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

点赞:5651 浏览:198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计量经济学是用定量方法研究经济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在经济学科中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如何讲好计量经济学课程,并不是一个新的问题,而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深化,对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手段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高校《计量经济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此基上提出了《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关 键 词: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4-0039-02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交叉学科,与传统经济学相比,更强调定量分析和实用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计量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臻完善.应用也日益广泛.已经成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可以从诺贝尔经济学奖对计量经济学家的肯定上得出结论.在1998年7月,《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院校经济学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经济学科地位日益凸显的同时,《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的能力,我国大多数高校在本科阶段都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因此,系统学习《计量经济学》课程对于经济类专业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计量经济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内容和课程安排的不合理

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安排不合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要求有必要的微积分、概率论、经济统计等相关知识作储备,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由于课程安排不合理,学生对必要的先修课程还未学习,使得该课程的教学很难进行.另外由于计量经济学分为理论计量经济学与应用计量经济学,并根据内容深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从经管类各专业来看,给本科生、硕士生讲授计量经济学,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要求不同,有的以理论方法为主,有的以实际应用为主;且应用的领域、应用的程度、遇到的问题也有差异.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已经形成多专业、多层次、多种要求的格局.但是现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规范、教材的建设与这种要求还很不适应,这可能是影响教学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经济学专业学生是文理兼收的,许多文科生源的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他们普遍感到计量经济学课程难学.

1.2教学方法不合理

第一,在多媒体教学问题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中存在大量矩阵推导,授课时大型矩阵在黑板上书写困难,因此一般采用多媒体方式授课.采用多媒体授课具有许多优点,包括有利于教师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知识内容和体系,加强案例教学;有利于教师快速更新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减少了板书时间,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进度,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就容易加快教学进度,将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塞给学生,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强度和负担,导致学生无法及时理解教学内容,减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

第二,软件教学问题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往往是先讲理论和方法,最后留下几个学时来讲软件,或者根本就不讲软件,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不能很好结合,使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在软件的选择上,有的高校仍然使用TSP作为分析工具,而有的高校却选择虽然功能上很全面但需要部分编程的软件,如SAS,在较少的课时内显然很难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另外目前大部分教师虽然采用的是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计量经济学》知识原理,教师倾向于对数学公式进行详细推导.在实验室上机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主要是按照教师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对于实验结果的由来以及如何应用等却茫然不知.使得学生在面对现实经济问题时却不知如何分析,且撰写学位论文以及从事学术研究时,鲜有同学能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经济分析,教学效果比较空虚.

1.3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上缺乏案例的理论教学手段:重方法介绍,轻能力培养计量经济学研究应包括建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及模型的应用.在目前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各层次的教学都比较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主要注重参数估计和各种检验的理论和方法,对如何从经济问题出发建立模型、如何应用模型分析实际的经济问题,却讨论得较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练习也很不够.我国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仍处在起步阶段,数量经济理论仍有待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和简明的可用于教学的实际案例也相当欠缺.现有计量经济学所提供的案例都是与章节内容紧密相连的,但多数案例仍然过于简单化和抽象化,没有给予学生充分挖掘的空间,从而使案例教学流于形式.

1.4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

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理论与应用结合不紧密,方法与实例的结合不够.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与“用”脱离.我们曾指导多名本科生撰写毕业论文,发现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时缺乏系统性.例如: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建模时,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可能不满足不相关的检测定,但是他们最初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而直接利用模型的结果进行经济分析.实际上,这些学生并不是不知道在理论上古典线性回归模型要满足“无自相关”的基本检测定,但由于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往往忽略了对模型基本检测定的各种检验.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模型量选取、模型形式设定以及数据处理等问题.这些现象都说明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与“用”相脱离,学生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2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2.1加强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沟通

