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教学经验

点赞:27167 浏览:12850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型、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三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应试有效呢?


一、精心设计引言,诱发兴趣

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例如:讲海水运动时,可这样导入新课: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海军为了防止德国潜艇进入地中海,在直布罗陀海峡,布置了强大的反潜力量,日夜巡逻防守.但德国潜艇却能在英军眼皮底下自由出入地中海.原来,德军早已掌握了该地区一个重要的地理现象和规律,而这一点恰好被英军将领忽略了.你认为德军是如何进出地中海的?设计悬念,引出海水运动.经过这样的导入,就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课堂处于活跃的气氛之中,教学效果良好.

二、认真备课,有效设置疑问

首先备课要有梯度.让学生逐步由易到难地理解接受知识,同时也可以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真正实现分层次教学.如在讲述黄赤交角的变化时,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我提出:当黄赤交角增大到24°时,五带将会怎样变化?学生很快做出正确的判断.我又问:当黄赤交角增大到30°时,五带又会怎样变化?学生思考了一会儿,也都正确地做出判断.我再问:当黄赤交角增大到45°时,五带又会怎样变化?学生思考了四五分钟,约有的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在我的提示和讲解后,学生理解了.课后又让学生思考:当黄赤交角增大到90°时,五带又会怎样变化?由此可见,备课有梯度、且梯度适当,不仅易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而且也易于老师突破难点.

其次备课要有广度.也就是知识面要广,最好能将学生感兴趣、想了解和想知道的知识以及国内外与地理有关的时事带进课堂.如讲海洋权益和国际海洋法公约时,引入中国南海现状以及与东南亚各国的岛屿争议、中国与日本有关钓鱼岛之争以及日韩有关竹岛(独岛)之争,通过时事让学生了解海洋的重要性及意义.

三、采用灵活先进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如对地球公转意义、全球性的大气环流以及海水运动这三节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其中的Flash动画演示,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给学生视、听、触觉产生强烈的冲击,以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的.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人类对宇宙的新探索、自然灾害及其防御、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电子通信等章节,完全可以由学生来讲授,教学目标和任务不仅完成,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

教师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首先对讲课内容要非常熟悉.教学的每个步骤、每个环节的衔接都要心中有数、精益求精,这是随机应变的前提.其次要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地调动学生注意力,并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事件.

兴趣培养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但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通过教师激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意识的转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