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吉欧教育经验看我国学前教育的趋向

点赞:6147 浏览:2004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瑞吉欧教育体系被认为是幼儿教育的典范,并在当今对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瑞吉欧教育经验,从文化适宜性的角度对当前的幼教改革做一反思,探讨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向应然之路.

关 键 词:瑞吉欧;文化适宜性;应然之路

一、引言

瑞吉欧教育体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拥有一个公共的儿童保育体系,包括一套特殊的、创新的教育哲学和教育理念、学校的管理方法以及环境设计的想法,它被视为欧洲教育改革的典范,并在当今对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瑞吉欧教育体系提倡儿童―教师―家长三中心,学校―社区―社会三个环境相融合的理念,儿童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文化的创造者、主动的学习者;注重将环境作为幼儿的“第三位老师”;考虑教育的边缘因素,即空间、环境、家长、社区的作用等,其中包含对幼儿、教师、环境、活动、关系等众多复杂因素的思考.

二、基于“文化适宜性”探寻学前教育发展的应然之路

1.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任何国家或地区的学前教育都不能对瑞吉欧教育体系进行技术性的复制

瑞吉欧教育经验看我国学前教育的趋向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学前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自从上世纪,东西方的教育者提出“要把儿童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以及“一切为了儿童发展”等口号,瑞吉欧的教育体系就完美地阐释了这一理念.加德纳曾在《儿童的一百种语言》序言中指出:“它是一系列的幼儿学校,在这些学校中,每个孩子的智力、情感、社会性和道德潜力都得到精心的培育和引导.学校的主要教育手段和工具吸引着孩子们在一些诱人的长期方案中流连忘返,这些方案都是在优美、健康和充满爱意的环境中进行的.”可见,瑞吉欧教育体系对于幼儿的关注及尊重.瑞吉欧教育体系根植于意大利的文化和政治土壤,教育者、家长、社区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密切的合作关系,可以看出一种特定的文化和独特的价值观念孕育了瑞吉欧教育系统,因此,瑞吉欧教育体系是文化适宜性的产物.

教育本身依存并怎么写作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实践除了应该接受教育理念的指导外,还要受社会文化、政治经济、风俗习惯及师资水平、物质条件、社区资源等因素制约.中国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家长面临巨大的社会和工作压力,很难像瑞吉欧教育体系下的家园合作那么密切,此外,由于人口多,密度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社区文化,在家园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合作就存在极大的差异,因此,我们并不可能复制瑞吉欧先进的合作共育模式.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借鉴其精髓,发展适宜本土文化特色的教育模式.朱家雄(2004)教授曾指出:“世界上并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幼教文化,各种不同社会文化中应该会有与其相适宜的幼教课程,中国人应该也必然会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幼教课程.”例如,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向瑞吉欧学习如何运用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去研究儿童及其工作,去研究教师的教育、教学,从而提升幼儿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激发家长和社会人员积极参与.还可以向瑞吉欧学习如何运用各种视觉的和图片的表现形式,让儿童通过观察获取绘画经验,通过想象或创造去提升绘画的愿望和能力,让教师去解读儿童的一百种语言,从而与儿童更好地沟通等,这些都是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走上“应然”的道路.

2.立足社会现实,任何国家或地区的教育都必然要走上一条适合本土的应然之路

从瑞吉欧教育的由来及发展过程看,瑞吉欧教育模式是顺应意大利的社会和时代需求,吸收先进教育思想形成的先进方法,且不断以自由、开放和平等的思想内核促使自身进一步完善.合作的组织管理,教师、儿童和家长关系互动,方案教学,记录和环境等融合于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是瑞吉欧教育取得突出成就的原因.幼儿园教育改革的应然发展趋向,取决于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反映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这些目的是受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所制约的,而这些普遍的和最终的目的基本上又是由社会确定下来的.

我国自古是一种官本位的政治文化传统,政府在公共决策方面具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强的影响力.在组织参与方面,民众参与度不高,一些能够参与的社会组织由于自身性质的原因,其功能受到一定限制和压抑.由此,在民众之间很难形成一种横向讨论,而更多是自上而下的关系.潘月娟(2006)曾指出:“在这样一种环境之下,外在的要求与限制逐渐内化成为我们自身的一种被动与依赖,我们已经习惯于被别人安排,习惯于被他人支配,我们更多的是等待他人来为我们自己的权利与责任负责,更多的是在既定框架之下思考问题.”例如,在应试教育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幼儿园常出现小学化的倾向,这就是社会文化和现实的产物,家长习惯性地会在幼儿回家后问问:“你今天在幼儿园学了什么本领?”幼小衔接的阶段,多数大班幼儿都要面临入学考试,大班幼儿的读、写、算能力必须提高,幼儿教育小学化虽不符合儿童自然发展,但是家长并不排斥,因为它有利于儿童快速适应小学教育的模式.上述的这些现实情况都不能简单地去批判,要把教育放在各种关系中去思考,既要符合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也要尽可能地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幼儿教育改革为的是解决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在计划和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不可能只简单地套用外来的教育模式,实现学前教育的改革,要探寻本土化的道路就必须立足于本土教育实践,因地制宜,使教育能在儿童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社会要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发挥切实的作用.


三、结语

对于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借鉴是可取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明确:“借鉴之处与自身文化和现实应该怎样融合”的问题,其实首要的问题应该是使学前教育工作者从瑞吉欧教育中获取灵感、得到感悟,再从本国的文化传统与社会现实出发,进行自下而上的反思与沟通,最终解决本土问题.李辉(2008)曾指出:“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幼儿教育改革实质上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而文化变革正是这场变革的实质内容.等强化自身原有的文化特色,同时包容外来文化,这应该是令中国幼教文化保持活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明智选择.中国人有条件、有能力也有可能发展出有自己特色的幼教课程.”因此,从瑞吉欧教育体系的成功可以看出:幼儿教育的发展就是要靠政府、学者、幼儿教师和社会群体四者立足于本土文化以及社会现实才能进行的深层次的、广泛的、自下而上的,以儿童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性探讨.简而言之,就是我们的社会需要何种的人才决定了我们要走上何种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