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生命化教育

点赞:23059 浏览:1060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数学课堂是传承数学文化知识,让学生发现数学魅力所在的地方.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用心去感受其内在文化流淌,培养数学情感,感受数学生命.本文基于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特点,以生命化教学为理念,对课堂中实施生命化教育提出几点建议,旨在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数学,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关 键 词】初中数学生命化教育方式


新课标环境下,初中数学的教学要求有了很大改变:新课标要求教学应致力于学生个性发展,基于现阶段的教育目标来制定教学方式,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人人都能在数学上得到良好的教育.

一、生命化教育的内涵

生命化教育方式是一种让学生通过教学认识到学科的有效性,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渗透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课堂是生命化教学的重要渠道,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创设相关情境,用情境化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身心的投入.通过学生的自身参与,达到生命化教学的目的.

二、生命化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

(一)促进师生关系和谐

生命化教学要求教师生动教学,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将学生带出书本,让所学数学知识成为有生命的知识,让学生做到活学活用.

在生命化课堂中,教学应该是建立在师生间相互沟通的基础上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正确引导,这就要求师生关系要融洽.教师通过生命化教学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与学生打成一片.

(二)展现数学魅力所在

初中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生命化教学就是要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内在美.数学教学中,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让数学显示出了“对称美”、“和谐美”、“简洁美”,为数学这门学科勾画出了千姿百态的神韵.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美,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时,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直角三角形边与边之间的关系,在证明勾股定理时,学生会发现只要用图形就能够证明.这种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在新课标中被称为“探究式教学”,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趁机引导学生,告诉学生数学关系间的相互作用.

三、生命化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营造和谐氛围,创建生命化课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是轻松愉快的,紧张的氛围不利于学生发挥想象力.生命化教学让数学更好的融入学生生活中,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感觉到数学是一门有趣的学科,从而激发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情境教学,将知识融入生命

情境式教学是新课标强调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是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与生命化教学中“将知识融入生活”的理念是一样的.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小游戏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知识点的基本概念.

例如,在学习图形时,可以在课堂上组织一场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让学生用小剪刀剪出圆形、三角形、方形等基本图形,再在小组中拼出图案,看看哪个小组拼出的图形最受欢迎.在这种竞争情境中,学生会发现复杂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基本图形组成的,且组成方式变化多样.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日常生中也会促使学生留心观察,发现身边的简单图形.

(三)探究式教学,创造生命化学习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立足于实际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数学的身影,提高观察能力.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数学的特点,开展猜测验证、观察实验等方式的探究式教学活动.

例如,在教授函数问题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物品来了解函数的变化规律,而不是只在书本上通过概念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弹簧秤在称量越来越重的物品时弹簧长度的变化,让学生自己思考悬挂物品的重量与弹簧长度变化间的规律、弹簧变化是否存在着一个极限范围等问题.通过学生的自主观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引出函数的概念与通用的x、y之间的函数公式,让学生自主思考该怎么列出正确公式,还要思考x、y各自的范围,从而正确画出函数图象.学生通过这种思维的扩展,能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命化”,在学习的同时还有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四)个性化发展,发散学生思维

现代教学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大大改善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公式化”的状况,着重强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尽量避免教出只会学习、思维“相同”的学生.

每位学生在初来学校时思维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影响,思维朝着同一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运用生命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发散性思维,让自我个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学习初级概率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种子发芽的概率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室里种植花卉,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当然,种子发芽一般是在一周以内,教师在要讲到这个知识点一周之前就应着手准备,让学生详细记录花盆中种植种子的数量,为课程的导入打下基础.通过观察,学生能够自己发现种子发芽的情况可分为“发芽”与“不发芽”两种,并且能够知道每个花盆内种子种植了多少,成功发芽的又是多少,通过除法知道发芽数量在总数中所占比重,得出的概率也更能让学生接受.这种方式充分扩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观察中掌握了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运算技巧,同时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也可以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发扬个性.

初中数学教学中生命化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结语:

生命活力,彰显灵动;教育神圣,催生生命花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中“讲课、听课”的教学理念,将生命化教学融入到授课中.要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与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有生命的数学学习提高数学的应用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在自由的空间里自主探究学习,发现数学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