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点赞:4765 浏览:138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关 键 词】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包含着躯体健康,还包含着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其中心理健康对人生成就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所认识.判断心理是否健康的一般原则是心理与环境的同一性、心理与行为的整体性、人格的稳定性.而心理健康至少要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指具有一种积极适应与发展的心理状态,而体育是促进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体育活动对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也就具有积极的影响.

1体育教学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1体育教学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1.2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习中,人际关系好的学生总是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对任何事都充满兴趣,这些人生活的很愉快;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常常是无精打采、抑郁寡欢、缺乏生活的乐趣,而体育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现象.在体育教学可以通过手势、表情、身体的动作等进行交往,而不一定以语言为媒介,学生随着活动直接或间接地沟通和交流,在不自觉中就会产生亲近感,并会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和自信心.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必须服从裁判、尊重观众、团结同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在交往中的社会公约和团体规范意识,加强自身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使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1.3体育教学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教学能直接地给学生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学生的情绪,促进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又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学生的感情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成熟,有利于情感自我调节的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途径

2.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还要做到让每一位学生都参加,对待学生认真负责,当学生有疑问还需耐心指导,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就会很高,教师要让学生爱自己,信任自己.同时还要不吝啬赞美的话语,鼓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秀等.教师还要尽可能的进入到学生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做到能够分享学生的哀愁与喜乐,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信任自己,也让他们感觉教师能懂得他们的感受等等.总而言之,只要教师付出了,就一定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有更好的进步,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2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高中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身体素质等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因材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于腼腆、胆怯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武术、体操等体育项目;对孤僻、怪异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篮球、集体接力等体育项目;对于自负、逞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为复杂的具有一定技巧性的体育项目,比如健美操、跳高等体育项目;对于缺乏信心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简单、易学的体育项目,比如跳绳、广播操等;对优柔寡断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球类活动,比如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项目;对于急躁易怒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太极拳、慢跑等体育项目;对于遇事紧张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参加一些激烈的比赛,尤其是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

2.3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研究表明,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学生就会产生愉快.在体育教学中要善于利用任务进行诱导,循序渐进,使其懂得只要主观努力,方法得当,就能将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扬长避短,逐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体验到快乐,这对于具有强迫症和抑郁症的学生,能够起到较好的缓解与调节作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适当,教学的内容与形式,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差异,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运动项目,或让学生自己选择,使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都能得以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才能.


2.4利用体育竞赛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在高中的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就是体育竞赛,实践证明,体育竞赛所展现出来的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利用分组竞赛的方法,可以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及时有效的巩固,同时也使学生练习的兴趣得到较大程度的增加.在竞赛之前,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分组,然后进行赛前练习,通过这样的赛前准备,学生就可以树立起取得胜利的共同目标,平时就能够认真联系并互相督促和帮助,促进良好学习分为的形成.在竞赛时,在一个小组的学生之间会相互加油,从而促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使一些学生任性、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在运动中得到有效的克服,升华情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教师还可以丰富竞赛的内容和形式,使学生的班级荣誉感和使命感有效培养起来,并使学生的机体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竞争意识与心态.

3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体育科学的快速发展,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运用正确的心理教育理论,并通过各项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只有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相互协同渗透,才能将体育教育的最佳功能发挥出来,也才能使素质教育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较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