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宗教信仰信仰教育问题

点赞:18404 浏览:823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用统计方法来分析当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包括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类型、程度、生成原因等,探讨宗教信仰对于大学生发展的利弊影响和影响程度.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和概括当代大学生的信仰特征及规律,分析当代大学生信仰生成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大学生信仰影响的力量比重,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科学的依据.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信仰教育信仰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能否树立正确的信仰,不仅关系其自身全面发展与否,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为了比较全面准确地了解目前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状况,以便于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的提出如何加强信仰教育的对策方法,我们对齐齐哈尔医学院的所有在校本科生进行了一次统计调查,对一部分学生进行问卷式的抽样调查.按在校生数量的5%,共发放了调研问卷455份,回收了有效问卷45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其规律特点

统计调查学生总数为9110人,信教学生总数为76人.信教学生占学生总数的8.3‰.76名信教学生中有男生24人、女生52人;有15人是少数民族学生,35人是贫困生身份;76名信教学生均为团员,没有1名是党员.76名信教学生中有45人信仰基督教、19人信仰佛教、10人信仰伊斯兰教、1人信仰天主教、1人信仰萨满教.信教学生按年级分布情况是:大一信教学生33人、大二信教学生16人、大三信教学生12人、大四信教学生11人、大五信教学生4人.

大学生宗教信仰信仰教育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根据对抽样调查中问卷的分析与统计,总结得出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几个特点与规律:

第一,信教女生多于男生.据统计,女生信教人数占信教学生总数的69%,男生仅占31%.这说明学生信仰宗教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一种心灵的慰藉.女生情感细腻偏重于内心感受,有着对行善的追求,更有着对作恶的反感,内心世界丰富的她们乐于通过宗教实现一种心灵的洗礼.

第二,高年级学生信教比例低.据统计,调查的信教学生中,大一新生的人数为33人,占信教学生总数49.25%;大五学生信教比例为5.2%.这说明,大学中的信仰教育对学生的宗教信仰起到了一定的转化教育,让学生对于唯心主义宗教思想有更强的辨识力和抵御力.

第三,学生党员无人信仰宗教.据统计,学生党员中无人信仰宗教,这说明我们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和理性的信仰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信教学生多受家庭教育影响.据统计,在信教的76名学生中,52名学生家长有宗教信仰,7名学生是回民家庭出身,也就是说受家庭影响的信教学生高达77.6%.他们大多是由于家庭背景的影响在幼年和小学接触、了解宗教.与非信教学生相比,由于家庭因素的作用,信教学生对宗教的了解多为直观、形象的接触和体验.

第五,信教学生受家庭经济状况影响.据统计,在76名信教学生中,有56名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占信教学生总数的70.8%.这说明,在农村宗教传播呈现扩大态势,农村家庭出身的学生在入学前受家庭影响接触了宗教.

第六,宗教信仰具有一定的民族性.据统计,在76名信教学生中,有14名信教学生为少数民族,占信教学生总数的18.4%.其中以回族为代表的信仰伊斯兰教学生为主.相对于汉族学生而言,少数民族学生在对宗教的认知程度和对宗教的力量感、敬畏感、安定感的认同程度上较强,对宗教经典文献、教规教义的了解较多,其主要原因在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浓厚的宗教气息使然.

第七,信教学生参加宗教活动具有随意性.据统计,在76名信教学生中,有39人从未参加过宗教活动,占信教学生总数的51.3%.在另外37名参加过宗教活动的学生中也多是偶尔参与.这说明我院信教学生的宗教活动没有规律,遇到要事才去求神保佑、诵经祈祷的占多数,其所谓的宗教信仰也难称虔诚.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对于信仰教育的启示

(一)大学生信仰教育的重要性

国防大学教授刘福明说:“如果我们不解决好中国信仰的问题,那么你就很难在竞争中得到金牌.因为信仰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的灵魂.”国家需要信仰,大学生更加需要信仰作为精神支柱.信仰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应该重视和加强的重中之重.

通过调查表明,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认识到信仰对于人生发展的积极意义,并且希望自己也拥有信仰.大学生对于信仰重要性的认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已有的信仰教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大学生认识到信仰的重要性并不等于他们懂得什么是信仰,什么样的信仰是值得追求的,更不等于他们已经拥有信仰.可以说,大学生在信仰问题上是迷茫的,也是存在信仰空白或的.不能理解为大学生拒绝信仰、远离信仰,而应理解为:大学生渴望信仰但却缺乏信仰,不知道如何辨别选择信仰和建立信仰.因而,信仰教育并不是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而是如何开展的问题,从而真正满足大学生的信仰需要.

(二)宗教信仰不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

通过调查,信教学生只占学生总数的8.3‰,所占比例很小,事实上,真正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并不多,其中相当一部分信仰宗教的学生与少数民族、家庭信教的传统相关.而大部分学生对宗教持一种好奇的心理状态,是在好奇心的支配下,产生对宗教文化的某种兴趣而已,况且对宗教包括宗教文化并不了解,最多是“一知半解”,不能算是虔诚,宗教信仰虽然对大学生有一定影响,但是宗教信仰在高校中并不是大学生信仰的主流,信仰教育形成了比较好的开展基础.

(三)高校信仰教育存在很多不足

调查表明,许多大学生没有信仰或不明白有没有信仰,或对信仰持无所谓的态度.这说明高校的信仰教育存在着缺陷,至少信仰教育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高校信仰教育存在的一个误区是,把马克思主义教育等同于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虽然包含着信仰教育,但不等于信仰教育.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教育不纯粹是信仰教育,还有科学方法论等内容的教育,而信仰教育主要着重于个体人生与精神世界发展方面的教育,因而信仰教育有其特殊的教育规律和教育内容,比如无神论的教育、理想精神的教育等.现在高校的信仰教育较为空泛,有的甚至认为信仰教育就是反宗教信仰的教育,这种简单化的教育不仅与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相背离,而且还会引起教育对象的反感,难以产生预期的教育效果.