设计应更能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而欠发达地区学校的学案设计更注重的是学生自主能力的养成等;能够体现学科特点,语文学案的设计注重的是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数学学案的设计偏向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再者也应随不同阶段内容学案有所变化;能够体现课型特点,新授课的学案注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练习课的学案就偏重于学生对内容的应用等;能够体现年级特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记忆仍占主导地位,有意记忆正逐渐发展,这就要求学案中包括趣味性强的活动,吸引学生,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由被动学习逐渐向主动学习转变,学案中复习、预习的部分逐渐让学生自己课前解决.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精讲、多练、严查的课堂教学原则.

四总结与建议

1.总结

总之,学案导学可以有效地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在一起,既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指导作用,开创了教师擅长教学、学生擅长学习的局面,最终使教学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研读教育学方面的理论知识,深刻明确“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本质含义.

第二,小学教师需要学习心理学中有关儿童心理发展阶段及认知特点方面的内容,从而解决小学阶段不使用学案教学的现状.

第三,编制学案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置于核心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一切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一切为了学生开展高效学习.正如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所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

第四,在学案的反思评价过程中,学校应营造一种没有竞争和利益冲突的环境,使教师畅所欲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互帮互助,取得最大意义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