由于教学管理部门负责全校的课程安排,对学校的人力资源、教室和教辅资源等进行调配,不可能对每一门课程都有深入的了解,在课程安排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不合理的现象.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计量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8大核心课程之一,同时又是一门和实践教学联系密切的课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分析.合理的课时安排应该是72学时.在授课学期上,一般来说,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最好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对于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专业可以提前到大二下学期,此时,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先行知识了.2.2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紧密联系

对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必须相互衔接.在教学时间安排上,两者应统筹规划,根据教学内容的进度来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在课程内容和教学大纲的安排上要强调理论案例和实验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必须相结合.尤其是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他们能起着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的作用,授课教师应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安排相应的案例和实验内容,使学生能够很好的将经济理论和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方法结合,提高学生对实际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一般情况下,两周可完成一章的理论教学.因此,每两周安排2学时的实验教学比较合适,时间安排在该两周最后一次理论课之后,使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在时间安排上浑然天成,融为一体,利于学生学习、学透计量经济方法.同时,重视软件操作,否则就无法将所学理论或模型应用于实践.部分院校受师资力量所迫或者其它原因,对于计量软件的应用学习未给予充分的重视,仅是拿出几节课的时间简单地演示一下EVIEWS软件的运用.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传授,不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而如果学生能够亲自操作软件,去建立经济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即使是一个相当简单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也会给学生带来较大的成就感.目前在计量经济分析中使用较为广泛的应用软件有EVIEWS、SPSS、SAS等,就经济计量建模应用来说,软件处理的方法原理是一致的.只要了解、精通一个软件就会产生触类旁通的效果.就计量经济学来说,EVIEWS可以解决计量经济学所有内容的操作问题,而且界面可视化效果好.如果时间比较紧张就可以做一些软件的演示,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方便学生课后有兴趣学习;如果时间充足就可以较为详细地介绍一下软件的各种菜单和功能,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强化了学习的效果.

2.3根据各专业学生教学目标的不同,实行多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或专业的要求,实行有特点的分层次教学

如将所在学校将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分为两类:第一类比较重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教学,辅以相应的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针对经济学(数量经济方向)的本科生,他们中间部分学生可能会攻读数量经济专业的硕士甚至博士,为了培养他们基本的专业素质,在讲授计量经济学时会加重和突出理论部分的教学而对于其他的经济类学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第二类教学淡化繁琐的数学推导和证明,突出分析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重点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方法的准确应用能力.

2.4重视案例教学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建立适应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案例库,结合社会经济中的实际问题,逐步演示使用计量经济方法分析问题的原理及过程.在案例教学中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案例来源广泛,实证分析材料要有针对性.尤其是那些对中国经济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论文或著作,也可以来源于教师承担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以增加对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学生的吸引力.二是案例数据来源的方便性,能够保持案例的动态更新,在案例分析中体现出对经济热点问题的反映和解释,改变教材中实例一成不变的现象,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达到与时俱进的效果.三是案例要能够尽量浓缩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案例所提供的信息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多地蕴涵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从而使得学生在探究案例的过程中加深和巩固学到的理论知识.

2.5改革成绩考核制度

目前对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考核多采用传统方法.笔者教学的班级平时成绩占20%、考试占80%.最终成绩为二者的加权平均,并且期末考试为闭卷.这考核方法有如下结果:一是,学生必须死记硬背大量的有关公式,加重了学习负担,在实际研究中,这些公式不需要记忆;二是,平时成绩的权重过小,导致有些学生平时在课堂上表现不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分析项目参与意愿不高,很多同学甚至敷衍了事.笔者建议加大时成绩的权重,给学生以压力,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研究分析项目.这样才能真正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计量模型,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另外,期末考试时把常用的式附在试卷上,不需要学生死记公式.


3结语

随着计量经济学方法的不断发展,它已成为对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成为经济类专业一门重要的实验课程,《计量经济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做到在教学过程中完成传授书本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够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这种工具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值得我们共同思考的问题.作为从事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计量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为双向互动式教育,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的协调配合,更好地体现计量经济学在经济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